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4-08-15刘迎嘉张瑞平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乌鲁木齐830011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讲授法病理学实验课

刘迎嘉,张瑞平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 乌鲁木齐 830011)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它侧重于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医学教育一直以来以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为主,教师占主导地位,采用“灌输式”教学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病理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更有利于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首先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教育。PBL教学法强调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提出者、解决问题的同学者[1]。国外大学常用的是The Maastricht Seven Step(Maastricht七步模式):①Clarify:即学生分组阅读问题后,梳理归纳出不理解的内容;②Define:即学生在组内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③Analyze:即针对问题,展开组内积极、活跃的分析、讨论;④Review:指学生试着归纳、提炼众多观点和解释,得出初步结论;⑤Identify learning objectives: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学习目的达成进一步的共识;⑥Self study:学生针对学习目的提炼自己已得观点,并与组内其他成员共享;⑦Report and synthesize:为七步中最后的阶段,学生再次回到小组,互相交流结果[2]。接下来教师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讨论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完整经历这七个环节后,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PBL法的预期效果,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PBL法融于病理学教学中,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这章中,教师可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准备问题:为什么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会经过充血水肿-红色肝变-灰色肝变-溶解消散四期?这四期的病理组织特征各是什么?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以小组形式先查找大叶性肺炎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明白了肺炎链球菌是主要致病原因,并以形成纤维素性肺炎为其特点。进一步分析讨论得出,细菌侵入肺泡后繁殖产生大量浆液性渗出物、红细胞、炎细胞,形成充血水肿期;随病变进展,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使肺组织实变,形成红色肝样变和灰色肝样变期;最后随着细菌被吞噬、纤维素溶解,炎症消失,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PBL法进行病理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思维创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PBL与其他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结合应用

经典的PBL教学法面向小班授课,小班再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需配备1名指导老师。另外,要为学生提供可供查阅资料、上网条件的教室等,对学校硬件设施、教师资源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PBL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不太适合我国大多数院校教学情况,而且PBL教学法也不是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诸多的优势,我们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PBL教学法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主张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单纯的PBL教学法,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混合使用,将传统的讲授法、实验与理论同步等与PBL教学法有机结合,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讲授法与PBL法结合 讲授法是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一直被广大教学院校所采纳,具有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易于掌握、系统性强的特点。由于近年来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及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讲授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3]。而当今人才培养多倾向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需要适当发展PBL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把传统讲授法和PBL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集两种方法之所长,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较适合目前教学形势。

对于基本概念多的章节,可以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学生初次接触病理学,有些内容抽象,理解比较困难,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的精心讲授和指导,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程内容。每次课时安排先以教师授课为主,对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着重讲授,对一般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并留下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学及教师答疑。这种教学法使学生能及时在课堂上消化和掌握本次课的内容,进度快、效果显著且能减轻学习负担。对于适合运用PBL教学法的内容,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知识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由学生围绕问题自行查找资料,分析思考。课堂上分为若干小组,组内各自呈现自己的思考分析所得,并展开热烈积极的讨论。教师与学生进一步对教学目标达成共识。

2.2 实验课与PBL法结合 病理学内容形态描述多、理论知识及概念多,尤其对于显微病变,学生接受较难,不同病变之间的病理变化不易区分。学生会感到理论课枯燥无味,知识点不易记牢,严重影响其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病理实验课则从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入手,学生边听教师讲解的同时观察显微镜下病变,将抽象的理论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形态特征,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而且为以后的病理实践奠定了基础。病理实验课不仅对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理论非常重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病理学教学方法之一。

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辅以实验课的方式学习,以直观形象的形态学镜下表现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课的时间与理论课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实验课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形式,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预习作业,扼要讲解实验课,学生预习过程中梳理归纳出不能理解的内容,带着问题上实验课。由于学生在课前已进行过预习,带着很多问题听课,必然会对实验课充满兴趣,对疑难问题会格外用心。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本节课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通过镜下观察掌握病变组织学特点。随后,学生可以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就自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观察结果阐述观点。通过积极地思考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

3 体会

PBL法结合其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该教学模式克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单向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双向获得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以系统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方法的不足,使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锻炼和提高了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加强PBL教学法融合其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还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医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乔文达,张宏伟.论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8):22 -25.

[2]Dochy F,Segers M,Vanden Bossche P,et al.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a meta analysis[J].Learning and lnst Ruction,2003,13:533 -568.

[3]黄亚玲.中国学生应用PBL教学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1):3 -4.

猜你喜欢

讲授法病理学实验课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自由”的实验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