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的力量——读杨家卿《群众路线纵横谈》

2014-08-15杨清喜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著作古人理论

杨清喜

(焦作市政府,河南 焦作 454152)

《群众路线纵横谈》这部书,是杨家卿先生20年来有关群众路线专题研究成果的合集,是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出版的新作。可谓合时而著,非常必要。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韩庆祥教授为其作序,并给予热情而中肯的评价。

生活需要理性。我以为,生活中有两种理性类型的人,一种是忙生计、谋稻粮之人。这种人,不读书或少读书,却仍能过好生活的,是凭信条、凭常识、凭经验。如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人勤地不懒;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等等。另一种是知识分子。把学习和思考获得的想法行诸笔端,以资社会和滋养精神。这两种人,用理智支配感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怎样才能做好。敢于做,还要善于做。这就是理性在起作用,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而知识分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囫囵吞枣、轻尝辄止、不求甚解,说起话来“吊书袋”,讲起话来照本宣科;还有一种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与时俱进。杨家卿先生显然是后一种情形,由先生一贯著述就可印证这一点。这部新著,有以下特色。

思想内容:源头活水来。我们党的“三大法宝”,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者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家卿先生《群众路线纵横谈》这部著作,侧重的是“群众路线”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我党十八大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行不悖,一脉相承。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虽然说,这部著作的文章,各自成篇,自成一体,但文章内容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由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简明平实、有些篇章甚至是生动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这部著作,彰显出应有的厚度、宽度和高度。所谓厚度,是说作者就群众路线这一主题,用这些文章反复论说,每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针对性强,说理透彻。也就是说,找准问题,切中时弊,反复论证,建议肯切,对症下药,不仅有极强的操作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所谓宽度,就是在论说某方面议题时,历史的、现时的,国内的、国外的,正面的、反面的,党内的、党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深入细致。同时,此著既是一部十分难得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论专述,又是一部富有哲理意韵的哲学普及读物。读学过程中,能使读者廓清许许多多有关社会、人生、思想、道德、历史、文化、法纪等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全书蕴含有大量的哲学命题,并且厘清其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意义。诸如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与全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自律与他律等等。它们既属基础理论,也属哲学范畴。这些理论问题,被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阐述得好懂而意义深远,对读者有启迪和教益作用。所谓高度,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立意广博高远、思想深邃透辟。这些理论文章,站位群众路线教育全局,着重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角度,痛陈脱离群众之危、联系群众之益,以及密切联系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者虽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但所作的理论研究,却能充分显示他心为党忧、情为民系,文合时而作,举国皆能使用。

叙述风格:明白如话语。语言方面,简洁明净、平实易懂,有的章节甚至是生动形象。一是运用俗语。虽是俗语,却是语俗理不俗。文章里,横挑鼻子竖挑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棍子打死、领头羊、排头兵、心如枯井等等,这些俗语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二是引用领袖话。作者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文中,为了使读者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两种“主义”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了解和理解,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期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座不动,十分无用。而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在先生作品中,能够看到革命领袖、文章大家的行文风格影像。这种风格,具有删繁就简、拂铅滤华、深入浅出,大而简、深而易之大风范。三是引用古语。这些先贤圣哲的语言引入到文章里面,更能佐辅文章内容的思想内涵和意韵、以及说理的力度。诸如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行。古人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古人说:成法曰制,制者法也。古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著作的语意纯粹、语言明快、文气顺畅,比喻、排比、递进等修辞手法的自如运用,能够显出文势破竹之力韵、“庖丁解牛”之娴熟。同时,还蕴含和透逸出作者散文作品中那种淡淡清幽的情味风格。因此,读而不枯、学而不厌,并能真正显示出一种人间世情的大爱、博爱。

丰硕成果:功夫在诗外。作者现已出版理论、文学专著十余部,受到张全景、王梦奎、侯树栋、王伟光、靳辉明、许志功、邵华、孙庆聚等学界名流的好评和认可。先生具有扎实的理论、政治、文化修养,表现在知行合一、体现在苦修磨砺方面。这种修养,注重的是自学、自修、自律,注重的是慎独、慎言、慎行。他读书学习,躬行实践,为的是增加学养、修行涵养。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的一篇篇文章、一部部著作,下足了文章外、著作外的功夫,才会有厚积薄发的言深语高,才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句话,在他“大器”之后,有他苦心经营和精心锻磨的大量功夫。他的著述,将自己的实践思考、思想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工作实践和领导实践之中,并能用实践中获得的变化新知与创新理论,充实和丰富到自己的理论文章和著述中去。先生既写理论文章、出理论著作,又写文学作品、出文学著作。由平常理论工作者来考量,先生厚了一层文学雅致;由平常文学写作者来考量,先生又重了一层理论建树。所以,其作品,尤其理论著述,不晦涩,不呆滞,不艰深,而是易懂耐看,这与其文风有关。虽属理论著作,许多文章读来却条分缕析、脉络清晰,平顺如绵,意味浓郁,是一种心灵滋养和精神享受。

当今社会,出一部书容易,但出一部好书难。通读家卿先生的这部《群众路线纵横谈》,感到它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该书既有理论概念的阐述,又有问题的深度思考,还有睿智的理性思想和内容的哲学思辨。思想犹如“清水出芙蓉”,学识就像“海纳于百川”,高度仿佛“会当凌绝顶”。相信该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自有其既广且深的社会影响。

猜你喜欢

著作古人理论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坚持理论创新
李帆著作系列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