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能力策略研究

2014-08-15蒲晓彬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讲授高职

蒲晓彬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东 江门 529000)

“大学语文”是学生人文素养传输与提升的主要课程,学生人文素养能否得以提高,与“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能力息息相关。而“大学语文”是融知识、人文和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涵盖了语言、文学、写作等多门学科。正是通过这一交叉学科的教学,教会学生欣赏名著、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教会学生品评文章、鉴赏文学、品味影视剧作的能力,教会学生实践生活、审美感悟、艺术发现、写作冲动、艺术构思、艺术物化、修改定稿等的创作能力,教会学生语言文字口语传达、语言交流、协调、沟通的能力,教会学生演说、分析、辩论的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开启想象、联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点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填充学生的精神食量。可见,“大学语文”承载着传播国学文化、吸纳西方文明的重任,肩负着端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道德观的使命。1988年4月,国家教委在 《关于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态度。”在人文学科领域,“大学语文”又是人文素养教育与提升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必然成为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教学既然对学生传输人文素养如此重要,然而“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却得不到重视。近期,我们对江门职院、青岛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河南工贸职院三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为五个理工专业180位学生、18位专兼职任课教师。针对教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听课调查法,听课18次,发放问卷18份,收回有效问卷18份。针对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谈话调查法,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谈话学生24人,调研内容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价。

调查主要围绕教材、教学、教师、学生等方面,调查汇总结果显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国学知识的学生为92%,自己人生观得以端正的学生为78%;建议选用文学、语言与写作兼顾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占70%;希望老师知识渊博、讲课风趣并结合实际来讲授的占84%;喜欢通过作文训练教学来提高写作能力的占36%;“大学语文”教学令您满意的占50%;通过“大学语文”学习,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的占46%,有所提高的占54%;希望开设“大学语文”第二课堂的占72%,您对“大学语文”第二课堂教学完全满意的占30%。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希望开设“大学语文”课,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希望使用适合自身需求的”大学语文”教材,渴望教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所传授的知识给予现代信息和交流技术,结合学生实际,学有所用,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性,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培育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但是,所使用的教材、教师自身水平、讲课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第二课堂等都不甚理想。

2.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能力的建议

通过对三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特提出提高“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些建议。

必须明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是融合了语言、文学、写作、口语训练、阅读理解等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尽管是以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以科学技术精神的培育为主,但是科学技术需要与文化素质相结合,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导。只有科学技术的人文化,人文性的科技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人类、造福人类的巨大功能。

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建设“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材料依据的教材,同时也是教师课堂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教材建设的科学与否,选用的适宜与否,都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们所调查的三所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编写体例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文学作品、知识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组合,重视人文和审美,忽视“大学语文”的工具和应用。科学建设“大学语文”教材,就是要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从高职生的专业需求、职业需要和自身所求出发,建设校本教材,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地方。要敢于打破依循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的编写体例,编写能体现高职生人生观、审美观、意志观、爱情观、婚姻观、事业观等的模块教材模式。改文学作品加应用写作的编写体例而为文学、语言学、写作学融而为一的教材编写模式。要改变偏重于文学作品编写体例而为既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又注重阅读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教材编写体例。

大力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高职院校多是由各类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转制而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由于高职高专受重技能、轻人文的实际状况影响,“大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职称不高和年龄偏大,直接制约“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提高。要定期选送教师到重点大学去进修学习,提升学历,服务教学。参加“大学语文”师资提高培训班,尤其是全国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师资培训班,把握“大学语文”学科走向,掌握学术前沿、学术热点问题,借助“大学语文”师资培训班这一学科交流平台,集思广益,充实自己。聘请中国语言文学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从中吸收有益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鲜血液。“大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道德学等等,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大胆创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生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满意度并不高,他们寄希望于教师能够打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创新讲课内容、讲课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不断有人著文研究“大学语文”教改方式。如吉林体育学院杨吉曾经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中综合出来的的教改方法,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周妮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一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张莉在《浅辩高职语文教学的方向》一文中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南京审计学院的施常州《“大学语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讨》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教改方法。上述“大学语文”教改方法都趋同于学生为主体。但是,他们的文章只是对学生为主体的课内、课外教学方法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尚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但是,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应以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文化素养的培育和技能的提高为中心。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依循“一个教学思路,四个教学原则”。

“一个教学思路”。思路就是思维的运演路径。“大学语文”课程教授要遵循的教学思路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目的是指通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要学什么。这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思考、要设计的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任务。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活动和资源。采取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分组讨论、自我发言、课堂游戏等),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比如图片、录音、录像、实地参观等)使教师的教学目的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师教学目的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志,只有根据课堂教学目的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生依循教学目的进行学习,改进学习,才能促进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和超出教学目的的要求,成为一个合格或者优秀的学生。例如,讲授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德富芦花的散文《我家的财富》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文中财富的含义,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懂得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固然重要,然而精神的财富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热爱自己美好家园的精神财富,不贪图家园的富丽堂皇,只要家园宁静和谐,即使简陋,也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教师讲授时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我家的财富”,播放录像展示“我家的财富”,学生讲述自己美好家园的财富,分小组讨论自己家园的财富,等等。然后再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我家的财富来完成教学目的。最后,进入教学目的的教学评价环节。通过学生发言,同学打分评定其是否理解了家园的精神财富,家园精神财富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小组讨论、集中发言,来评定学生对课文的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自家家园的介绍,评定学生对精神财富家园的兴趣,是否热爱自己的家园。

“四个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既指教师的教,又指学生的学,是贯穿于“大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的教学原则。

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知识储备,指的是学生自身已具备的文化知识和与教师所讲授内容相关、相联的知识。“大学语文”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本节课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信息,比如,学生已经学过的那篇课文与所讲授内容有关联,已学过的哪些语法、修辞知识能够运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社会知识与所讲授内容的联系与实践,等等。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借助提问、师生互动、学生思考以及复习实践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利用起来。例如,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学习关于作者杜甫和已经学过的杜甫的诗歌。讲授课文前五句时,列举这五句中最后一个字“号”“茅”“郊”“梢”“坳”,请学生回答现代汉语中开口呼的知识。课文最后一个层次的讲授,可通过学生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来总结和升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二是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怀有兴趣,他们就会用“心”去学习,就会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讲授“大学语文”,要考虑学生的爱好,考虑所讲授的内容是否能够给学生人生带来教益。比如,讲授契诃夫的《苦恼》,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苦恼产生的冷漠环境,学会排遣“我的苦恼无处诉说”的方法,进而寻找解决苦恼的路径,学生能够从课文中领悟到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性。三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教师是主导,借助于教师的教导和帮助,学生才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文化知识。然而,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的主要标志。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语文”教学过程,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前引导学生储备知识,课中通过适宜的教学手段(提问、讨论、师生互动、分组教学、分组互评等),使学生掌握知识。课后通过学生个别发言或者小组共同发言来巩固知识,升华知识。四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业、事业、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思想观念。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文化信息、文化内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时,教师可设计出这么一个问题:“当你所爱的人已经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时,你还会爱她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矢志不渝的爱情的伟大与崇高。讲授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时,请学生思考遭遇“苦难的历程”该如何办,遭遇人生的痛苦和心灵的伤痕,你应该如何治疗,在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中总结出用人性的美、人情的美来磨练意志、跋涉前行的精神动力。

搭建“大学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平台。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高职生希望老师在课内教学中开展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内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依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就业的需要来进行。比如,讲授一篇文学作品,可设计一下讲课过程:作家作品-作品的现实意义-针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在讲授、讨论、发言和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语文”的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制定“大学语文”教学计划,借助演讲、朗诵、表演、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书写、口语表达、反应及逻辑思辨能力。组建“大学语文”兴趣小组,诗歌、小说、写作、演讲等协会。营造具有浓郁风味的校园文化环境,如人性化、艺术化的校园雕塑,标准化、文明化的校园标语,等等,形成完整、有序的大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体系。

[1]胡显章.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58.

[2]张晓慧.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杨吉春.“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J].高教研究,2010,(1).

[4]施常州.“大学语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讲授高职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