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片《无声的河》看聋生的情感引导和多元智能开发

2014-08-15陈燕琴兰继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治聋校手语

陈燕琴 兰继军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一、影片简介

影片《无声的河》中的聋生角色全部是由真正的聋生出演。大学即将毕业的文治由于声带长了息肉而被分到聋校实习,由于他在此之前未接触过聋人,对于被分到聋校实习这个事实,以及他想当“歌手梦”的破灭,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悲观、绝望。聋生们对他的热情帮助,使得手语不再成为他的障碍。那些可爱的聋生虽然身体上遭到残疾,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与坚定的信念:张彻梦想当警察,薛天南想当画家,刘艳想成明星等等。聋生们在理想面前虽然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例如,梦想当警察的张彻,得不到父亲的支持,而且承受着当时聋人不能当警察的社会观念的压力;喜欢并能专心于观察身边大自然事物变化的薛天南,虽能将眼前的画面栩栩如生地进行描绘,但当她凭着她的才能考上美术学院时,美术学院的老师却认为她很难和其他同学一起受教育而没有录取她。文治了解他们心中的理想、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尽力对他们进行了情感上的引导,充分发掘他们的优势智能。文治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过程,最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用奋进的心超越了“身体上的残疾”。最终也使文治正确地认识了聋生,改变了先前的消极心理,使他以自信的状态回到了大学。

实习生活结束了,文治带着浓厚的师生情感,对学生们心存依念,以积极的心态回到大学,张彻为实现理想决心努力读书,薛天南继续专心于画画,对生活充满希望。

二、依据聋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引导

(一)聋生的心理特点

聋生由于听觉损伤听不到外界有声的语言,通常产生自卑心理和顽强心理,他们在心理上通常主要表现出自卑、偏激、攻击、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异常心理,他们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走进和融入社会,做事缺乏自信心。[1]聋人的自我意识较健听人敏感,当不受到他人的理解时,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急躁、焦虑等情绪。[2]由于公众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使他们在社会上长期处于弱势状态和边缘状态,很少受到他人的肯定,使他们具有的积极情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当这种长期的压抑不能被排解时,他们就会对社会和人生持一种悲观、绝望的态度,加深他们自身的自卑程度,阻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聋生的人格发展和社会互动经历都有别于健听学生,因此,他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情绪和问题行为,如果不给予其及时的情感引导,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3]。

(二)情感的引导

1.道德感的引导

聋生所表现出的冲动性一般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并常以攻击的行为方式来体现。由于聋生无法清晰地表达或理解他人的意思,对他人的反应很敏感,加上他们冲动的性格,教师或家长如不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容易对他人做出攻击性行为。[3]影片中的张彻,由于母亲的早逝,缺乏较多的母爱,缺乏与父亲间的沟通和交流,无法向父亲表达内心的愿望和信念,他的父亲没有理解他的心理状态,当出租车司机对他大吼并大叫他“聋子”时,他就打了出租车司机。而他们的道德感比较幼稚、直观、模糊和狭隘,较长的时间都处于直觉的情感体验和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用心了解聋生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道德感发展为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阶段[4]。影片中的文治在课堂上知道张彻撕了刘艳的艺术照片,文治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首先肯定他的审美观,再批评他的不良行为,并告诉刘艳照相的人把她照丑了,使哭泣中带着自卑感的刘艳笑了,使全班同学都笑了。因此,作为聋生的父母或者老师应该努力做到:关爱他们但不迁就他们;努力学好手语,不仅便于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能使他们习得手语交流的能力,进而通过与他人进行手语的交流,有利于控制冲动的行为;及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引导,多给予他们劝说,让他们明白不良行为会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使他们学会控制不良行为;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体会到家人或者老师的关爱,从而使他们能友好地对待他人。

2.情绪行为的引导

与正常儿童相比,聋生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自卑感。影片中的薛天南由于听力缺陷,美院没有允许她进校学习。面对这一事实,她向文治进行了情绪上的自我表露(他们认为我很难与其他孩子一起受教育,我听不见,但我更能专心地画画)说明她此时遇到了情绪上的障碍,体会到消极的情感。文治表扬她的画,鼓励她继续专心画画,使她的情绪很快地平静下来,她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从此她带着这份自信的收获每天都潜心地坚持画画。因此,作为聋生的教师应多关注他们情绪上的变化,及时对他们进行理性行为的引导:课堂中教师多与他们进行目光的交流,课后教师找他们聊聊沟通手语,再从他们的“闪光点”出发,给予他们鼓励,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对消极情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应经常带领聋生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使其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自身情绪的发展水平;[3]在他们的教育中,教师还要教给他们合理的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5]最终,通过教师对他们进行理性行为的引导,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此外,聋校还应加大师资培训,提高聋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便于教师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情感的培养和引导;加强心理辅导课程,便于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经常给他们放映励志型的影片,使他们学会从容地应对各种打击与挫折,树立自信心。

三、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发聋生潜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由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构成的。语言智能是掌握并运用语言跟文字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全身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解决问题或者创造产品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针对所观察的事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模型或图像从而加以运用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了解他人,与人合作,在与人相处和交往中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等等。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的智能都存在优劣之分,每一个人都具有其优势智能;并认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6]

聋生同样具有其优势智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聋生的自我期望,发掘聋生的优势智能;聋校应为聋生加强有利于开发其优势智能的课程,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1.语言智能的开发

影片中的文治刚来学校时,聋生们教他手语,使他能通过手语与他们进行交流,以此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说明聋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智能。因此,在他们的教育中,教师应尽力采用双语教学(手语与口语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他们运用已习得的手语学习有声语言,发展多种语言技能,还有利于为他们营造与他人交流的良好环境,增加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归属感,克服心理障碍,借助手语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潜能[7]。

2.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

文治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也是改变他的消极心理,发挥他们的优势潜能,最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审视聋生,会发现每个聋生都具有多种潜能,并且都具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潜能。影片中的张彻能够每天坚持长跑锻炼;长路程的追小偷、抓小偷、参加戏剧表演,说明他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具有优势潜能。因此,聋校应为聋生加强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中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开发他们的身体-运动潜能,使他们能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智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视觉-空间智能的开发

影片中的薛天南对美术有浓厚兴趣,她能够专注于观察事物并能用精湛的绘画技巧展现自然景象。善于用美术作品展现自然景象的能力是一般人难以具有的能力,说明薛天南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具有优势潜能。因此,聋校应为聋生加强美工课程,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教师多关注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绘画知识和技巧,对他们具有的视觉-空间潜能进行开发,鼓励他们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给予心灵上的快乐感和满足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4.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

影片中的张彻能很好地与徐则明进行交流,能够得到徐则明的鼓励,通过与徐则明的交流使他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说明他在人际智能方面具有优势潜能。因此,聋校应为聋生加强沟通与交往课程,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人际智能和语言智能,注重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方式,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克服他们自卑的心理。

由于新老师文治不受环境的束缚,在对聋生进行教育时他拥有更多表现其个性的机会,更易于观察到学生的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虽然张彻和薛天南在理想实现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由于他们各自的优势潜能得以开发,使他们最终忘却了挫折带来的痛苦,他们带着心灵上的慰藉坚持在理想的道路上奔跑。他们与文治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情感,他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人际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中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了解聋生们对舞蹈感兴趣后文治教他们跳舞,从身体的动作上对他们进行训练,最终带领他们参加舞蹈比赛,由于表现突出赢得观众的肯定和感动。

四、结语

在聋生的教育中,不仅需要教师注重对他们进行情感的引导,注重对他们进行潜能的开发,发掘他们的优势潜能,以满足他们适应生存与竞争的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同时,还需要社会加大对特殊儿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使公众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法律的执行度;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使每个特殊儿童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使每个特殊儿童都有机会表现其优势潜能。

[1]孟繁玲.聋人与社会[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53-57.

[2]冯年琴.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4-68.

[3]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7,108,106.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聋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5.

[5]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5):28-32.

[6]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6-18.

[7]杨军辉.国际双语聋教育产生的背景、现状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44-50.

猜你喜欢

文治聋校手语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奇怪的手语图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