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4-08-15赵保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英语能力

■文/赵保琴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既是初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手段之一。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l.教师只把阅读练习看作是巩固和学习语言知识的手段,而没有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要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训练和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让学生在阅读时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逐步使学生形成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进而不断提高自己课外独立阅读的能力。

2.阅读教学仅停留在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对阅读材料缺乏深入分析,设计的练习比较浮浅,学生一看就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类练习失去兴趣,而且这样的阅读练习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每单元都有阅读课,也设计了阅读练习,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阅读问题的设计,我认为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1)对文章表层意义的理解。(2)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3)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三类问题:

(一)认知类问题。这类问题提问范围一般不超越句子的表层意思,学生只需读懂字面意思,无须把握文章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或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只要通过快速阅读或浏览就能把握文中事实和细节,理解问题,然后从阅读材料中找出相应的词句,或直接引用作者的原话来回答问题,这类练习可训练学生识别事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分析类问题。这类问题提问范围不局限于句子的表层意思,回答分析问题时,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且能理解句子的内容关联,并运用各种间接的语言线索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精读、研读、从上下文揣摩隐含的内容,这种练习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三)评价类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知识,对课文的观点和内容作题外发挥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看法,也可以用作者的观点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情况或问题。回答评价类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发表独立见解,这类练习属于难度大层次高的阅读练习,可用来训练学生的应用和评价能力。

二、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2.层次性原则。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分出层次,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渐进性原则。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应适应学生认知过程和接受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4.量力性原则。教师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设计要有“弹性”。课堂提问时,问题的难易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或因问题过易,学生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继续思考与实践这种有效的问题设计,让每个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和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并获得最有效阅读学习。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英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读英语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