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探讨

2014-08-15方瑞娜姚新鼎柴腾飞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方瑞娜,姚新鼎,柴腾飞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环化系,河南 开封 475004;2.郑州市技师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工作是党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立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锋和模范,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寻找解决对策。

1 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较为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其中部分学生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不关心国家大事及党的方针政策;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不够深刻;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不强;使命感、责任感不强;模范带头作用不够突出,思想不够端正,政治素质有待提高[1]。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2]。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方方面面,但是总的来说,社会环境的宏观因素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思想动机起着主要的影响。由于大学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功利性和就业的压力都会在学生的思想中折射出来。虽然要求入党的学生很多,但是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各种情况表明,如今大学生申请入党时的动机,现实多于理想,功利大于信念,这种现实主义的倾向对党组织的建设植入了危机。

1.2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2.1 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

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扩增,而从事党务工作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并没有增加,大学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往往由学院或者各系的党总书记、行政人员甚至是教务员来负责,他们的日常工作原本就比较繁琐,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方面,难以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也难以将党务工作做细做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3]。

1.2.2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没有建设个性特点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对已有的相关制度没有认真落实。正因为如此,部分高校基层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加入党组织的党员在入党前已经经过了党校的系统培训,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所以,在学生入党后,对其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和深入,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入党以后,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2.3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党务工作人员过分追求党员发展速度和质量,将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作为自己的工作业绩,对大学生入党把关不严,走形式、走过场,单纯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4]。这种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必定不能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的要求,长此下去,必定会给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造成深远的恶果。

1.2.4 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往往存在 “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持续性、针对性不够,只注重发展党员前的教育,而忽视预备党员特别是正式党员的再教育”的现象[5]。在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及培养考察对象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往往会以理论教学、讲座、社会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在各个方面都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6]。但是,学生在发展成为党员以后,基层党支部除了安排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外,针对性强的党员教育活动较为有限,使得部分学生党员开始懈怠,在部分学生党员中间甚至出现了“入党前进步,入党后停步,转正后退步”的现象[7]。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1.2.5 党员教育方式单一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开展活动的形式大都集中在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和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并且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宣读报纸、上级文件精神和讨论时事政治上,理论性太强,脱离实际。造成学生党员有时会对理论的理解不透彻,出现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情况。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形式单一,还体现在对学生党员的深入教育引导力度不够,使得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也使得学生党员不能真正领会到党的精神,从而很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的途径探析

2.1 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切实端正入党动机

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发行的《求是》杂志中刊文指出,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更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帮助学生们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发挥党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对学生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取能够发展一名学生党员,产生辐射一片学生的效果。(2)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培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要对社会上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入党的功力主义进行批判,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主义的理想,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流的便捷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加以修正。(3)要鼓励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从建党以来我党经历的风风雨雨及带领广大人民走向幸福的历程,也可以是新时期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代表及其感人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党员们向优秀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党员意识。通过这些教育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2.2 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问题,积极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2.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党务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习近平在参加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纪念建党90周年座谈会时指出“党员要志存高远,敢于面对矛盾和问题”。遇到了问题,我们不能绕道而行,遇到矛盾,我们不能够畏畏缩缩。所以,针对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缺乏这一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学生党员中发展骨干分子,培养他们的党务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2.2.2 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强化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要从以下方面逐一落实:(1)实施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是党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组织生活原则上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周开展一次,因故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向支部书记请假,长期外出党员要以书面形式向支部汇报思想。(2)实施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组织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基层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促进支部自身建设。(3)实施党费按期自觉交纳制度。按期交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党性意识和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具体表现。(4)实施党员发挥作用自述制度。党员要自觉履行义务,在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将行动落实到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每位学生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自述一段时期内自我作用的发挥情况。通过认真实施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2.2.3 明确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要把发展和培养大学生党员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希望,要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务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到党务中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为上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从源头抓好党建工作,要一丝不苟地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真正培养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秀大学生党员。

2.2.4 严把学生入党质量关,加强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再教育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严把学生入党质量关,加强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再教育。在吸收积极分子入党时,应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另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并注意教育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让学生党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学习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加强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学习,坚定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帮助他们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同时,应帮助学生党员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预备党员和党员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党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

2.2.5 改革教育方式,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进行教育时应注意方式,建立、健全对学生党员的考评机制。

首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多运用一些时代感强、易于为广大学生及其党员接受的新方式,比如组织观看赋予时代特征的教育宣传片,定期组织召开小组座谈讨论会等。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多站在学生党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其进行理论教育和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高校党务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制定有利于学生党员健康发展的相关制度、措施等,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生活中一些优秀党员的事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员民主生活,形式、内容应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重大活动节点,因时制宜地开展活动。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建立健全对学生党员的考评机制。“引入群众监督机制,积极开展自评、互评等评议工作,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8]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时,应全面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同时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有的作用。

[1]许鹏奎,蒲艳梅等.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05-108.

[2]刘伍梅.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2(2):164-170.

[3]王秋雨.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华章,2009(14):76-77.

[4]周玮玲.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工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18-20.

[5]李东平,刘敏.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缺失及对策研究[J].德育,2010(14):20-25.

[6]赵芳,林永超.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J].党建研究,2013(2):126-127.

[7]王芳.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改革与开发,2013(1):24-26.

[8]袁珊.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6):29-3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