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宁蒙段2012~2013年度凌情特点分析

2014-08-15毛利强张一兵吴迷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开河河段气温

毛利强,张一兵,吴迷芳

(1.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河南 郑州 450004;2.黄河水利委员会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内蒙古 包头 014030 3.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7)

0 引言

黄河宁蒙段(宁夏中卫县南长滩至内蒙古马栅乡)全长1 203.80 km。龙羊峡水库建成前,宁蒙河道基本上呈微淤状态。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建成运用后,改变了天然洪水的来水过程,尤其是龙羊峡水库建成后,显著改变了年内径流分配情况,加之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使得黄河宁蒙段主槽淤积萎缩越发严重。受2012年黄河流域汛期洪水(“12·7”洪水)过境影响,宁蒙河段河床普遍遭到冲刷,局部河段河势得到一定调整,河道过流能力明显增强,呈现出凌汛期河道水位普遍偏低,多年同期、同水位下流量偏大的趋势。

通过分析 2012~2013 年度“12·7”洪水过后宁蒙河段冰情的特点,掌握新的河道条件下,宁蒙河段凌汛期汛情变化的情况,对今后凌情预报、冰情巡测和防凌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1 黄河宁蒙段2012~2013年河况特点

1.1 区域气温特点

2012~2013年度,该区在流凌前、后期及封冻过程中,气温总体偏低;开河前期及开河期,气温总体偏高;流凌、封冻期,气温变幅较大;开河初期,温度高。其中,11月份,影响宁夏、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势力较强,宁夏、内蒙古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低1~4℃。12月份,气温较常年偏低2℃左右。2月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3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偏高3~5℃,中旬较常年同期偏高2~3℃。

1.2 水情特点

该年度,黄河宁蒙段整个凌汛期流量偏大。2012年11月上旬,石嘴山至头道拐区间来水量较多年同期(1987 年以来)均值偏大 200~300 m3/s,中旬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大100 m3/s;稳定封冻期,区间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大100~150 m3/s。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石嘴山断面至头道拐来水量在 500~710 m3/s之间,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大 50~120 m3/s,比近 5 年均值偏大 60~80 m3/s左右;2013 年 2月上旬,石嘴山至头道拐区间来水流量在620~740 m3/s之间,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大 110~220 m3/s,比近5 年均值偏大 70~210 m3/s。

2 黄河宁蒙段2012~2013年度凌情特点

2.1 流凌、封河特点

该年度,黄河宁蒙段流凌、封河早。受11月1~4日、9~11日两场自西向东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地区日均气温降幅达10℃,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发生首凌。流凌时间与常年相比,除三湖河口断面偏晚外,其他断面流凌时间均偏早4~5 d。

受气温持续偏低影响,首封日期较常年偏早3 d,断面封冻时间较常年普遍偏早,除巴彦高勒断面封冻日期与常年接近外,三湖河口断面较常年偏早3 d,石嘴山和头道拐断面均偏早10 d。

2.2 封河期水位、冰厚及槽蓄水量特点

2.2.1 大部分河段水位偏低

受“12·7”洪水的影响,黄河内蒙古段主槽河底高程降低,河道过流能力增强。该年度,除石嘴山断面外,宁蒙河段大部分凌汛期水位较多年同期水位总体偏高,较近10年同期水位总体偏低,且各断面同水位下流量均较多年或近10年偏大。石嘴山断面河段质地坚硬,多年冲淤变化大于一次洪水的影响,水位偏高。

2.2.2 巴彦高勒上游冰盖偏厚,下游偏薄

该年度,巴彦高勒以下河段沿程冰盖较多年均值(2001年巡测以来)偏厚,巴彦高勒以上河段较多年均值偏薄。最大冰厚于2013年1月中旬出现在画匠营子附近,为 0.92 m。

2.2.3 槽蓄水量大,沿程分布不均

槽蓄水增量初期主要集中在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区间,基本呈“山”字形态,后期主要集中在三湖河口至头道拐区间,呈阶梯形态,至2月13日石嘴山至头道拐区间最大槽蓄水增量约为15.9亿m3,较近5年偏小6%,较多年平均偏大11%。

2.3 开河特点

该年度,宁夏、内蒙古地区开河前期及开河期气温总体偏高,其中2月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3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5℃,中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受其影响,宁夏河段自1月28日起开始融冰解冻,2月21日石嘴山断面开河,开河时间接近常年;22日8时宁夏河段全线开通,开河进入内蒙古境内;3月20日内蒙古河段全线开通,较常年偏早3天。

3 凌情特点的成因分析

3.1 气温因素

气温是影响凌情变化的主要因素。对1954~1998年的气温与凌情资料研究表明,11月份的平均气温与首凌日期变化趋势一致,封、开河期气温与封、开河时间关系密切[1]。 2012~2013 年度,宁夏、内蒙古地区开河前期及开河期气温总体偏高,其中2月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3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5℃,中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河段槽蓄水总量达到最大值后,下泄时间早,封冻河段在开河过程中,受河道边界条件(“12·7”洪水过后边界条件达到一定调整)、热力因素及动力因素影响,各断面开河时间均偏早2~4 d,河段开河时间较多年偏早3 d。

3.2 河道形态

河道形态是凌汛能否造成危害及险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边界条件[2]。河道的宽窄,鸡心滩的多少、大小,河床纵比降的陡缓,弯曲半径的大小等都对过水排凌有影响。河道形态年内变化一般较小,但却是构成复杂凌情的重要因素。2012年汛期,宁蒙河段自上而下发生1989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大流量过境后,河床普遍冲刷,主槽河底高程降低,断面面积明显增大,局部河段河势得到一定的调整,过流能力明显增强,影响该河段凌汛期凌情特性的各水文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3.3 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包括水位、流速、流量等,而水位、流速又取决于流量大小。封河前,流量大小能促使封河提前或延迟。若气温没达到封河条件,流量小则提前封河;若气温达到封河条件,大流量则延迟封河。开河时,流量大小影响开河快慢。小流量可以延缓开河进程,形成文开河;大流量会加速开河进程,导致武开河[3]。

3.4 水库防凌调度

修建水库不仅会改变河道天然属性,还改变了水流泥沙和热力条件,对凌情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根据气象及冰凌水情,科学调度水库下泄流量,可以有效减轻或避免凌汛灾害[4]。在流凌封河期,按安全流量控泄,可以使冰盖下保持较大过流能力,保持冰盖稳定,为顺利开河创造良好条件。在稳定封冻期,可以防止流量急剧变化,避免下游提前开河或槽蓄水量大幅增加。在开河期,进一步控制泄流,减少槽蓄增量,可以防止“武开河”。2012~2013年度,通过对万家寨等水库的调度,主槽先行开河,进一步增强了下泄能力,加之整个河段开河过程流凌少,冰凌大多自然融化或滞留岸边滩地,槽蓄水量呈错峰、分段释放,各区间峰值未出现叠加,未形成大的凌峰流量过程,开河整体形势平稳。

3.5 河道障碍物

据调查统计,目前,黄河内蒙古段三盛公水利枢纽以下至托克托县喇嘛湾河段主河槽中,在建及已建成的跨河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公路桥20座,运行和已拆除浮桥10座,还有为数众多的河心及两岸取水设施。大桥、浮桥、取水建筑物等河道障碍物造成凌汛期间流凌受阻,导致上游河段封河时间提前,水位上涨,甚至会引起冰塞、冰坝、堤防决口。冬季大量引灌也会造成黄河流量较大变动,对封、开河产生影响[5]。

4 结语

分析表明,河道边界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流凌封冻期,即使存在相当的动力因素,其热力因素仍为影响流凌、封冻的第一要素。气温因素和汛期洪水持续冲刷河道是造成2012~2013年度凌情特点的主要因素,同时,河道形态、水文条件、水库调度等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1]康玲玲,王云璋,陈发中,等.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气温变化对凌情影响的分析[J].冰川冻土,2001, (3):318-322.

[2] 翟家瑞.黄河防凌与调度[J].中国水利,2007,3(3):34-37.

[3]姚惠民,秦福兴,沈国昌,等.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性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18(6):893-899.

[4]王平,侯素珍,楚卫斌,等.黄河内蒙古段凌期槽蓄增量变化与影响因素[J].人民黄河,2011,33(9):19-21.

[5]胡一三.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河道整治[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5):1-4.

猜你喜欢

开河河段气温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利用水位变化的黑龙江开河方式和开河日期预报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禅意
小开河流淌出一条美丽生态带
破冰开河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浅析黄河河段维修养护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