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山《行医招贴》的佐证作用

2014-08-15南东求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傅氏傅山行医

南东求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何高民先生校考的中医外科专著《青囊秘诀》,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10月第1版。书中有校考者著《〈青囊秘诀〉的作者考》一文,载有傅山的《行医招贴》,全文百二十余字,为行文方便,兹录于下:

世传儒医,西村傅氏,善疗男女杂症,兼理外感内伤。专去眼疾头风,能止心痛寒嗽。除年深坚固之沉积,破日久闭结之滞瘀。不妊者亦胎,难生者易产。顿起沉疴,永消烦苦;滋补元气,益寿延年。诸疮内脱,尤愚所长。不发空言,见诸实效;令人三十年安稳无恙,所谓无病第一利益也。凡欲诊脉调治者,向省南门铁匠巷元通观阁东问之。

据校考者何先生所述,此傅氏《行医招贴》,乃“康熙年间北方大儒而兼以医学名世者”、“太原高士傅青主”亲笔所写,今藏于山西省文物管理局。

这份行医招贴,亦载于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10月第一版)的《艺文志》第二辑《艺文零札》中。题为《傅山的行医“招贴”》,辑者署名为“南人”。文中对傅氏的这份珍贵“招贴”,略作了阐述。南人,是何许人,查考不详。但《艺文志》主编陈迩冬先生,是著名学者,学界众所周知。《艺文志》编委会成员,如端木蕻良、舒芜、黄苗子、顾学颉、周绍良等,或当代知名作家,或知名艺术家,或知名学者。

《艺文志》载傅氏《行医招贴》文字,与何先生所校考傅氏《行医招贴》文字,基本相合,唯个别字与断句上略有差别。

据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载: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78岁。山西阳曲人(今太原市),祖父傅霖,是明代山东辽海参议。父傅之谟,以明经(贡生)教授生徒,号离垢先生。傅山在明亡后,绝意功名,为避清廷迫害,常易姓名。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改字青主。“傅山一生学问的成就,由于善于融会贯通,别出心裁。其诗文自成一体,书法不宗一家,医学不泥古方,读书则治儒释道于一炉。曾说自己‘好学而无常家’。又说:‘我取其是,而去其非’。”其“画列于神品,医初尊为仙医”[1]。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声望之高,明末清初诸儒之中,无出其右者。

因此,这篇傅氏《行医招贴》,对于研究傅山的医学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佐证作用。

一、为傅山的艺术成就提供了佐证

傅山之诗,或借山川的雄奇,寓其崇高志愿;或借梅竹的高洁,寓其刚贞节操。如1654年,他因组织反清,被人告密,打入大牢,狱中受尽酷刑,竟不吐一字口供。他借狱中墙内一棵枝干如铁、风骨嶙峋的老椿树为题,作诗云:“狱中无乐意,鸟雀难一来。即此老椿树,亦如生铁材。高枝丽云日,瘦干能风霾。深夜鸣金石,坚贞似有侪。”至78岁时,尚借梅花喻其坚贞之志:“丹崖翠壁千万丈,老木荒村八九家。常抱刚贞陪夜月,肯将颜色弄韶华。暮归尚有清狂态,庭下行吟斗柄斜。”诗中的对偶句,既工整,亦自然。字里行间,蕴有一股凛然之气,使诗人那刚直不阿、傲然不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格,愤然托出,读来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傅山博通经史,独创子学,为一代学者,有《霜红龛集》与《两汉人名韵》存世。其行文率直高峻,简练古朴。或写山川花草,或叙事抒情,既善用对偶排比,驰情而赋,亦字简词精,惜墨如金,常一气贯下,天然浑成,从而形成独傲的行文风格。萧元《明清闲情美文》一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9月第1版,书中选有傅山散文13篇。读其文章,其行文气势,或遣词造句,与傅山这篇《行医招贴》文字,正好形成鲜明的印证。傅氏行医招贴,仅百二十余字,除后四个分句外,全是对偶句,长短变化自如,言精语简,敢于承诺,坦直自信。若从文而言,则是一篇难得的美文;若从医而言,一般平庸之辈,才情平平,难以成文;医术平平,不敢承诺,倘非身怀绝技的一代名医,岂敢坦直而言之!

傅山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唐代名家颜真卿,大胆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的书法理论。他认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2]他倡正拙,重天倪,提出四宁四毋,对奴俗软媚书风,痛下针砭。这是一种极具战斗性的美学思想。正书风以正人心,其意义极为深刻,深为世人推崇。作为一代书法家,傅山具有独特的书法风格,所以傅氏亲笔所写的行医招贴,非一般人所能模仿,因而经专家鉴定,确系傅山遗墨。正因如此,这份手稿的珍贵,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因这份手稿的珍贵价值,使这份手稿,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因而它是一份难得的文献佐证资料。

二、为傅山医学史上的贡献提供了佐证

傅山在医学史上的贡献,尤以妇科、外科最为著名。《傅青主女科》(又称《傅氏女科》)一书,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并远传日本、朝鲜等国。此书在医学史上,虽已公认是傅氏医学著作,但却无确定记载。世传外科著作有《青囊秘诀》一书,后人认为此书,亦是傅氏外科著作,但同样无确定记载。而傅氏的这篇《行医招贴》所写内容,则为我们确定傅氏在妇科、外科的贡献及其著作的鉴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依据。

《行医招贴》内容所述,傅山是“世传儒医”,内外妇儿,诸科兼通,而妇科外科,尤为专长。《傅青主女科》中有关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论述,且十分详尽。这与“招贴”中所述“不妊者亦胎,难生者易产”,显然是吻合的。而何高民先生据傅氏《行医招贴》所述,断定《青囊秘诀》,确为傅山外科著作[3]。他认为:外科诸书中对于疮疡的治疗,一般是多尚刀圭外治,虽有内服汤药者,亦为内外兼治,从未见有“惟尚内消”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但在傅氏《行医招贴》中,竟说是“诸疮内脱,尤愚所长”。何先生考之《青囊秘诀》中对于21种疮疡,使用98方,全系服汤药内消,对任何疮疡均未施以刀圭外治,且“无不应手而效”,从而形成系统的疮疡内消的理、法、方、药医疗体系,成为我国外科医书中独特的医学著作。因此,何先生认为《青囊秘诀》,是“傅青主的外科医学著作”,“这是第一个理由和根据”。

三、为傅山医事活动的时代及地点提供了佐证

据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载: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下令推举博学鸿词,给事中李宗孔等力荐傅山。时傅山已年届72岁,虽坚决推辞,但终被迫赴京,虽封为内阁中书舍人,但次日便托病归里。与傅山同时被徵者尚有杜徵(君越)。戴梦熊《傅征君传》亦有记载:“后授中书职衔,山不欲违厥初志。避居远村,惟以医术治人,登门求方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此二处记述,可相互为证。

傅山《行医招贴》末句,写明行医地点是:“省南门铁匠巷元通观阁”附近。今山西省太原城内有“玄通观”。傅山逝于1684年,即清康熙二十三年。中国历朝皆有避帝名讳习惯。傅山将“玄通观”写为“元通观”,显然是为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由此可见,此《行医招贴》,出自康熙年间。据史料记载,傅山自幼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且天资聪颖,能书善画,博古通今,亦精于医术。明亡后绝意功名,遂屈志以医为业,在民间救死扶伤。而此《行医招贴》所写,傅山作为“世传儒医”,正好与史载相合。傅山《霜红龛全集·无聊杂诗》中有诗:“西邻分米白,东舍馈梨黄。食乞眼前足,医无肘后方。”其诗真实地描写了傅山走方行医的艰苦生活。此诗亦是对傅山《行医招贴》的印证。

综上所述,由于傅山为一代名家,诗书画医,兼于一身,故这篇收藏的《行医招贴》,对于研究傅山的书法艺术、诗文造诣和医学著述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贡献,皆可互为佐证。故此,这份幸存的傅山墨迹,在艺林、杏林瑰宝之中,尤为珍贵。

[1]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钱远铭.经史百家医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

[3]庄树藩.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傅氏傅山行医
傅山的“四宁四毋”
讲好傅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
“板鸭”行医记(一)——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致力抢救当地历史文化遗产
清·傅山论书句
外国人来华行医不应免试
傅山
清·傅山论书句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