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生长抑素、P物质和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2014-08-15李军红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8期
关键词:曲美布汀神经肽马来酸

李军红

0 引言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以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的一组肠功能紊乱性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脑肠轴及其释放的血浆P物质(SP)、生长抑素(SS)和神经肽Y(NPY)等脑肠肽与IBS的症状密切相关,并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1]。马来酸曲美布汀具有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末梢神经和直接作用于胃肠平滑肌的双向动力调节作用,可有效调节肠道功能,是治疗IBS的常用药物,但其对IBS患者SP、SS和NPY的影响及疗效报道较少[2]。本研究观察了马来酸曲美布汀对IBS患者血浆中SP、SS和NPY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在IBS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IBS患者62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06年公布的罗马Ⅲ IBS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超声、钡灌肠或纤维内镜检查诊断为肠道肿瘤、肠结核、炎症性肠病、肠道寄生虫等器质性肠道病变者;②有胃肠道手术史;③有严重的心、肝、肺、肾和内分泌疾病;④孕妇和哺乳期妇女;⑤对马来酸曲美布汀有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46.5±8.4)岁,病程1~7年,平均(1.8±0.9)年。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0~71岁,平均(45.9±9.2)岁,病程1~8年,平均(2.1±0.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适度地调整饮食方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及一般支持治疗。观察组餐前30 min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0290),200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胃肠解痉药(如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止泻药(如复方地芬诺酯,2.5~5.0 mg/次,2~4次/d)。两组均治疗6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SS和NPY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浆SP、SS和NPY水平的测定 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约3~5 mL,肝素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置-70 ℃低温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SP、SS和NPY水平,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由同一技师完成。

1.3.2 临床疗效评估[4]对治疗前后两组消化道常见症状腹痛和(或)腹部不适程度和频度、腹胀程度和频度、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以及异常排便等,分别进行等级评分,每项0~3分,总分18分。显效:症状积分降低>80%以上;有效:症状积分降低50%~80%;无效: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下。总有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SS和NPY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SP、SS和NP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SP、SS和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SS和NPY水平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7%(χ2=4.2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3例、皮疹1例、腹部不适1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例,其中恶心1例、腹部不适1例和嗜睡疲乏1例,症状均较轻,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指标进行检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脑肠轴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间复杂的双向通信系统,神经系统对胃肠运动的调控通过脑肠轴的“脑肠互动”实现,是获得胃肠道稳态的关键,脑肠互动失调或环节障碍是IBS病理生理机制的共同通路[5]。脑肠轴的变化和影响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6],而脑肠肽作为一类由胃肠道壁内肽能神经元、内分泌细胞或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神经递质和激素双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调节内脏感觉、分泌和运动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神经递质主要有SS、SP、NPY等。SP具有强烈的促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加强结肠集团推进运动、刺激小肠及结肠黏膜分泌水和电解质的作用[7]。SS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胰岛D细胞以及消化道粘膜中,可抑制各种胃肠道激素、胃酸的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胆道平滑肌运动,减少小肠对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8]。而NPY可与肠黏膜下神经节中周围性胆碱乙酰转移酶相结合,对胃肠运动和分泌起抑制作用[9],或在中枢通过作用于海马和下丘脑而发挥其拮抗应激、稳定情绪的作用[10]。正常情况下脑肠轴内兴奋性和抑制性脑肠肽处于平衡状态,脑肠肽的分泌异常可导致IBS肠道症状和肠外症状,从而出现IBS的各种症状。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双向调节剂,对消化道运动具有兴奋及抑制的双相作用,其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的K+、Ca2+通道,也可作用于肌间神经丛的阿片受体,从而对兴奋或抑制的胃肠道运动进行双向调节,将肠动力状态调节到正常水平,从而可以有效缓解IBS患者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4-11]。惠德生等[2]研究发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为其能调节患者体内异常变化的血浆SS、NPY水平,达到治疗IBS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患者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S、SP水平明显下降,NPY水平明显上升,且SS、SP的下降值和NPY水平的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其对IBS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提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能抑制血浆SS、SP的释放,促进NPY的释放有关,通过调节脑肠肽分泌平衡,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其治疗效果与抑制IBS患者血浆SS和SP的释放和促进NPY释放,调节脑肠肽分泌平衡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颜淑红,伊冬梅,马效霞,等.胃肠神经肽与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综述[J].中外医疗,2012,31(25):186-187.

[2] 惠德生,陈随才,张来启,等.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血浆生长抑素、神经肽Y水平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2):2342-2344.

[3]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4] 孙琛明,王萍,吴杰,等.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96-97,100.

[5] O′Mahony SM,Hyland NP,Dinan TG,et al.Maternal separation as a model of brain-gut axis dysfunction[J].Psychopharmacology,2011,214(1):71-88.

[6] 陆小锋,余颖聪.白藜芦醇对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3088-3090.

[7] 陈晓敏,张燕华,毛峻岭,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肥大细胞的变化[J].胃肠病学,2008,13(4):228-230.

[8] 杨江升,徐珊,申屠利明,等.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生长抑素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710-712.

[9] 张建强,康美清.肝脾并调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浆生长抑素、神经肽Y水平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112-113.

[10]唐洪梅,房财富,廖小红,等.神经肽Y和5-羟色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7):916-920.

[11]兰雄华,王旭升.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09-110.

猜你喜欢

曲美布汀神经肽马来酸
神经肽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神经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基于质谱技术的神经肽研究进展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