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问题探讨

2014-08-15李国军中石油天津市大港油田采油一厂300280

化工管理 2014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李国军(中石油天津市大港油田采油一厂 30028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间无时无刻都面临竞争的压力,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深思的课题。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效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已逐步扭转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种种弊端,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国内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企业员工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型员工相对富余,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使得企业人才的总体素质令人担忧。

1.当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一观点已逐步被人们接受,企业需要人才,但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却是企业的一个通病。

2.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流失严重,制约发展

很多企业缺少科学的公平公正的激励竞争机制,缺少既有认真严格管理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和谐向上的氛围。这是不利于在事业上,在情感上,在待遇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主体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流动逐渐频繁。

二、加快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使用效率提高的有效办法

经济高速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粗放化向集约化转变的形势要求下,对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关键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现状的深入分析,从中找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从而探索出一条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1.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再教育水平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也是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和长期的发展方向,国外早已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懂得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

2.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劳动技能培训工作

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近期虽有就业压力的问题,但从长远看,与某些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比较仍是一个较大的优势。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高劳动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很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大大高于大学。很多企业缺少技术工人。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效率的几点思考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我国推行什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着眼于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方面,并吸纳借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应该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建立以人格为基本的、合理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满足人员内在与外在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具体的”人为本,就不会对所有的人一味模式化管理,会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扬长避短,激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营造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人员的自尊心、责任感、成就欲,提供具有吸引力或个人成长机会的发展空间,增强组织活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使人员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中施展才华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从而提高单位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为组织创造巨大财富。

2.注重人员的培训

单位要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弥补人才的不足。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人员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单位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人员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3.完善单位用人机制与竞争机制

单位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按市场化的需要配备人员,使单位需要的人进得来,不需要的人流出去,搞活单位,提高效益,对在岗职工则要全面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办法形成动态的用人机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用工期限和待遇,形成正常的流动机制,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鼓励创新,让年富力强的人员脱颖而出。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为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既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提出了十分迫切的现实要求,又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建立在企业基础管理的平台之上的,而企业基础管理则随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大力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到动态管理,从滞后于实践进到前瞻于实践。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真正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并真正实现“科技以人为本”。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3]王建民,周浜.资本中的人力资本.财经问题研究,1999;3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