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阈下的“90后”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探究

2014-08-15周荣甲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理想

周荣甲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提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来说,就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紧紧依靠青年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人没有为“中国梦”奋斗的理想信念,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也将无从谈起。

理想信念是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尤其对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90后”大学生而言更加重要。针对“中国梦”视阈下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设计了有关对“中国梦”了解及其与自我关系认知的简易调查问卷,向江苏某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全为“90后”)随机发放1000份,最终收回857份,有效问卷841份。

一、调查结果及显示

(一)对“中国梦”实现认知的调查分析

有47%的同学认为“中国梦”的当下现实是贫富悬殊、分配不公,根本未实现;有14%的同学认为“中国梦”只是美好标语口号而已,走走形式;有13%的同学认为“中国梦”最终要实现的状况是国富民强,25%的同学认为是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

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时间,8%的学生认为20年之内可以成为现实,30%的同学认为需要 20~30年实现,24%的同学认为需30~40年,还有36%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40年,2%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实现时间的概念。

结果显示:当前社会,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和谐、国富民强是“中国梦”实现的有利条件,而贫富悬殊、分配不公则成为影响“中国梦”实现的不利因素;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中国梦”需要20年以上实现时间,可能接触到的社会贫富悬殊、分配不公可能使得这部分同学认为需要较长时间。

(二)对理想信念的调查分析

在“有理想信念吗?”这一调查问题上,21%的学生表示有短期理想、不牢固的信念,但是没有认真去做;23%的学生表示有长远理想、稳固的信念,但仅靠热度维系;8%的学生表示有长远理想、稳固的信念,并一直为之奋斗;有5%的学生表示自己混混日子,没有也不需要理想信念。

在“是否经常动摇理想信念”时,有9.25%的学生表示经常动摇甚至放弃,有68.3%的学生认为能坚持他们的理想信念;仅有22.8%的人表示十分坚定。

结果显示:“90 后”大学生的外在环境已经处于一个没有忧愁的状态,使得其中的某些人也失去了奋斗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慢慢放松和懈怠了自己,在理想信念的放弃中,迷失生活方向,陷于物质平庸的泥潭。

二、中国梦视阈下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较强的国家观念、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他们关注时事、关注中国梦、关注民生,希望祖国繁荣、人民幸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于自身人生的重要指导作用。但在社会改革环境、价值选择多元化、市场经济因素等因素影响下,“90 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呈现出了新问题。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使得“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部分偏差

由于我国处在计划至市场的经济社会转型之中,很多潜在矛盾日益凸显,与传统社会习俗相左现象时有发生,而国力强大的西方国家此时凭借其美丽光鲜的生活方式外表,乘虚而入,试图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政治意识、经济制度潜移默化地传输给我国,通过一切手段方式宣扬传播他们的所谓伦理价值观,从而借助思想层面的影响,妄图推翻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不战而胜,推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全球占领。这也使得处在转型社会与西方暗战交织下的“90后”大学生,不得已面对,很容易出现理想信念的部分偏差[1]。

(二)部分“90后”大学生重视生活理想,忽视了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喜欢生活、享受生活,并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对新生事物尤其是科技产品的求知欲、热情度很高,愿意接受市场经济中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并迅速学会并掌握,成为自己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自我在社会的竞争筹码[2]。但这些特征与做法的背后,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生活,也就是他们大多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生活理想。“90后”大学生虽然接受了一系列的思政教育,明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但真正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不多,他们更偏重于个人理想。

(三)部分“90后”大学生注重物质利益,个人奉献、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如今的“90 后”大学生更注意自我个性的张扬、自我权益的表达。本是好事,但由于受到市场环境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所宣扬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加之学生周围现实人、现实事等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子的熏染,部分“90后”大学生把金钱、权力作为自己顶礼膜拜的对象,对物质的需求与渴望处在一个强劲的状态,走进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理想信念迷茫迷糊,全然忘记了自己作为社会人尤其是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个人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意识弱化。

三、“中国梦”视阈下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可能性途径

(一)坚持思想引领,巩固理想信念培育平台,引导“90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首先,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生动性,发挥思政主干课、形势政策课的主阵地、主渠道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将本土文化、历史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将学生身边现实事与个人真感受结合起来,使梦想与现实融合,贴近“90 后”大学生实际,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真学、真信、真懂,从而有效增强思政类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

其次,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载体作用。依托网络舆论和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的运用,开展“中国梦”网络主题教育。利用微博、QQ 群,将“中国梦”的相关理论、视频、典型等展示,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发挥平台的规模效用,完善理论教育功效。

最后,发挥党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演进。利用各级党团组织平台,加强对“90后”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体学生层面展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把个人成长成才、实现幸福梦想统一到“中国梦”上来,坚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 坚持文化育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构筑良好的理想信念培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意志基石,也是大学发展前进中稳定的动力之一。作为“90后”大学生成长的软环境,校园文化有着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对他们日常习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形成、培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节、主题演讲、学术沙龙、征文活动等,产生一批贴近学生、反映实际的文化作品,形成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乐于接受的“中国梦”作品,打造有特点、有内涵、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3]。在“90后”大学生能力得到展示、修养得到提升的同时,为他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舆论氛围。

其次,通过组织“身边的雷锋”、“身边的榜样”等优秀人物评选活动,在“90后”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近、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组织他们开展讨论、辩论等交流活动,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态势中,引导他们对“中国梦”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并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让优秀的校园文化推进“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

(三)注重实践养成,强化实践过程,引导“90后”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实践环节,要积极地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关注民情,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辩证、务实地看待当前社会存在、出现的新老问题、新老情况。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切实体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焕发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将“中国梦”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转型实际以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导他们走进真实的社会、体味真实的社会,理性客观地面对社会热点、难点,主动将自己的青春梦想与“中国梦” 的伟大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身边点滴做起,认清自我、提升自己,将梦想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中国梦”是一种理想信念,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理想,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一成员为之奋斗的最终归宿[4]。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中国梦并非空洞虚渺的理想,其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包括“90后”大学生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梦所体现的价值观与“90后”大学生个人理想所应该具有的价值观之间有着深刻的契合性,也必将推动他们理想信念的培育发展。

[1] 徐徐. “中国梦”背景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仰培育路径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

[2] 王凤各,赵梅,孙淑萍,等. 高校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状况的调查及对策——以皖南医学院为例[J]. 现代交际,2013,(5).

[3] 潘科. 将“中国梦”植入大学生心中的方法探究[J]. 现代交际,2013,(5).

[4] 洪向华. 民族复兴中国梦[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中国梦理想信念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