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感生神话的文化解读

2014-08-15

关键词:后稷始祖神话

梅 婕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 汉中723001)

0 引言

感生神话,或称贞洁受孕神话,是关于人类始祖诞生的一种神话类型。一般包括如下情节结构:某女(通常为处女)身体接触或感受到某物、或者意念涉及到某物而受孕,然后产生出人类的始祖,该女性则为人类始祖之母。[1]90《诗经》的《商颂·玄鸟》、《大雅·生民》等篇目中记载了殷、周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对比殷周民族的产生和壮大,不难发现民族始祖的诞生过程都具有感生神话色彩。感生受孕作为殷周民族始祖的降生方式,随着《诗经》的流传,成为了后世历代先王诞生的原型。

1 《诗经》中的感生神话

感生受孕作为殷周民族的起源,在《诗经》中详见于《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中,另外在《长发》、《閟宫》中也可窥见一二。

1.1 《商颂·玄鸟》与商民族起源

《玄鸟》记载了契祖诞生、成汤立国、武丁中兴的历史,并推究出商民族昌盛的原因“本其天命”。诗中最具有神话色彩的是开篇三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2]527

“天命玄鸟”,这是关于商起源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商的始祖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简狄吞下鸟卵之后生下的。如《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3]91古代典籍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这些记载虽各有别,但大同小异,在无父的外力作用下,简狄吞食了鸟卵而怀孕生了契,这正是我们说的“感生受孕”。契神奇诞生后,民族逐渐发展壮大。诗歌在最后说“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与诗歌开头所说的“天命玄鸟”首尾呼应,因始祖是“受命”而生,所以其商民族随之越来越繁荣壮大。

1.2 《大雅·生民》与周民族起源

《生民》是歌咏周民族从起源到壮大、到灭商壮丽史诗中的第一首。全诗的前三章,讲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上古神话故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2]400

诗开篇即写姜嫄神奇的受孕。其中“履帝武敏”,《毛诗故训传》把这句话纳入古代高禖(古代帝王为求子所祀的禖神)祭祀仪式①《毛诗故训传》云:“后稷之母(姜嫄)配高辛氏帝(帝喾)焉。……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鸟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郊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郊禖之前。”由此可以看出,高辛氏和姜嫄在一个玄鸟到来的日子举办求子的祭祀仪式,姜嫄紧跟帝喾的步伐。这是仪式的环节,并非姜嫄履他人足迹。中去解释,以为姜嫄紧跟帝喾的步伐。闻一多先生也采纳了《毛诗故训传》关于高禖仪式的说法,并对之作了文化人类学的解释:“诗所纪既为祭时所奏之象征舞,……以意逆之,当时实情,只是耕时与人野合而有身,后人讳言野合,则曰履人之迹,更欲神异其事,乃曰履帝迹耳”,且“是履迹乃祭祀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实即代表上帝之神尸。”[4]77不管姜嫄究竟是踩了高辛氏还是天帝的足迹或神尸,其履帝迹后怀孕生子已成“事实”,故周祖后稷的诞生具有感生神话色彩。

《诗经》中感生受孕神话还可见于《长发》和《閟宫》。《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2]517诗中写到姜嫄端正的德性,后稷的不凡与神异。其一降生便荷天百福,灵异非常。《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2]529上帝令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为天之骄子,灵异贤能,此为商之“其祥”之始。

可见,殷周民族的源头,都有一个感生受孕的女始祖,她们或是履迹或是吞鸟卵,并因此降下了天赋异禀的民族,从而开始了民族发迹的进程。

2 感生受孕对后世的影响及原因

所谓“感生”,就是感物而生,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由于不了解生育的原理,认为人接触或吞食植物、动物、自然现象以及非生物等原因,导致神秘怀孕生子。[5]13无父感生始于殷周神话传说,经过长期传播,都不断地添上了后代的历史色彩。[6]141所以,在《诗经》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但凡说到民族始祖、民族英雄、国家先王时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感生神话的影子,甚至有贤能的人才的出生也会被加以神化。

2.1 《诗经》后感生神话的演变

《诗经》之后的第二文学高峰《楚辞》中,也有一些关于感生受孕的神话。如《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7]105这里就提到了简狄吞食鸟卵生契的神话。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将刘邦的出生写成略似姜嫄履巨人迹而生后稷的形式: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3]341不过与感生受孕又有所区别,高祖母是与神龙直接交配的,所以刘邦是“切实”的“龙种”。另有《史记·秦本纪》云:“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7]P173此“大业”就是秦人始祖,这完全是简狄吞卵生契的翻版。

史书中有关君王感生的类型很多,而且帝王诞生时都会发生奇异现象,或有特殊的光或云,或凡人与神人、神龙结合而生,这些都是《诗经》感生神话的演变。殷周始祖的诞生方式塑造了帝王的降生模式,历代各帝王的诞生形式则是感生神话的演化。

2.2 感生神话得以保留并发展的原因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虽然后世人们已知“感生”之说没有科学根据,但这种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甚至是“滑稽”的神话却在后世追忆先公先王降生时多有涉及。这说明感生之说在封建社会是有其存在原因的。

(1)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君权神授观点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或天给予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君权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性。《诗经》中感生神话,殷周的政治天命观和上帝观,是为其王权天授的观念服务,用以证明政权更替的合理性。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帝王甚至造反的农民领袖,无不假托天命,自称“奉天承运”,把自己的活动说成是受上天的指示,从而达到神化自己及其活动的目的。统治阶级利用自己非凡人物种的身份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自诩为“天子”的非“凡人”身份,以期己身负神力或者长寿,使自己的政权得以永续。

(2)儒家《诗经》学观念的影响。获得天命之后,勤于民事,积下阴功阴德,先公先王种下的德业,后世子孙也要有相当的德行才配坐拥天下,这是儒家《诗经》的重要思想。[8]187《长发》中记载了契佐禹治水有功而为后代积下了功德。为人君的是代“天”行事,故君德当与天德统一,当两者不相符时,“天”会选择另一个配德的人君行人事。由此可以解释殷、周始祖都是感生而得的天子,也说明了周为什么可以代殷的原因。如果孔子“删诗”说是成立的,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夫子在整理《诗经》时把《玄鸟》、《生民》这类充满神话色彩的诗歌保留了下来,这或许说明孔子是认同这种政权存在的合理性的。因此,受儒家思想影响千年的民族文化,读者在品读《诗经》时是认同感生神话并加以发挥和演变的。

(3)物种优越的民族自豪感。人类希望表达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感激,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某种神秘方式从自然中获得力量,从而破除灾祸,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9]357因此,不仅统治阶级需要用感生受孕的“天子”身份来管理国家、驾驭臣民,同样,平民也用“天子”的臣民这样的身份来体现出高于别的落后部族的身份差异。因为百姓期盼神明看在自己是“天子”臣民的身份上从而爱屋及乌的保佑自己。身为“感生受孕”先祖的后代,祖先的神异导致了民族的自豪感,以及身为高于别的物种的一种宰物者的自觉。

3 感生神话的文化价值

神话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深藏于文化之后,不仅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意识、思维和生活习惯,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始终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感生神话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母权制时代,人们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先民受“万物有灵”和“交感巫术”①交感巫术: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以太”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思维影响,将生孕行为视为“神”的指引。研究感生神话有利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生孕习俗,氏族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神话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3.1 便于研究先民的生孕习俗

通过《诗经》,我们了解了先民生孕的习俗。求子的心态是谨慎而恭敬的。首先须有祭祀,祭祀之初有沐浴的要求,祭祀的重要一步是“履迹”或“吞卵”,前者或为祭祀中的求子舞蹈,而后者可以理解为性行为。在宗教迷信的思想里,凡生育之初,“克禋克祀,以弗无子”。《生民》中明确表述了求子的祭祀行为,而简狄吞食鸟卵的时间点是在“行浴”过程中,这也属于祭祀准备活动的一部分。闻一多《姜嫄履迹考》就认为,《生民》中广受争议的“履迹”就是祭祀仪式中的一部分。姜嫄的生孕没有神秘感,她的感孕很可能是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因沉醉于祭祀歌舞而达到忘我境界,从而与代表天神的男巫发生关系,这也与上古先行祭祀而后男女交合的风俗相吻合。另外,在《生民》中还记载了“弃婴”习俗,姜嫄生产之后三弃三养行为也是先民抚育婴孩的风俗之一。

3.2 了解殷周民族氏族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进程

感生神话的特点是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我们肯定感生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首先,氏族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图腾崇拜。有研究者认为,感生神话实则是“图腾感生”,指原始初民不了解男欢女爱媾合生子的生育奥秘,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之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10]P131因此,在研究《诗经》感生神话时有学者认为“周人以熊为图腾,因此姜嫄所履之迹为熊迹,姜嫄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就是履熊迹而生子”。[11]12而商民族的图腾显然就是玄鸟。其次,先民认为生殖之事最关键的人物是女性,因此对具有生孕功能的女性极其敬重和崇拜。另外,在后稷和契出生后,殷、周民族始记载男性祖先,并由他们带领民族发展壮大,这也表明了《诗经》感生神话描述的是殷周民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过渡阶段。

3.3 感生神话体现的精神力量

感生神话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特征,同时也影响了后世文化体系的建构。农耕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而根据《诗经》感生神话的描述,例如《生民》中的农业英雄后稷,就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头。在当代社会,后稷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依然被深入关注。从民间来看,民众的后稷情结被重新唤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力弘扬后稷文化,各地兴建后稷庙以及所弘扬的后稷精神使其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从政府来看,积极推动后稷文化与地方经济进行整合,成为了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动力因素。[12]44而佐禹治水有功的商契则从侧面宣扬了洪水文化,警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可破坏自然社会的和谐。此外,感生神话还反映了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文化意识。后稷和商契皆是历经种种磨难从而建立了伟大的功业,为后世歌颂,这给后人树立了精神榜样。

4 结语

《诗经》的感生神话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感生母题,并给后人在研究殷周民族的发展史时确立了基础方向,奠定了中国感生神话在中西方神话体系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中国向来不缺乏神话与传说,而这些神话与传说都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和传承中国神话传说,就是在学习和传承中国的文化精神。其中,感生神话也同样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对生命的思考与创造,体现着远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研究《诗经》蕴含的感生神话的文化内涵,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及其内在精神力量。

[1]蒙梓.中国的感生神话[J].学术研究,1991(6).

[2]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1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2.

[5]周冰.巫·舞·八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6]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陈桐生.史记与诗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10]李娟.后稷图腾感生说质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11]孙作云.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M]//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

[12]刘彦.山陕后稷神话的民间记忆与文化重构[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

猜你喜欢

后稷始祖神话
爱情神话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天问》与周之始祖试探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后稷教稼
“神话”再现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