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语境下高校正能量场域构建

2014-08-15董明牛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微博场域能量

魏 淼 董明牛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北京团市委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微博大学校园用户数已逾3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而这只是基于新浪微博的数据,一份针对安徽省11所高校1765名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96.6%的被调查者每半个月至少使用一次微博,90.2%的被调查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微博,其中51.6%的被调查者每天都在使用微博。[1]可见,微博已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地使用。“微博”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信息获取、社交、生活服务等功能,也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和改变,微博具有传递能量的作用。然而由于微博的特有表征和大学生的特性,微博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出现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冲突和消解。正确认识和利用微博传递能量的作用,汇聚、传递微博正能量,引导和教育好高校场域中的大学生微博用户群体,建构微博语境下的高校正能量场,是网络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微博传递能量

能量有两种释义,在物理学中,是指物质做功的能力,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是物质能量。能量的另一种解释为人的活动能力,[2]是以人为主体用来描述和衡量人的活动能力,是人的能量。人的能量可分为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表现出来的走、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正是生理能量的释放,而人的情感、意志、思维、人格等心理活动能力便是心理能量运动的表现。心理能量是人的心理系统中操纵和支配其心理活动的一种信息化了的特殊生理能量,它来自人类种族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和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认识与实践体验。[3]

大学生使用微博从微博的认识与体验中所表现出来悲观、消极或健康乐观、积极向上便是心理能量的释放与宣泄,它来源于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的一种认识和实践体验。因此,微博能够传递能量,这种能量传递的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心理能量的一种获取过程,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获得这种心理能量再以某种方式(如情绪低落、积极进取等)释放和表现出来。

微博传递能量,这种能量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流行于物理学外是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 《正能量》,在这篇专著中它把正能量解释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4]这种动力和感情实际上就是心理能量的一种,它来源于人类种族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和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认识与实践体验。负能量和正能量正好相反,是使人情绪低落、消沉悲观、消极被动、对人的生存延续和心理健康有害的能量,如悲伤、恐惧、阴暗不道德的心理状态等。

二、微博传递能量的冲突与消解

技术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5]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在传递着负能量。这是由微博本身特性决定的,微博短小精悍、转发迅速、门槛低廉,其信息具有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性,人们在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进行交流,大多只是在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对信息的发布及转发缺乏深思熟虑和理性的思考,此外,还存在一些对负面信息的蓄意鼓动者。因此,微博能够高效广泛地传递给大学生正能量的同时也存在传递负能量,形成正负能量的冲突与消解。这种冲突与消解主要表现在:

1.正面信息的充盈与负面信息的泛滥

当前,微博上 “传递正能量”“随手转发正能量”“每天一条正能量”等一系列话题引起广大微博用户的关注和积极响应,微博中蕴含正能量的正面信息被大量关注和积极转发,正面信息处处可见。例如公益事业的信息在微博中广为转发和关注,特别是通过名人微博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动,无数微博用户在微博中转发、评价和推举出“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大学生”……这些释放“正能量”的正面信息充盈在微博中,给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传递了正能量。但是,微博中正面信息充盈的同时存在负面信息泛滥的矛盾。在微博中诸如灾难、事故、贪腐、丑闻、谣言、暴力、色情信息等等负面信息也是处处可见,在微博的转发传递中,这种负面信息被无限放大,给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传递了负能量。

2.理性的情绪表达与非理性的情绪宣泄

一项针对部分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使用微博发表的内容中,写下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占50%,生活纪实的占29%,与他人沟通讨论的占25%。[6]心理活动状态最主要的就是情绪的表达,可见,微博中情绪的表达占据了主要部分,而微博也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情绪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微博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既有理性的表达也有非理性的宣泄。微博中理性的情绪表达会以客观、冷静、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绪,会正确地判断、合理地分析微博中的信息并理性地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微博中理性的情绪表达是客观的、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它给微博大学生用户传递了正能量。微博中同样存在着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一方面表现在微博中宣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微博信息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负面情绪。在微博中发布愤怒、恐惧、悲观、消极的负面情绪,对谣言、黑幕、贪腐等的不良情绪性评价及表达都是非理性情绪宣泄的体现。非理性情绪宣泄传递了负能量,消解了微博给大学生正能量的传递。

3.正向的积极引导与负向的蓄意鼓动

网络时代,建设和利用好微博新阵地,增强主流价值取向和道德形态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传递正能量,是国家、社会和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正向引导微博舆论,传递微博正能量,是微博健康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当前的微博中有政府官方微博的正确导向,有社会名流的榜样引领,也有普通用户的理性支持。特别是在高校中形成了微博正向积极引导的常备力量,从校园官方微博到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到党员学生干部等等,都无时无刻地在积极引导着大学生微博的正能量传递。但微博中,存在传递正能量的积极引导也存在传递负能量的蓄意鼓动。微博中存在负面舆论的背后推手,误导大学生,扰乱社会秩序,存在制造谣言以及非主流价值的蓄意鼓动,甚至利用微博在大学生中制造反政府反社会情绪等等。这种正向的积极引导和负向的蓄意鼓动形成了微博给大学生传递能量的剧烈冲突,严重影响了微博正能量的传递。

4.正能量的主动吸收与负能量的被动灌输

大学生使用微博利用微博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在微博中主动吸收正能量的内容是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微博的应有本义。但是,微博的特性使得海量信息(正面的、负面的或无意义的)铺天盖地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在主动吸收正能量成分的同时,不得不被动接受和灌输大量负能量的成分,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灌输也会被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能量(负能量)。更有甚者,缺乏微博媒介素养,颠倒这种关系,变负能量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从而排斥了微博正能量的传递。

微博传递能量的正负冲突消解了微博给大学生传递正能量的强度,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会形成负能量的倒逼,需要我们在高校的场域中去化解这种冲突,建构以正能量为绝对主流的高校大学生微博正能量场。

三、高校正能量场:微博传递能量的良性场域构建

在公共行政学中,公共能量场是这样一种场域,它聚集了足够的价值目标和政治意图,每个目标和意图犹如一个太阳黑子,它可以从任何的和所有的点上燃烧起来,燃烧产生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导,进而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到整个领域,也影响到其他潜在的火焰点。[7]微博语境下的高校场域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能量场,微博能量往往蕴含了一定的价值目标和意图,每一种能量以微博媒介特有形式进行传递,影响到整个高校场域,身处场域的大学生们通过微博接受能量,或被吸引、被激动、被改变。应化解多种能量的冲突,在微博语境下的高校场域中使大学生都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被影响和改变,形成微博传递能量的良性场域,这就需要在微博的语境下去建构高校正能量场域。

1.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8]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的当代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应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在微博中体现和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递正能量。

2.以建立高校官方微博体系为基础

2012年以来,高校微博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爆发期,数量快速增长,仅在新浪注册的高校就达到了500所。[9]当前,高校开通官方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高校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正能量的内容,引导校园大学生微博的正能量传递,形成良性的传递正能量氛围。在高校的场域中,校园官方微博是正能量传递最具有导向性的因素。此外高校还应创新建立多类别、多层次的校园官方微博平台。比如,校团委微博、学生党员微博、贫困生微博、班级专业微博、特色主题微博等等。通过这些校园官方微博形成多样的校园官方微博体系,积极传递微博正能量,发挥传递正能量的引导作用,促进高校正能量场域的形成。

3.以培养优秀微博意见领袖为支撑

传播学研究表明,一般公众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就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10]高校应积极培养和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通过他们在高校的场域中广泛地传播微博正能量。一方面,应发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备受学生青睐的其他教师等的传递正能量作用,这类高校教师具有天然权威影响力,他们是校园微博的天然意见领袖。另一方面,应积极培养学生型微博意见领袖,提升其公民道德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他们的言论来强化主流舆论,向大学生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并对负能量的言论信息进行遏制和孤立。

4.以健全微博良性发展管理机制为保障

建构微博语境下的正能量场域,高校应健全微博管理机制,确保高校微博良性发展,传递微博正能量。首先,对微博信息的监测、引导与管理。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信息监测、过滤与屏蔽,对正能量的微博信息予以推动,对负能量的信息予以控制,防止传播扩大化。高校应建立起一支负责微博信息监测的专门队伍并进行校园微博管理,比如由高校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网络中心的管理员、学生辅导员或共青团干部组成的专门队伍,甚至可以由部分高年级学生干部担任。

其次,对施教者及大学生的微博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教育者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微博的相关知识学习,掌握微博传播技巧,熟练运用微博引导正能量的传播。应对大学生的微博信息甄别能力、信息使用能力和信息自控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大学生网络传播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一个大学生微博参与者具备较高的微博媒介素养,坚决抵制微博负能量的传播扩散,积极传递正能量。

最后,建立制度进行保障。高校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校园微博管理制度及办法,包括校园各级官方微博和学生个人微博的运行管理、微博信息的监测与审核、微博管理的队伍建设、纪律处分等等,从而使高校微博管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促进校园微博的良性发展,有效传递微博正能量,形成高校微博正能量场域。

总之,在微博语境下的高校场域中,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微博,把微博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的新平台,认识到微博传递能量的双面性,并有效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作用,对微博负能量进行遏制或者转化,积极传递微博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形成微博语境下的高校正能量场域。

[1]彭晶.微博,半数以上大学生每天使用——安徽省11所高校1765名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3-07-15(3).

[2]资料.汉典[EB/OL].http://www.zdic.net/c/d/13d/305910.htm,2014-02-20.

[3]百里清风.心理能量文艺学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

[4](英)理查德·怀斯曼(Wiseman,R.).正能量[M].李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5]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130.

[6]刘春燕.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3):89-92.

[7]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0-110.

[8]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2-12(1).

[9]胡兴祥,叶兵.高校官方微博的发展现状与反思[J].中国高等教,2013,(17):31.

[10]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21.

猜你喜欢

微博场域能量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能量之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微博话语中的中国梦: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开年就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