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2014-08-15李金斗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李金斗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小学)

小学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根本,对于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可以说,阅读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根本的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学习的初始期,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场所,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都是一个需要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些的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当前小学学习中,语文仍然是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而大部分小学语文的教育课堂都还是较为传统,在课堂上表现的特点也基本一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色彩浓厚

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中,传达了一种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礼义廉耻、忠仁孝信等传统的精华,让我们的青年一代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志向、有理想、有品德、有素质的中国人,因此,其中的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多的人文主义精神贯彻其中。除此之外,小学的教师也是选拔的跟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学等相近专业的人才,他们自身受到了较高的教育,也有着自己的丰富的人文素养,在他们的教学下,小学生的课堂的人文色彩更加浓厚了。

(二)情感色彩丰厚

小学生的课堂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中的选择都侧重于情感较为丰富的文章,比如孔融让梨、荷塘月色等文章,也包含节选鲁迅先生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感情细腻。他们传达了作者丰富的爱国、思乡等情感。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也会按照教学目标开始教学任务。

(三)注重审美

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也包含了较多的审美价值,文章中包含了很多优美的意境、深厚的人情,文章的鉴赏价值很多,基本都属于经典必读篇目。因此,这些文章,几乎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四)思想色彩浓厚

语文的教学本身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表达、处理自己的思想情感,以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血性的人。语文的课堂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从小便开始学生思考,学会有深度的思维。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明显提高了。而对于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新课改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太过于宽泛,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难以把握教学的目标,不知道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操作化,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比如课外教学会担心小学生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小学的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过程,直接导致小学的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思想受限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中,常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主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达到规定的想象范围中。我国很多的阅读教材都给出了很多思考问题,对这些思考问题给出了标准答案,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中让学生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于相同文章的理解可能并不一致。然而,应试教育给出标准的答案,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传统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都是“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基本模式。即使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师和学生都带了比较方便快捷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基本都还是围绕课本,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缺乏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基本只是一种灌输型的模式,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不好。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小学生讲述阅读篇目时,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的认知、理解、感悟能力。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文章,使小学生理解文章中一些优美的文辞以及各种优秀写作的手法,不仅让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和各门学科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味的阅读材料,看一些与阅读材料同步的视频,保证学生的阅读进度同步,增强学生对于阅读篇章的理解,还提高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要多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课堂上组织活动,互相讨论,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积累课外素材,拓展阅读途径

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比较贪玩,需要教师的看管,教师应该对学生多点耐心,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控能力,要循循善诱,好好引导小学生的记忆力是十分好的,因此,小学生的教育要引进其他更多课外的东西。首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学习,多关注新奇的事物。教师也应该多参加一些兴趣活动,抓住学生的内心特点,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其次,可以多引进一些课外的教辅教材,主要关于一些阅读的经典篇章,以促进学生对于专著或者美文的理解,要从各种角度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开拓阅读面,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关于情感、审美的内心想法。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

学生有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主要通过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互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优美诗句,引用其他的经典都可以教会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我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应该多提问,不要设定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多创新,多角度思考,不要局限于一种想法,天马行空,都可以让小学生尽量的展现自我的真实状态,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更好地学习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文基础。

[1]陈旭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学周刊,2012,(29).

[2]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3]杨宏坤.浅谈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05).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