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4-08-15闫长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思想品德有效性

◆闫长红

(河北省滦平县第二中学)

思想道德课堂作为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思想品质培养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价值观能否正确的形成,因此,初中思想道德教师肩负着应试培养与思想道德培养的双重要求。在这门综合性课程的设置中,范围涵盖了心理健康、法律、道德、世界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如果归结到一点,便可以概括为教育教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说易行难,面对双重教学任务,许多一线思想道德老师往往只会重视看得见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掉同样应该被重视的人格的培养。本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并结合理论研究,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这一实际问题。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思维及教学手段往往会因为其教学理念的不同而显示出差异,它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于所执教学科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学科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而不同的教学观念让老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一样的教学结果,其有效性必然会出现差异。在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执行的是死板的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记,机械式的填鸭思想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使学生产生对于学科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受到质疑。所以,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线思想品德初中教师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切实把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从纠正不正确的教学观念开始,一步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把死板的课程内容灌输转变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生动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堂不再是老师自己的舞台,应该是学生与老师一同互动的交流平台。

二、将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对于初中思想道德的课堂教育来说,单纯地讲述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及无趣,无法吸引其注意力,不能真正明白理论背后所代表的现实意义,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思考理论背后的现实意义,并要结合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热点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理论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寻找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社会实验模型,养成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意识。当老师引导学生可以意识到课本中枯燥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后,对于学科的认可程度自然而然便可以大大提高,进而提高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达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采用现代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供老师支配的教学资源也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被运用到课堂中去。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确实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因为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强有力的保障了老师教学意图的顺利表达。声音、图像综合而成的立体式呈现方式生动的将课堂内容展示给学生,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显著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但是,有必要指出这样一点,多媒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其局限性及限制,一线教学老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两面的关系,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是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个补充,而不是全部,避免主次不分。思想道德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有机整体,在当下,片面的侧重于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合适的,一线老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其规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灵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享受到科技提高所带来的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四、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作为帮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最直接的教授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有效性的高低,所以一线老师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随着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老师不应该单纯地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传授知识的“复读机”,而应该让自己做到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在课堂之外聆听学生的声音。对于学生所不易理解的内容,老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辅导,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真正地完成老师这个职业的责任。而且,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习结果上面,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的高低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老师要明白导致学习成绩不同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掉错误的习惯,这样,提高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这一门功课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正确方法,对于其以后的学习过程也是大有裨益的。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以及人格的培养。通过上文的有关论述可以知道,广大一线教师要树立起对学生负责的意识,把提高课堂有效性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进而让整个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得到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应试能力与素质水平的双重发展。

[1]赵成斌.小学语数教学方法的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陈静.数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0,(12).

[3]王健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1).

[4]何燕萍.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4).

[5]张胜利.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思想品德有效性
选择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