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缺失及涵养

2014-08-15张文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文化

张文敏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湖南 怀化 418008)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15个平均人口达两千五百万的特大城市,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会占到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事实表明,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型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很多城市的政治地理、文化心态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全面冲击,对城市文化重塑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物质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建楼盖屋,也不仅仅是城乡户口统一登记体系的建立,“城市文化”不能只局限于楼堂会所、舞文弄墨等包装性表面化东西。缺失文化的城市,实际就是缺乏灵魂的钢铁和水泥森林。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看待和解决各种冲突性利益,增强信用约束,强化社会组织等多个问题,是值得每一个城市人深思的问题;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步伐加速的今天,每一座城市该用何种文化背景定位自己,如何发挥为民族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功能,值得每一个城市规划者考虑。我国已经过去的城市化,先经历了30年的苏联式现代化,又经历了30年的美国式现代化,下一步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城市现代化,是党面临的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城”。

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缺失的现象

城市是人类创造文化、传承文化、贮存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求快求大似乎成了中国城市建设的通病,城市似乎幻化成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高度繁荣、人口异常集中的糅合体,而每个城市的个性标签和文化特色却鲜少有人考虑。细细想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城市化之后,城市文化缺失问题是个普遍问题,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破坏文物古迹;以行政为主导,再经受外来冲击,还能剩下多少百姓自己的文化;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人却越来越茫然和孤独;所有的城市看上去似乎都是高楼林立,千城一面……。

1、文化包袱,单体保护。在有的领导干部看来,城市文化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很多城市的旧城区是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却因为处于城市的黄金位置而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争相争夺的地方。因此,商品经济下的城市发展往往出现一种共同的趋势:文化古城被强势的商业地产视为眼中钉,于是,在“隆隆”的推土声中,一片片积淀了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个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文化似乎已经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包袱,城市规划者们不断考虑如何规避文物保护的限制,用好“旧城改造”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再打着“旧城保护”的幌子来造一座座新城,用崭新的高楼大厦来显示城市建设的高速有效,同时为自己的仕途积累政绩。无论是旧城保护还是新城建造,看似没什么区别,却折射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是否觉醒。如果只是一味地将旧城区看做文化包袱和累赘,那么,文化建设和城市物质发展必然会对立起来,牺牲文化来发展经济似乎也成了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对于不得不保护的历史遗址只是单体保护,即单一保护某一建筑,而其他配套的设施建筑则不管不顾。这一现象在不少城市也可见到:孤零零的历史建筑在高楼大厦间格外扎眼,还被美其名曰为文化保护,这样的保护,不知是该遗憾还是庆幸。单体保护看似是文化保护,但不可避免地隔断文化传承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城市和人一样,自诞生之日起便有了生命,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城市生命体系的展现,正如生命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母体的遗传信息一样,城市的延续同样也离不开它生存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氛围。因此,一个拥有完整历史风貌的城市,才是一个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城市。

2、个性泯灭,千城一面。走近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最深切的是感受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城市特色危机。每一个城市都有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繁华忙碌的商业步行街、迅速崛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说,千城一面是对这一现象的最佳概括。城市化进程出现这一危机,显然不是依靠更快的经济发展能治愈和解决的,城市特色的消失,其实质是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威胁。城市学家杰布·布鲁格曼认为:“文化是城市战略中最微妙的一个方面”,据此推理,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正如提起耶路撒冷,我们马上想到它鲜明的宗教特征;说到蒙特利尔,我们会立刻想到它突出的语言特色;看到纽约,会让我们想到它是世界移民的最佳去处……这些城市凭借他们独特的文化特色而被世人广泛熟知,甚至以自己的城市文化成为同类城市中的一面代表旗帜。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也强调打造城市“名片”,其实,一个城市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它不同于旁人的独特文化特征。文化擦亮城市的面孔,特色打造城市的品牌,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发展是没有潜力的,而清晰的文化定位往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使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西班牙的毕尔巴鄂(Bilbao),本是个衰落的工业城市,但它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蕴修筑了一个漂亮的博物馆,于是,全世界的人们都去毕尔巴鄂旅游,把自己的行程看做是去参观艺术世界的圣地;我国也有不少游客蜂拥而至去参观山东曲阜,因为那里是儒家鼻祖孔子的故乡,去那里可以感受到两千多年儒家文化的浓重韵味。可见,没必要把文化总是放在经济的对立面上,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是避免千城一面的法宝,从长远看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3、人际隔膜,人文缺乏。城市是有别于乡村的公共社会,如果说乡村生活方式主要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约束的话,那么,城市社会很难有那种依靠乡里乡亲而形成的群体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与城市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鸿沟难以打破,传统的主要依靠单位组织或者人际关系来约束个人行为的机制在城市很难适用,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人们对城市越来越缺乏归属感和幸福感,因而城市人每每感叹孤独无聊,农民工自嘲只是半个城市人,难以融入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打工的城市。当然,出现这一问题,有不少体制机制等外在的原因,但城市文化的缺乏是其内在的诱因。目前,过度商业化的城市进程不是滋养和传承文化,而是在损害文化和传统,城市人在不知不觉间面临着文化沙漠,似乎越来越醉心于追逐利益和赚取财富。漫步城市的街头,看到最多的不是图书馆、博物馆或者文化馆,而是各色各样的娱乐场所,城市网吧主要提供各种游戏而非阅读书籍,城市电影主要宣传追逐功名利禄的价值观,甚至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倾向于物质享乐而忽略了对精神的滋养。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少,公共运动场地少,市民很少有机会通过公共接触来增进交流,更不用说通过交流而建立起共同的城市意识了。虽然人们依然还在津津乐道关于城市文化的话题,但城市文化似乎只是为了对城市进行包装的一件外衣,日益枯萎的城市文化很难培育出有深厚人文滋养的城市人。

4、文化造假,外来冲击。如前所述,有的城市将文化视为物质发展的包袱,为追求GDP而大刀阔斧抹杀文化;但另一个极端是在一哄而上发展旅游业的冲动下,不少城市开始争抢名人故里,争建名人故居,以文化作为噱头来吸引游客,仔细想来,只有一层皮而没有内涵的所谓文化,很难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未必能换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我们斥之为“文化造假”。以能具体看到的古建筑遗址为例,大规模的古建筑修筑在国内不乏先例。罗哲文先生曾经提出,现存的古建筑90%以上都是经过维修加固,或重大修缮,或重修重建的。大量修缮后究竟能否保持历史文化遗址的原真性就很难说了。严格说来,中国的古建筑有自己清洗保养、局部维修加固、重大修缮和复原重建等的方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记载了庆历四年春(公元1044年)对岳阳楼重修的盛况,由此引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对古建筑的修复要坚持和遵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修复规则,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能真实地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这是对城市文化保护提出的更高更专业的要求,能做到这一点的城市在当下也是不多的。除了传统的东西逐渐变味之外,外来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冲击也不可小觑。在浓重的商业氛围下,西方的情人节气氛比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更为浓烈,对于孩子们来说,孙悟空、猪八戒没有日本的圣斗士或蜡笔小新更好看,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和电影让全中国的年轻人为之神魂颠倒。同我国传统文化相比,在城市中,西方快餐文化和制作精良的外国文化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大家在顺从和跟风之余,似乎很少有人考虑我们自己的文化在哪里。

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缺失的原因剖析

城市文化的缺失看似简单的思想文化问题,却与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这种缺失与我国改革的路径选择,与长期强调发展经济振兴工业的思维,与党对“城市”这一概念的理解,与长期人文关怀的缺乏都不无关系,是多种因素汇集的结果。

1、长期以来对“城市”的理解和定位上存在偏差。在马列经典作家的论著中,因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城市也被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集聚中心,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物质生产场所,也因为存在剥削和压迫而被视为高度异化和扭曲的人际关系的聚合体。由此推理下去,说明城市是丑恶的。对城市的这种带有突出时代烙印的定义影响了我国对于城市功能的定位。在相当长的时期,我们都将城市定位为工业和生产力工具,却极少关注城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维度。建国初期大规模工业化的阶段,我们主要是把城市看成是生产场所和支持工业发展的平台,城市生活也被纳入到早期工业化的模式中,城市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被抑制到最低水平。这样的城市定位,一方面是服从早期工业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和我国传统社会农业为主的经营方式也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农业是主导产业,城市主要是作为消费和政治中心而存在的,因此,城市建设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着手的,如国家对城市人口尤其是大城市有着严格规定,服务业不发达,强调“先生产,后生活”。

2、城市发展的策略模糊。随着新工业革命的悄然到来,城市对自身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定位更为缺乏。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验,还是市场的力量和全球一体化的因素,都加入到今天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成为塑造城市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我国应该走怎样的城市化道路和策略这一问题上,两者都没有给出最后答案。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后工业时代对城市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得城市管理者和城市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

3、中外文化碰撞中的体制问题。近现代社会,在西方的坚船利炮进攻下,中国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被质疑并改变,转而向西方学习,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通过不断西化来应对强大的外部冲击。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立的包括工业和城市文明在内的现代体制,或多或少大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痕迹。事实上,对中西文化加以取舍和糅合,不是将自己的传统文化简单化甚至妖魔化,更不是全盘西化,在城市文化重建上,我们能看到中国融入现代世界这一特殊经历所带来的后遗症,完全克服后遗症,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塑造城市新文化,可谓困难重重。城市文化的缺失,也是现有体制和力量格局的反映。城市文化的最终形成是各种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某个历史时期的主导型力量往往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形态。改革开放前,因为城市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因此,国家和行政力量占据了主导,从而也使城市文化形态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和全能国家色彩。改革开放打开了社会的活力,但首先得到充分发展空间的是资本和商业的力量,这两股力量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量,他们与行政权力合作,一起塑造了城市文化。而社会自身的力量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组织化的程度和自我治理能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显然,没有社会力量的介入,仅仅依靠行政和资本力量的结合形成的城市格局,是不平衡的,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扭曲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尚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4、城市文化素养亟待提高。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是涣散的。从北上广到内地城市,似乎大家都在为 “财富和权力”而拼命,城市似乎成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博弈场。这样的城市文化传递出的价值观很简单:获取“财富与权力”以进入上流社会。想在城市立足,几乎完全凭借的是消费和竞争,崇奉的是对抗性的游戏,那些弱者、无助者、无名者、失败者都是不值得怜悯的,他们被淘汰是“自然”而“合乎情理的”;此外,还有对社会公德的无动于衷、炫耀性的“摆酷”、蔑视伦理底线、纵欲与虚无等,在物欲的华丽攀比中,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这样的文化能代表城市的时尚和潮流,是城市理所应当的生活方式。因此,城市人能理性地看待财富和权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三、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涵养之策

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城市体系中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反过来会影响和塑造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一个好的城市必须有好的文化价值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1、转变观念,确立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理念。实践证明,离开文化的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以破坏文化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更是短视的。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随手抛弃。世界上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埃及的开罗就是个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的城市,被历史浓彩重抹的是中世纪的开罗,位于市中心的狭长地带,风格古典而质朴;摩登现代的开罗位于尼罗河沿岸,风格时尚而便捷,到这个城市的人,似乎行走在时光隧道中,能真切感受到开罗古今文化的完美结合。山东曲阜对文化合理利用,以文化带动经济,是另一种解决思路。因此,城市经济发展并非只有工业化和房地产,世界上不乏凭借文化资源而转型成功的例子,如日本的京都、奈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都是依靠其独有的文化资源,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文化旅游名城。所以,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不是你死我活的唯一性关系,寻求两全其美、合作共赢,才是解决之道。

2、加强引导,以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人际。孔子说:“礼失求诸野”,这句话在今天仍是真知灼见。城市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文关怀的缺乏,固然有不少外在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们价值观的不统一,人文素养的参差不齐。为此,要加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整城市人的价值观念,纠正人人为己的文化误区。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基之一,是人们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因而,诚信的缺乏,会加大社会运转的成本,严重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阻碍城市文明的进步。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友善,城市只是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者的公共打架场,除了你争我斗,就是事不关己和冷漠,这样,互害型的城市发展是可怕的。希望“让我们和善意一起活着”,成为一种共同的声音和行为要求。

3、塑造个性,以文化打造城市的独特“名片”。城市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如何为自己的城市设计名片,什么样的设计是合理的、巧妙的,怎样的设计才能既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能体现自己的人文历史特色,值得每个城市规划者思考。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城市,但是,大部分城市是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只是人类的工业聚集地,加之传统文化在大拆大建中的丧失,导致我们城市的空间和场所丧失了文化精神,进而缺乏城市个性和特色。有鉴于此,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建筑设计除了要考虑自然的因素、体现美感之外,还应重点考虑怎么将城市独有的文化融入进去,怎样方便城市人的交往互动和思想交流。文化是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维护的东西,在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生活的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城市文化带给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那么,就不会一味地追求资本和工业,会产生自己的“爱城主义”,这是一种对自己城市独特性和人文性的自豪感。

4、政府主导,加快推进身份平等和流动畅通。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实际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博弈的结果,三者的平衡仍需假以时日,但主导者显然应该是政府。比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过度商业化加以制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让社会大众成为文化创造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激发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但是,城市人能否以平等的身份和充分的机会来参与文化创造,是当前政府需要出面解决和协调的问题。大量的流动人口为了在城市中立足、为了户籍户口等不得不放弃尊严,这种畸形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户口是调节资源分配的方式,它的背后是一种不平等。因此,政府应致力于促进不同身份群体的自由和平等发展机会,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失衡问题。在调节资源配置时,把一些基础性的社会资源,如教育、产业机会和环境资源等,适度分散,让人们可以留在当地,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从而实现就近城市化。否则,像目前这样不均衡发展,大城市只会越来越膨胀,而中小城市则逐渐失去了人才和活力,趋于萎缩。只有当资源配置达到了相对平衡,彻底打破了户口限制,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流动时,城市化进程才不会以牺牲人的尊严为代价,城市人才不会在精神上充满无奈和心酸。

猜你喜欢

城市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谁远谁近?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浙江山区新型城市化模式选择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