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当代启迪

2014-08-15陈嘉丽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伊格尔顿共产主义生产力

陈嘉丽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学生时代,深研马克思本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著作,最终成为当代西方久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是特里·伊格尔顿回击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力作。作者以申辩式的手法驳斥了10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谬误,进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本书集中展现了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观,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与提炼总结。

一、伊格尔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驳

1、对“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论”的驳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者视马克思主义为还原论,诬蔑马克思主义把世界一切现象归结为经济因素。对此,伊格尔顿进行了有力的批驳。第一,伊格尔顿毫不掩饰地指出了这些批评者的“狭隘性”,强调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历史运行,同时断定这多种因素中存在一个超于其他因素的因素,试图引出经济因素对推动历史进程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马克思的作品中通常会流露出一种观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但我们没有看到马克思同时将政治和军事因素归结为经济因素的深层次表现。毋庸置疑,物质力量对政治、艺术、社会生活存在方方面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通常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某些情况下,物质因素只是部分地影响历史进程,甚至有时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伊格尔顿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跟我穿什么样的领结有什么关系呢?”①,以他惯常的诙谐语言表达了“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性。他还指出,“政治、文化、科学和社会存在绝非仅仅是经济因素改头换面后的表象”,“无论是政治、文化、科学,还是社会观念和社会存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现实情况,都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演进,也都依照着各自内在的逻辑运行不息”。②伊格尔顿反而将奉行还原论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此外,伊格尔顿认为资本主义视域中的“生产”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意蕴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仅指经济领域的生产,以最大化的追求剩余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是人本性的体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下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是,伊格尔顿没有简单的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因为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物质领域的生产,才能为实现自我的生产创造条件。第二,伊格尔顿赋予“经济决定论”的“决定”一种新的解释。他将“决定”的内涵理解为“限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掌握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和社会观念的主动权,生产方式从来不会做出自行选择,将“决定”与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连接起来。第三,伊格尔顿指出经济在历史演进中发挥核心作用是古今众多思想家的共识,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专利。他通过列举西塞罗的“国家的作用就在于保护私有制的财产”、亚当·斯密的“历史上每一种物质生产的发展阶段都产生了独特的法律、财产所有制和政府组织形式”、雅克·卢梭的“财产制是人类不满的根源”和约翰·艾略特·凯尔恩斯(十九世纪爱尔兰经济学家)的“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因素的产物”等观点来佐证经济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偏爱。马克思主义奉行多元论,但同时又肯定经济在历史进程中的核心或主导作用。

2、对“马克思主义是历史——阶级决定论”的驳斥。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最为过失之处在于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而全然不顾社会阶级的图景已面目全非。伊格尔顿通过重新解释历史、阶级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否定这种粗暴而简单的指责。第一,伊格尔顿指出历史不是其表象看上去的那般丰富多彩。历史的真相极其单调:物质匮乏、强迫劳役、暴力横行和剥削。尽管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但这就是构成人类历史不变的基础。基于此,他认为历史具有整体性。第二,伊格尔顿对阶级的内涵及其构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阶级问题“并非一个抽象的法律所有权问题,而是一种利用他人为自己谋利的能力”③,阶级是“你在某一特定生产模式中所处的位置”④。虽然我们迎来了工业资本主义的“晚期”、“消费主义”时代或者后工业时代,但是阶级并非消失,其数量在增加,构成在变化,因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消灭资本统治世界的事实。资本逻辑稳定运行,没有理由轻言无产阶级的消失。伊格尔顿认为,今天的工人阶级并非只包括体力劳动者,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资本剥削制度下苦苦挣扎又无力改变自身条件的人,都应囊括在工人阶级的队伍。从这个角度来讲,下层白领中没有权力的技术工人、文员和行政人员等应归入工人阶级。此外,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兴趣绝非仅出于道义的同情而是工人阶级改变资本秩序的潜力。他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处的位置赋予其解放全人类的力量。“唯有那些身处体制内部,熟悉其运作被体制组织成有技术和政治意识的集中力量,虽为体制的成功运行不可或缺,却可以通过推翻现有体制获得实在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去接管它,并本着为每个人谋利益的目的来运营它。”⑤针对马克思主义批评者诬蔑马克思痴迷于阶级问题,伊格尔顿重新解释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承认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全貌。马克思从来不置生产方式于不顾而单纯谈论阶级斗争。“马克思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历史观”⑥。每个发展阶段的生产力都有自己的代表阶级,当现有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会推翻现有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内核。

3、对“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的驳斥。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指责马克思忽视人性的险恶臆造出一个荒谬的、不切实际的乌托邦世界。伊格尔顿用“无知”回应此种指责,为正本清源,他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相关思想。第一,伊格尔顿认为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是子虚乌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蛛丝马迹,因为马克思从来不关心未来社会的具体样子是什么。一个没有私利、竞争、占有、对抗或者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是马克思的向往,这恰恰是反马克思主义者强加在马克思头上的。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不是憧憬未来社会,而是解决阻碍实现理想的现实矛盾,以开辟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写,“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⑦马克思从来没有将一种变革性的新社会秩序寄希望于纯粹的口头辩论,重要的是实践。第二,伊格尔顿阐释了共产主义理想的诞生缘由。他指出,共产主义不是马克思的主观臆想,它的根基是现实,是未实现的可能性。马克思看到了资本天生的不平等性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完成的跨越以及现实中超越现实的力量。正如其书中所写:“洞察悲剧的眼光要求我们直视最残酷的事实,但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现实,开辟一片新的天地。”⑧伊格尔顿眼中的马克思——一个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完美结合的思想家。此外,他指出共产主义绝不仅仅是只关注物质利益的社会,它更强调道德的完善。共产主义社会不肯定人人道德高尚完美,但是,物质极大丰富,将消除道德堕落的根源。第三,伊格尔顿对马克思忽视人性的观点进行驳斥。他在肯定马克思相信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他认为人性有相通性,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变革现实的力量,因为反抗是人的天性。接着他指出,共产主义从来不奢求人人都是道德完美者,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不主要靠人性完美来维持,虽然共产主义需要道德。在伊格尔顿看来,共产主义需要人性和适合共产主义社会的体制机制的共同支撑。他认为完美的道德应该受到制度的规制,而非寄希望于人性。第四,伊格尔顿否定了“共产主义没有矛盾,绝对完美”的说法。他指出,绝对完美的没有矛盾的未来设想不是共产主义的常态。“共产主义不能消除争端,只有真正的历史终结才可以,嫉妒、敌对、支配、占有和竞争仍有存在,只不过它们的形态已经与它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形态有所不同。”⑨此外,他还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绝对自由、绝对平等和绝对和谐的新秩序。因为人们有实践自由的能力,就同时拥有有滥用自由的能力。他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平等观。他认为平等不是抹杀个性的统一观,平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他在书中写到:“真正的平等不是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每个人,而是对每个人的不同需要给予同等的关注”,“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也不意味着社会将分配给每个人等量的财富和资源”,“每个人能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获得自我发展”。⑩他认为这也是马克思平等观的本意。

4、对“马克思主义是宿命论”的驳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宿命论,伊格尔顿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有力批驳了宿命论,并且对马恩的理论提出新解。第一,伊格尔顿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并非宿命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坚信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不等于宿命论。一是马恩没有坐等社会主义的到来,他们极力关注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号召工人阶级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政权,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二是伊格尔顿认为马恩的理论存在另一种思路:社会关系的发展优先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社会关系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且推动社会变革的是社会关系和阶级斗争相互联合,阶级斗争的后果无法预知。三是伊格尔顿认为历史不是必然严格地按照直线的轨迹向前发展,各种生产方式不一定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逻辑相互更替,马克思的东方道路理论就是明证。第二,伊格尔顿在破斥宿命论的同时,对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理论提出质疑:凭什么肯定总体上生产力向前发展?阶级社会的转换一定产生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可调和之时吗?因为在伊格尔顿看来,“阶级发生革命的时机不仅取决于其有没有促进生产力的能力”,“历史真的到达转折点时,也无法确定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革命阶级可以挑起历史的重担,有时候偏偏就没有一个阶级有能力促进生产力进步”⑪。此外,社会关系的改变不能单纯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解释,因为生产力方面的开创性变革不一定会带来生产关系的革新。同样,社会关系也可同时孕育不同的生产力形式。生产力的每个发展阶段,存在着许多生产关系的可能性。尽管伊格尔顿不完全赞同马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部理论,但是,他肯定了马恩的一点:特定生产关系的出现是依赖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伊格尔顿顺着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思路,追问到: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的唯一选择吗?社会主义在没有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吗?但是,伊格尔顿没有为自己的问题做出答案。此外,伊格尔顿还就社会主义革命和暴力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暴力是革命的常态,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专利。革命不等于暴力,和平方式也同样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方面,他认为上层建筑存在的原因是经济基础的“自我分裂”。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是截然分开的,其根本之差异是职责。上层建筑的职责就是规范和维护由于剥削引发的纷争。宗教、艺术和法律等肩负着执行上层建筑的职能,不是绝对自由的。另外,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底线或者最终限制。

二、伊格尔顿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自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不断遭到各种主义流派的非议和诋毁,尽管一百六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组织遍布全球,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的国家从未消失过,从巴黎公社、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再到今天的中国、越南、朝鲜、古巴和老挝以及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等,马克思主义从未离开过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大道。但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叫嚣马克思主义没有生命力或者过时了。他们认为,当今的西方社会已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资本主义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取得巨大飞跃,阶级矛盾逐步缓和,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时代。马克思曾经预言的资本主义没有灭亡的征兆反而表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失去了时代价值。针对此,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深知资本主义不断变化的历史事实,并且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了阶段——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阶段等,秉持与时俱进理念创立的理论从来不会固守陈旧的观点。马克思准确的预见全球化就是明证。马克思主义不陈旧还体现在当今世界的不平等程度堪比维多利亚时代。某些马克思主义者背弃了自己的理想,并非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而是他们深感无力改变现实,资本主义仍然顽强地发展着。正如伊格尔顿书中写到的:“他们面对着的是一个难以摧毁的体制”,“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没有丝毫软化,反而变本加厉的愈发无情和极端”。⑫伊格尔顿从种种资本主义的表象背后揭示出其稳定的资本运作逻辑:“只要有利可图,即便反社会也在所不惜。而这就意味着许多人死于非命”。⑬他接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切和根本旨趣,即当今时代确实非同马克思的时代,但马克思批判的不仅是他生活的时代,而是造成他生活时代的悲剧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伊格尔顿认为,只要这个社会依然按照资本的逻辑运作,马克思主义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其实,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肆虐,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与资本主义逻辑的稳定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根基。

三、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观的时代启迪

伊格尔顿在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立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对其做出了符合时代的阐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对当前中国重塑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重建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启迪。

1、重塑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与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激烈交锋中,伊格尔顿阐述了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观。他没有回避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缺憾,同时还提出质疑,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正如他自己所言:“首先,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我看来,‘后马克思主义者’是指那些某些方面保留着马克思主义,但是总体上已经从马克思主义转向了其他学说的人们。”⑭他始终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大道,但他没有固守某些论断,而是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灵魂。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释力,坚信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等,他还在书中写到:“当变革已经成为空谈,很难说服人们维持对变革的信念,但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恰恰是追求变革的坚定信念”⑮。伊格尔顿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我们振奋,给我们以启迪。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真正落到实处,以努力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真正做到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信仰是事业开拓的前提和保障,重塑国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

2、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科学,不否定其穿越时空的洞察力,但是,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批判精神是坚持、发展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资本主义及其整个人类历史演进的。拒绝教条和坚守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伊格尔顿在与10种反对马克思主义观点针锋相对的较量中,展现出自身的睿智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他没有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正视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的瑕疵,而且立足于时代变化,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以新的阐释。伊格尔顿的批判眼光,不但没有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反而真正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回顾历史上教条主义的盛行和批判精神的淡化,曾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当前又成为中国改革继续推进的障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深切地呼唤我们摒弃种种教条主义,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3、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三次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宏伟成就,从事实上驳斥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反马克思主义论调。但伊格尔顿在其书中几乎没有提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弱势。此现象值得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深刻反思,要自觉地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转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探寻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思想资源,加强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⑪⑫⑬⑮(英) 特里·伊格尔著,李杨、任文科、郑义译:《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12 年版,第 117、117、175、164、167、11、81、93、107、17、12、13、11页。

⑦教育部社会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⑭王杰、徐方赋:《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伊格尔顿共产主义生产力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erry Eagleton’s Ideological Criticism
伊格尔顿的审美和解之梦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社会越轨事件传播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谁是“颠倒了的本质主义者”?——新世纪特里·伊格尔顿本质主义立场发微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