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4-08-15中共红河州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州情研究室,云南 蒙自 661100)

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属于工商业较为发达但境内发展很不平衡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共红河州委、州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使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速度、结构和地位都有了较大的变化。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1%。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红河州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繁荣消费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为红河州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1、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红河州从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狠抓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投资融资平台、发展特色农业、软环境建设等工作,有效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到2012年,红河州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共有12.5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9400户),从业人员44.07万人,注册资本金27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12.54%和22.38%,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十一五”以来,红河州非公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1%,有效减轻了各级政府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红河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8%以上。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9%,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1%,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2、非公有制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红河州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2年,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31.3亿元,占红河州财政总收入的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24%和9.4%。从行业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分别占本行业的66.1%、64.5%、93.3%、94.9%,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红河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同时,非公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再造活力。在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许多领域,涌现了一批非公企业技术创新排头兵。冶金产业方面:个旧的自立矿冶、乘风公司在锡的综合回收利用方面,在国内都有比较优势;红铅公司的10万吨铅“水口山法”工艺属国际先进;振兴铅业的铅深加工畜电池、电极板,已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延伸的路子;蒙自矿冶公司的多金属回收利用、铟产品的开发,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农产品加工与生物产业开发方面:如石屏的豆制品,金平、河口、绿春的橡胶,个旧云河药业公司、泸西千山公司、红河森菊公司等都有不少的专利技术。随着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科学进步和产业升级,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以个旧、建水、蒙自片区的锡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群;以大为公司、吉成能源公司为主的泸西、弥勒煤化工产业群;以水泥为主的开远、蒙自、建水建材产业群;以特色生物种植、加工为主的个旧、泸西、屏边生物资源开发加工基地等一大批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4、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州财政设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县市也相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力逐年递增。依据政策及时办理企业减(免)税、退税。通过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为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12年,红河州争取国家和省对中小企业的项目扶持135项,争取项目扶持资金4485万元。州级财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安排了113个扶持项目,安排扶持资金1665万元。通过抓项目扶持,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不断延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红河州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州级重点非公企业有41户,销售收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州级重点非公企业有22户;规模以上的企业中,非公企业占77.1%。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成为红河州财税增收、扩大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5、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红河州的外贸企业93%以上是非公企业,边贸非公企业占96%以上。目前,红河州对越边贸企业达220户,贸易额上亿元的企业9户,1000万元至1亿元的21户,共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3.5亿元;对越投资项目20项,累计协议投资13502万美元,承包工程10项,协议承包额9482万美元。近年来,州内企业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石榴销售网点,每年销售量3000多吨。除此之外,还积极在昆明举办老挝、越南、缅甸、泰国、印度等5国商会及工商经济界人士招待会,同时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前往越南考察,与河内、老街两地青年企业家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柬埔寨、缅甸、泰国三国驻昆领事馆领事就如何做大做强红河州葡萄产业到弥勒县进行实地考察;组织企业家到印度、尼泊尔等地进行了贸易考察。

二、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公有制经济比重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2011年,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比全省42.1%的比重低8.7个百分点;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低,活力仍显不足。

2、观念滞后,创新意识缺乏。部分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认识还不到位;个别部门发展意识淡薄,不以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而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的态度对待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对新形势下如何组织、协调、管理、服务、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缺乏主动探索和研究。

3、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欠缺。红河州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型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例如,第三产业大多以低端企业为主,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经营领域不宽,经营形式较为传统,没有上规模,形不成大市场。红河州是资源型、高能企业较多的地区,有色冶金产业是红河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非公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対资源的整合力度,许多优势资源都向国有大企业聚集,同时,国家对企业节能降耗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一些耗能较高的企业只能限产或者停厂,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从现实看,节能降耗压力大,结构调整难度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形势迫切。

4、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一些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一是节能降耗指标控制较严,而红河州民企又以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居多,节能降耗压力增大。二是项目审批难。由于受土地、林业、环保等政策法规的限制,项目审批难。三是州县政府想加大扶持,但因财力有限,出台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空间受限。四是“三乱”现象仍然存在,社会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仍不尽人意,需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限制投资过热的政策,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必将在土地、融资等方面对红河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5、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2012年,红河州规模以上213户企业中,亏损企业71户,占33.33%,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29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14%。规模以下停产半停产企业200多户,占全部规模以下企业的2%左右。其中原因:一是市场萎缩,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下滑。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疲软,使红河州以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二是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倒挂,导致红河州工业企业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产量压缩、效益下滑。2012年,红河州工业产品销售率仅为92%,同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高达60多亿元。纳入红河州重点监测的20种主要工业产品,有6种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5种产品的产量呈个位数增长。三是原料购进困难、成本高。红河州有色金属冶金占民营经济的比重较大,因无自有矿山,原料大多从外购进,受限较多,成本高且以难满足生产的正常需要。四是连续4年干旱,对红河州水电、选矿、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影响较大。五是交通瓶颈制约,物流成本较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

6、融资难仍是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受贷款条件的限制和抵押担保不足、准入门槛太高(担保公司要求注册资本金1亿以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制约,融资难仍然是制约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近期国家调高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轻视管理,信誉度差,可供抵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三、加速推进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2012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2012年10月,红河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3月,出台了《红河州重点纳税工业企业表彰奖励办法》、《红河州优秀企业家评选奖励办法》、《红河州优强企业评选奖励办法》等,为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当前,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破除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机制,力争到2016年红河州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占红河州生产总值的40%。二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对重点非公企业继续实行领导直接挂钩联系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诉处理规定,依法协调处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引导非公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四是继续抓好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工作。五是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拓宽思路、放宽政策,大力推进担保、信用、人才、协会等“四大体系”建设,鼓励、引导非公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培植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

2、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层次。一是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资本社会化、分布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的要求,围绕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创新发展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服务,在产业集中度高和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地区推动建立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认定一批中小企业满意度高的示范服务机构,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为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提供服务支撑。二是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继续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家所做的社会贡献和创业事迹,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重、鼓励、支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破解融资瓶颈,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融资体系。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服务。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改进发放贷款的核审标准和办法,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发放信用贷款。二是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为更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立起以企业、经营者、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管理等为主要环节,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信用制度。有关部门要提供个体私营业主的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档案库,为私营业主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4、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一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扩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规模,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二是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耗、减排治污,实现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三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与大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配套关系;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资源共享的原则,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软件、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和规模,支持中华老字号等民间特色工艺、传统商贸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快对糖、茶、食品加工等传统轻工业的改造升级,稳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通过抓好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包装业、服装业、民族制药等产业开发,促进红河州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四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发展冶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培育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在新药创制、药材种植加工等方面,进一步扶持云河药业、个旧生物药业、泸西博浩生物、千山生物等企业加快发展,加快生物能源开发。五是以开展“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为契机,通过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抓好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5、注重品牌建设,培育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信誉是一种社会公信,一个失去信誉的企业,就失去了客户,就等于自绝与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商品市场,就没有未来发展可言。可以说,信誉和品牌是企业持续发展、做成“百年老店”的基本要素。非公企业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抛弃短期行为模式,从追求企业持续发展和效益出发,建立和培育企业自己的良好信誉和品牌。

6、强化培训,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一是围绕政策法规、产业导向、发展战略、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安全生产等重点内容,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管理咨询等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健全经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二是积极引导各类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三是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四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保障员工安全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

7、加大对南部地区的扶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和实现红河州南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和统筹发展,是实现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边疆长久稳定、边防巩固的战略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红河、实现红河新发展新跨越的必然要求。红河州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通过南北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来实现。为此,要强化南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加大对南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加快南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统筹红河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红河州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

8、强化监督检查,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对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环节的监督检查,简化政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查吃、拿、卡、要等行为;建立涉企收费和罚没收入零增长制度,除国家规定必须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本地区审批管理的行政事业费一律免收。二是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机制,让企业敢于投诉,积极投诉,及时查处企业投诉的问题。三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协调,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监督和指导,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力。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猜你喜欢

红河州非公有制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转型期非公有制经济文化的偏离与矫正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