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4-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染色剂切片试剂

肖 红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一院,江苏常熟215500

病理诊断能为我们提供诊疗依据,并有助于预防疾病的恶化,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有必要找到一套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病理诊断的有效性。而制片质量是影响病理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防止任何差错产生,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切实提高切片质量,促进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1]。质量控制在病理技术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表现在如下几点上。

1 合理进行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进行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保证各个科室配备有先进仪器设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以使仪器设备在应该发挥效果的时候,发挥出最佳效果。

2 保障试剂的质量

各种试剂直接或间接接触标本切片,是影响切片质量和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作为病理工作人员,要切实保障试剂的质量,应该做到:

2.1 对试剂进行合理分类

病理诊断所使用的试剂种类极多,固定、染色、脱水等环节都需要用到,数量繁杂,光是染色剂就包括瑞氏染色剂、DNA和RNA染色剂、吉姆萨染色剂等等一系列试剂,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分类,很容易造成使用和管理混乱[2]。

2.2 加强采购与配置管理

采购与配置,是保证所使用的试剂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通过合法渠道,采购质量过关的原料,并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试剂配置,防止出现染色不佳、制片不良等情况。

3 制片过程控制

制片过程包括十几个详细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3.1 病理档案管理方面

必须保证标本与档案一一对应、档案与患者一一对应,在标本的转接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编号登记、名字检验等工作,对标本进行不定期检查,固定液不足时还需做好相应的补充工作。

3.2 组织固定方面

组织固定是为了使组织在失去活性之后,还能尽可能保持原先的状态,是我们进行病理分析的依据[3]。首先,病理组织的固定必须及时,并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否者难以有效凝聚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进而导致蛋白质沉淀变性不够,组织细胞结构难以维持;其次,固定液必须按要求配置,最常用的固定液是4%中性甲醛溶液,此外还有乙醇-甲醛的混合固定液等;最后,固定液的使用也有相应的规范,大块组织必须先切成小块组织,再通过固定液进行固定,持续4 h左右,取材脱水时,还需再进行切割,保证组织块长宽不超过22 mm,厚度小于2 mm。

3.3 组织脱水方面

脱水,就是用某种化学试剂置换经过固定处理后,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的过程。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乙醇脱水,替换过程中,乙醇浓度需逐渐从70%浓度上升至100%浓度,以完全替换组织细胞内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高浓度乙醇的脱水时间决不能过长,否者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后续切片工作[4]。

3.4 组织包埋方面

包埋是制片前的重要步骤,可以支撑脆弱的组织,使其易于切削。一般我们采取石蜡包埋,可以有效保证切片的厚度,便于连续切片,保存时间也比较长。然而石蜡包埋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温度过低会使石蜡凝固,导致包埋不平,严重时会导致切片不完整,温度过高又容易使组织发脆,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包埋温度在67℃左右。

3.5 标本制片方面

包埋结束,即可进行制片了,这一环节无疑是病理诊断的重中之重,很多方面都需要我们注意。①严格控制切片厚度在5.0 μm内;②染色过程中,保证切片核浆分化明显、对比清晰,适度控制,防止因伊红过染,出现染色过红、苏木精过染,出现染色过蓝;③组织切片必须保证结构完整、薄厚均匀、平整无痕;④可配合进行快速诊断,但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30mim之内,防止组织损坏;⑤贴片之前需要对蜡片进行展平处理,可先浸泡于10%乙醇溶液中,再置于恒温水箱中展平,贴片时注意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中央偏右处,对于有表皮或粘膜面的切片,要使表皮、粘膜在下,真皮、肌层在上,方便观察;⑥烤片要注意温度与时间要求,一般温度比包埋温度要高5℃,时间控制在15~30 min内,使石蜡粘贴牢固;⑦在切片染色前,必须进行脱蜡处理,以防止影响染色,导致着色模糊不清;⑧分化可以有效加深颜色对比度,提高染色效果,但其时间长短很重要,过短会使细胞核、细胞浆对比不明显,过长又会使细胞核出现过染或褪色的情况,需要重点注意;⑨脱水过程对标本切片的透明度影响极大,脱水不彻底,会直接导致标本镜下观察模糊,一般我们采取的试剂是1~2级无水乙醇或者石碳酸二甲苯,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案,都必须保证脱水彻底;⑩封片常用中性树胶,然而中性树胶长期放置之后容易酸化,会导致细胞核褪色,需要注意,另外,对中性树胶的稀释要求也非常高,稀释过度影响切片美观,且易产生缺胶现象,稀释不够又容易产生气泡,影响切片质量。最后,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决不能让切片出现干涸的情况,尤其是在染色过程中,因极易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时刻留意,切片干涸会产生龟裂,形成黑核,严重影响切片质量,所以在完全染色后,必须做镜下观察,检查制片质量[5]。

4 结语

病理制片技术,在临床、教育、科研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本质,就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标本切片,以供专业人员进行病理诊断,所谓的高质量,一般有这些要求:切片完整、薄厚均匀、无褶皱损伤;贴片烤片科学合理;染色清晰、对比分明;脱水充分、标本透明度高;切片无龟裂、黑核出现;标本清洁无污染;标签清晰,与患者一一对应等。

高质量的病理切片,不仅对病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极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具备极高的制片技术,还严格考验着我们的社会道德感,尤其是责任心与同情心。为了满足病理制片的要求,我们亟需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然而现阶段我们还找不到这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控制体系,因而各科室有必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尝试进行简单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这样科学有效的医疗方式,能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而言,我们可依据各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一套院方自己的操作标准,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在进行标本接受、转接,档案生成、管理,组织预处理、纸片等过程时,切实注意保证标本质量。

笔者相信,只要病理技术人员刻苦专研,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地不断探索,病理技术的应用价值一定会得到大幅提升,不仅会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还能促进医疗学科相关科研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1]马恒辉,周晓军.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5):533-536.

[2]沈琴.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138-139.

[3]罗灿峤,莫木琼,钟觉民.病理HE切片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0(1):39-40.

[4]王春阳,李世红,尹惠兰.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210-211.

[5]葛英顺.常规病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4):54-55.

猜你喜欢

染色剂切片试剂
改性大豆秸秆对染色剂的吸附性能探究
探究无机类染色剂对彩色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染色法与常用浸蚀法显示EA4T组织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