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08-15陈剑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胰酶禁食内科

陈剑锋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是由综合因素或者多因素引起的胰腺内部胰酶被激活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为胰腺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炎性反应。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发热、恶心、上腹痛以及血胰酶增高[1]。胰腺炎具有相当高的临床危害,部分AP患者会转化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20世纪80年代,对于SAP的治疗还以手术方法为主,但由于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以及疾病造成的损害,不仅未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还降低了患者的预后,而单纯保守治疗无法确保疗效。随着对AP认识的深入,多年的实践也使内科治疗日益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形成了一套安全、科学、完善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以系统内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模式[2]。根据统计,SAP的生存率目前已经达到了85%~90%。笔者认为,持续的对AP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不断的对新领域,新治疗方案进行探索,方能使AP内科治疗方法得到长足的发展,为AP患者带来福音。为此,笔者查阅近年来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治疗相关文献,对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普通内科治疗方法

1.1 急性胰腺炎的动态监测[3~5]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病情变化极快的特征,及时的掌握病情的最新进展,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AP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SAP患者存活率,因此,对AP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尿量、腹部体征、意识状态等进行密切观察,并通过常规的生化检查以及相关器械检查,掌握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是内科治疗AP的常用措施。

1.2 减少胰腺分泌[6~10]

1.2.1 禁食、胃肠减压:对AP患者采取禁食以及胃肠减压措施旨在使患者胰腺处于休息的状态,有效地降低了胰腺的分泌,由胰酶激活导致的局部炎症也会得到抑制。并且AP患者多伴有肠胃功能紊乱,禁食、胃肠减压措施可有效地改善胃内潴留状况,改善腹胀。患者入院时,如伴有严重呕吐或者肠梗阻,应立行禁食、胃肠减压措施进行缓解。该措施为AP治疗的关键性环节。

1.2.2 抑酸剂:胃酸对于胰腺分泌有刺激作用,并有可能引起溃疡。因此AP患者使用抑酸剂可有效阻滞胃酸分泌。目前临床常用的抑酸药物有奥美拉唑以及H2受体阻滞剂。并且奥美拉唑经过研究证实,对胃酸的阻滞作用更强,并且维持更久,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其方法用量为每次给予40mg,2次/天。

1.2.3 其他措施:人工生长抑素对胰液具有分泌抑制作用,并且可保护胰腺正常细胞,炎性介质也能得到释放抑制,临床常见药物为奥曲肽以及思他宁。因此对于SAP患者而言,在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措施的施行以及抑酸剂使用后,联合静脉滴注奥曲肽100μg,并持续25~50μg/d静滴3~7天后可有效的防止全身性炎性综合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1.3 胰酶活性抑制剂的应用[11,12]胰酶活性抑制剂主要应用的AP患者内科治疗的早期,经研究表明对多种胰酶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可清除自由基,改善患者微循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胰酶活性抑制剂的主要作用为缩短临床治愈时间,提升SAP患者存活率。

1.4 镇痛剂的使用 镇痛剂的主要作用为防止患者休克,但给予镇痛剂并非内科治疗AP的必要手段。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疼痛、疾病情况选择性给予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预防休克,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AP带来的疼痛症状使用一般常规,安全性较高的止痛药即可,如无效时,可考虑肌注50~100mg杜冷丁。使用镇痛药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合并低血压等禁忌证[13]。此外有研究表明,对AP患者采用硝酸甘油口服或吸入吲哚美幸,止痛效果满意。

1.5 抗生素[14~16]国内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引起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胰腺感染,是最为重要的独立因素之一,无感染的重症患者死亡率较低,故感染的预防以及治疗是降低SAP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AP患者免疫能力受到疾病的影响,更容易遭受到病原菌入侵。胰腺以及周围组织感染大多由移位的肠道细菌引起的,因此应选用脂溶性对腹部感染菌敏感的抗生素。对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治疗时间不应长于2周,可有效避免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以及真菌感染。目前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很多,可根据院内近期抗菌谱或患者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选择。

1.6 营养支持[17,18]AP患者胃肠功能通常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系统的内科治疗可恢复胃肠消化功能,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而由于禁食等措施的采用,患者极易营养不良造成不良后果,所以营养支持治疗是一项必要性手段。在疾病治疗的早期,应选用肠道外营养给予,后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经口饮食,减少患者肠内负担,并且维持代谢稳定,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对患者治疗预后有积极影响。

2.中医内科治疗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已经有许多报道,效果均较好,在禁食期间也可以运用。目前中医主要采用黄苓、柴胡、大黄等中药经肠灌注,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内环境,并减少胃肠道中的病原菌效果,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可有效的提升AP治疗的疗效[19]。

3.血液过滤、腹腔灌洗

血液过滤可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正常。腹腔灌洗是将腹腔中的各种渗出液、激活的胰酶、细菌等进行清除,对AP的治疗效果显著[20]。有研究表明,灌洗液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及抗生素可收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1 赵成杰,李霄峰,靖立良,等.重症急性胰腺炎41例内科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12):89.

2 孙沛,卢国良,林庄,等.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15):86-88.

3 李咏梅.急性胰腺炎20例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4):123.

4 郑光品,郑鸿禹,颜育华,等.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07(07):93.

5 王洪艳.急性胰腺炎52例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5):2378-2379.

6 于海洋,寇瑞艳.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08):59-60.

7 李志成,李惠娟.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36):7784-7784.

8 王瑛.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35-236.

9 王梅.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70-71.

10 周樱,李明贤.急性胰腺炎74例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8):23.

11 黎荣俊.浅谈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06):219-220.

12 于玲芝.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科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08):551-552.

13 张乔英,陈艳敏,李岩,等.急性胰腺炎30例内科治疗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09):846-848.

14 秦风华,王娜平,董蕾,等.胰腺炎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01):92.

15 蒋永德,古银才.急性胰腺炎的6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01):121.

16 韦春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0,29(26):23-24.

17 周孝顺.重症急性胰腺炎60例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08):66.

18 Yang,R.,Jing,Z.L.,Zhang,X.M.etal.MR imaging of acute pancreatitis:Correlation of abdominal wall edema with severity score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1):3041-3047.

19 Cho,Y.-S.,Kim,H.-K.,Jang,E.-C.etal.Usefulness of the 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severity and mortal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s,2013,42(03):483-487.

20 Jang,J.W.,Kim,M.-H.,Jeong,S.U.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manifesting as acute pancreatitis or 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3,28(04):731-738.

猜你喜欢

胰酶禁食内科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内转科型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不同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