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渝又:手心向下

2014-08-15蔡春丽刘汪洋

今日重庆 2014年2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州璧山西双版纳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图/本刊记者 刘汪洋

“手心向下”意味着什么?对重庆外出创业者沈渝又来讲,“手心向下”意味着给予、奉献。

这位从重庆璧山外出创业的巴渝汉子,是西双版纳俞达租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担任西双版纳州重庆商会党支部书记及监事长。

在异乡创业的20年里,西双版纳灼热的阳光已把的皮肤晒得黝黑,但他创业的梦想没有改变—努力奋斗,改变贫穷,报答社会。

沈渝又,不仅改变了自己家庭的贫穷,更在改变着更多贫困人群的命运。他要永远做“手心向下”的人—总是给予别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商战信条:

感恩做人,勤恳做事。

沈渝又 重庆璧山人。西双版纳俞达租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双版纳州重庆商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2013年度重庆外出创业十大新闻人物。

创业

Starting a business

1965年出生的沈渝又,生长在重庆市璧山县正兴镇一个偏僻小山村,家里有5兄妹。年幼时,他家里是村上数一数二的贫困户,经常得到乡邻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也吃过国家的“救济粮”。

这些,都让沈渝又铭记在心。他也十分感激父母吃苦耐劳、含辛茹苦把5兄妹拉扯养大。那时,沈渝又就种下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孝敬父母,帮助别人,报答社会,做一个感恩的人。”

1994年,沈渝又外出打拼,来到云南昆明,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他吃苦耐劳,很快从普通业务员做到业务经理,收入不菲。可不久,他毅然辞职。“替别人打工是为了生存,为自己打工才算发展。”

这年6月,沈渝又独具慧眼,来到西双版纳,与从昆明同去的4个同伴凑足6万元资金,与当地一家酒店达成协议,酒店以租房的形式入股共同开办了西双版纳州第一家广告公司:风驰广告公司(现更名为西双版纳渝又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异常困难。当艰难的两年时间过去,广告公司仍然没有起色,其他4个合伙人和酒店都退股了,可沈渝又一个人咬牙坚持下来。“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沈渝又成功的信念。

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800元,除去2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600元沈渝又要寄回给家乡的父母,“完全是为父母的600元而战!”

那时,食堂晚上吃饭,偶尔要喝啤酒,仅有的3瓶,要猜拳的赢家才奖励喝得到,不像平时猜输罚酒喝。

坚持,吃苦,让沈渝又的广告公司终于站稳脚跟,赢得市场。

1998年春节,当沈渝又带着8万元“血汗钱”回到璧山,给母亲60岁生日祝寿,他完成了梦想的第一步:改变自己贫穷家庭的境遇。

2001年,景洪水电站开始筹建。沈渝又敏锐地瞄准了租赁建筑设备这个行业,注册了租赁公司,果断将资金投入到购买钢管、扣件等设备上。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又成功了!随后,他相继成立了昆明渝又租赁有限公司、普洱渝又租赁有限公司。

在租赁行业市场日趋饱和之前,2012年,沈渝又成立了西双版纳俞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涉足开发投资行业,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正在投资旅游休闲食品厂。2013年10月,他还带领商会3位会员承包经营10年四星级金棕榈大酒店……

沈渝又的商战秘诀是:“心不要大,目标要现实”;“在生意不好时找出路,就没有出路。在生意好时找出路,才有出路。”

他总是眼光独到,快人一步。20年的辛勤努力和创新发展,俞达集团现已拥有资产近亿元,下属5家公司,3家合作企业,员工近200人。

给予

To give

从1994年当老板那天起,沈渝又就把原名“沈伟”改为“沈渝又”,“渝”是重庆的简称,让自己不忘是重庆人,不忘家乡,“又”是西双版纳的“双”字一半,要把自己当半个西双版纳人。

沈渝又常常告诉身边的人,“当我们拿一个东西给别人,你总是手背向上,手心握着向下,当去接别人东西时,你总还是手背向下,手心向上。所以,我要做一个总是给予别人的人—‘手心向下’的人。”

富而思源,沈渝又热心回报社会,完成着自己的梦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沈渝又的广告公司刚起步资金还比较困难的时候,他就出资4.69万元,捐给家乡中学改造校舍,并为家乡一所小学捐赠了72台电风扇。此后,他陆续为家乡的改善捐款捐物:修缮乡村公路,捐款3万元修建“民生广场”,为癌症病患者捐款做手术,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和留守儿童……

璧山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陈阿娇逢人便说:“若不是沈渝又的关心,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10年来,沈渝又把老人当作亲生母亲看待,不断给老人送钱送物,并登门看望。10年里累计给老人捐赠钱物有4.2万元。

西双版纳是沈渝又的第二故乡,他满怀感恩之心。

景洪市南联山农场的肖静永远感激这个“沈叔叔”。

肖静当时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可她母亲身患癌症,父亲患了糖尿病,家里一贫如洗,无力支持她上大学。

沈渝又得知情况后资助了她。3.2万元的资助让肖静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肖静多次给沈渝又写信:“沈叔叔,我一辈子忘不了你,我一定发奋学习,回报你对我的关怀。”

像肖静一样获得资助的西双版纳贫困大学生有8名,沈渝又累计给他们资助25万元。

2013年9月9日,在第29届教师节前夕,沈渝又为景洪市第四中学6名优秀教师发放奖励资金3万元,以鼓励他们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村民,也让沈渝又牵挂。

2012年,当他来到勐海县西定乡帮贺寨(拉枯族),山寨的贫困让他震惊了:竹棍茅草搭起的“窝棚”阴暗、潮湿,几根木棍搭起一张床,一家人只有两床破被子,“窝棚”里没有家具,没水、没电。

沈渝又当场决定,与帮贺寨17户65名贫困村民结对扶持三年,每年投入不少于5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安排科技人员帮助村民种植咖啡,力争在3年内让村民摆脱贫困。

2013年12月30日,在俞达集团。沈渝又将大米、食用油、棉被、衣服等物品(价值12000元),捐赠给了帮贺寨的村民代表。接过物品,村民代表的眼睛再次湿润了。沈渝又已3次向他们捐助物资价值5万余元。

大爱无疆。沈渝又还带领西双版纳州重庆商会的会员企业向社会献爱心,承担起社会责任。

四川汶川大地震,云南特大干旱,四川芦山地震……大灾来袭,总是牵动沈渝又和商会会员的心。价值1000多万元的捐资捐物,让沈渝又和商会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沈渝又坚信,“自强不息,发展下去,才能永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

今年,依托西双版纳为国际旅游胜地的优势,沈渝又正在筹建云南第一家游艇旅游俱乐部。占地100亩的西双版纳俞达旅游休闲食品厂,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每天,沈渝又怀揣梦想,步履匆匆,奔走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打拼着,奉献着,也快乐着。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州璧山西双版纳
璧山:“四城”同建 人民同享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这里遇见主城
重庆璧山:从公厕“革命”到资本创新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经营与发展研究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