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叛逆女性的炼狱之路——评铁凝《玫瑰门》

2014-08-15郑积梅

文艺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铁凝玫瑰生命

○ 郑积梅

铁凝以小说的诗化写作引起文坛的注目,20世纪90年代又因不断引起文坛冲击力的创作成就备受批评界的关注。铁凝的创作内容是丰富的,特别是她的女性意识小说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批判进而发展到关注女性自身,从而建构了新的女性人文景观。铁凝多角度地审判女性的生命价值,讴歌女性的生命魅力;同时,也反省、解剖女性身上的传统痼疾。她的创作在关注女性生命的状态过程中,由于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而思考,因而其文本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意识。铁凝毫不讳言自己的女性立场:“我以为男女终归有别,叫我女作家,我很自然。”①从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表达对女性的现实关怀,始终是铁凝创作的聚焦点,铁凝藉此构建了自己的女性人文世界。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批判的生命是无价值的。”铁凝认为,“在中国,并非大多数女性都有解放自己的明确概念;真正奴役和压抑女性心灵的往往也不是男性,恰恰是女性自己。”②铁凝以自己的理性沉思,在《麦秸垛》 《棉花垛》 《青草垛》中解构颠覆了男权中心社会话语,但解构颠覆之后又往何处去?解构之后没有建构,生命原点必然处于一个空荡无依的状态,铁凝以自己的女性之笔建构了一个新的女性人文景观。《玫瑰门》的创作颠覆了数千年来男权中心文化对传统意义的女性角色温柔、善良、富于牺牲精神的审美期待,创造出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的“这一个”。小说叙写了一位叛逆女性司猗纹的炼狱之路,探察出为了生命的自由张扬,女性经历的摔爬滚打。

《玫瑰门》描写了一个女儿国,小说里司猗纹家的男人全部缺席,他们非死即病或亡,男性被世世代代地推到历史的背景之中,他们的主宰地位被铁凝彻底放逐、无情拆解和颠覆,女性的自救成为不可避免也成为可能。这个女儿国里已没有铁凝早期笔下香雪们的纯情,小说讲述的是这个女儿国中以司猗纹为中心的老少三代女性的个性品格、生存状态及其命运的宿命安排,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女人世界人性卑琐、丑陋的一面以及女性生命力的顽强蓬勃。“这部小说我想写女性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和命运的过程。我认为,如果不写出人的卑鄙、丑陋,反而不能真正展示女人的魅力。”③铁凝看来,做一个贤妻良母仅仅是男权社会对女人生存状态的界定。铁凝要打碎男性传统设置的樊篱,正面写出女性人性中的弱小处,写出女性生命的自由与张扬,这正表明了作者眼光与思想的独特与深刻。铁凝在展示女性卑琐人性的背后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女性生存的不得已,也正是这些卑琐使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更具魅力。

司猗纹的一生,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不见硝烟的战争,显示出其生命的强度与韧性,生命的承受力和爆发力,生命与命运的抗争、与死亡的抗争。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曾经作为思想进步的学生司猗纹,也许会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样,将个人的解放融汇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然而,似乎是命中注定,她始终都在经受炼狱的煎熬,时刻都为自己的生存而“格斗”。她不是为了衣食饱暖的生存,而是为了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的生命而斗争。在她看似柔弱的女性之躯里,有着超凡脱俗的强大无比的生命力,就像西绪弗斯——以自己的徒劳却又永无穷止的努力嘲笑着命运和神祗的勇士。司猗纹出身名门,倾向进步的学生运动,在那里她得到了社会理想和爱情理想,一度沉醉于浪漫的憧憬中;形势突变,父权的威慑让她痛失恋人,她的少女玫瑰梦幻被打碎;夫权的统治又使她陷入于失贞的深渊。为此她曾虔诚地向丈夫庄绍俭“赎罪”。不料,在她与庄绍俭的过失与惩罚、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中,她得到的,除了被玩弄、蔑视和遗弃,还染上了可怕的性病而几欲丧生。当种种的罪恶粉碎了她的梦幻和赎罪感,直面死神的经历使她超越了各种恐怖的束缚,经过蝉蜕的痛苦,司绮纹完成了灵与肉的自我解脱。“在毒水里泡过的司猗纹如同浸润着毒汁的罂粟花在庄家盛开着。”④既然无法挣脱恶俗不堪的生活,她就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能量,以恶抗恶,不惜牺牲自我去亵渎这个世界,嘲弄和践踏这个世界,对庄老太爷的不恭吹响了她战斗的号角。从此,她总是以一种新的姿态,义无反顾地与这个世界做坚决的较量。卑微坚韧的司猗纹与趾高气扬的罗大妈的邻里琐琐碎碎的纠葛,一条鱼,一只鸡,一笼窝头,一块布料,一张报纸等,都让人感到司猗纹被践踏生命的苦苦挣扎。虽然她在精神上无法泯灭对罗大妈的阶级仇恨,但在战略上,却与革命阶级的一分子的罗大妈铲平阶级的鸿沟而握手言欢,其精神上的优势与行动上的委曲求全达到惊人的和谐调配。这些较量,有时获胜,胜利之后放眼望去却是一片废墟;更多时候,这较量是一再失败。她一次次攒积力量力图跨越社会的朽恶卑污,却一次次地跌落于现实的污泥浊浆之中。正像研究者所指出的:“她无时不在用她独有的方式对她的生存环境进行着貌似恭顺的骚扰和亵渎,而她每一个践踏环境的胜利本身又是对自己灵魂的践踏。”⑤

司猗纹是个叛逆的女性,叛逆得义无反顾,坚决而彻底。冲破善与恶的道德羁绊,并非易事,非得有火样炽热、潮样澎湃的生命力不可。桎梏的解除,给如火如荼的生命更增添了新的活力。司猗纹固然有令人讨厌卑琐的一面,像她对眉眉莫名的排斥与嫉恨,像她以竹西为诱饵迫使罗大妈低头就范却又派眉眉去充当“捉奸”先锋,把一个纯洁少女牵扯到一桩龌龊密谋中。但,她的这些“罪行”,都是迫不得已被逼出来的,是为了能摆脱罗家的欺凌与监视。以竹西为牺牲品,只不过与她当年以玷污自己的方式击败庄老太爷一般,是一种斗争的策略,竹西只不过在充当她的替身而已。她的老谋深算,正表现出她的胆识过人。她与眉眉的不即不离、既近又斥的关系,隐藏着深刻的潜意识心理。对于司猗纹,天真无邪的眉眉所显现的正是当初青春少年的自己——纯情、美丽的司猗纹。司猗纹凭借顽强的自我保护和以攻为守的战略在动荡的时代中保存了自己,但这之中的扭曲与变异不是出于本愿,她的良知并未泯灭。对于眉眉,她内心深处是不由自主地欣赏,这种欣赏,其实正是她对昔日自我的追忆与怀恋。但今日之我远非昔日之我,昔日的纯情少女已变成今天的庸庸碌碌、工于心计的老太婆,昔日的复现只会给今日之司猗纹以无情的嘲弄,司猗纹的失落与哀伤使她无可避免地对眉眉暗藏着一种怨恨之情。这种怨恨又不总是合情合理的,有时又显得非常蛮横歹毒,如她对初始怀春的眉眉的恶意伤害,还有在眉眉成年之后对她的纠缠不休和秘密跟踪,都是司猗纹被扭曲被异化人性的折射。

司猗纹有着强悍的生命欲望,她追求的只是活得充实,活得酣畅,她总在体验和向往着生命的极致。她顽强地守护着超越了此岸意味的永远的爱,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挣扎着去看青年时代的恋人一眼;她无所顾忌地用乱伦去报复那使她身心被重创的世道;她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但在朱吉开的母亲那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恪尽妇道的温顺媳妇;身处逆境之中,她又不乏卧薪尝胆的意志。她的存在如此强大,以致她周围的人物对她呈现出一种向心力:眉眉再现了少女的司猗纹,竹西宛如她中年时代的替身——不仅指竹西曾作为她的替身而击败罗家,还有竹西的性格,以自轻自贱的方式克服自己对庄坦的厌恶,如同司猗纹在当年对庄绍俭的态度,以坦荡自如的态度直面无法回避的生活,以及她在性爱上的我行我素,勇于进取。这三代女性互为补充地显示了在沉重的生活中女性生命的蓬勃腾跃,尽管这期间充满了跌宕与失落。铁凝在此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女性饱满生命的礼赞。

铁凝在塑造平凡而又非凡的司猗纹时,借助眉眉这个人物载体传达了自己极为深切而繁复的爱恨交织的情感。《玫瑰门》这篇小说包容了作者“对东方女性,或者说是中国市民阶层女性的一套比较完整和明确的感想和认识”。⑥眉眉在不断地质疑、厌弃司猗纹,同时却又极为深刻地认同于她。正如波伏娃所言:“女人互相认同,所以她们能互相了解;所以由于同样的原因,她们彼此对立。”⑦“文革”背景激化了性别、权力与政治的冲突,对于下一代的爱抚与占有也使司猗纹的母性成为一柄双刃剑。与张洁对于母性链条的自觉归依与感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铁凝笔下的眉眉极力地挣脱外婆畸形爱护的束缚,试图通过切断遗传规律来忘却少女时代的创伤记忆,在与母系的决裂中开始自己的人生。在作品结尾,眉眉在承受了生育带来的创伤后,想给女儿取名为“狗狗”,而“狗狗”是眉眉远在美国的妹妹养的一条作了绝育手术的狗的名字。逃离宿命的努力仅仅使自己在命运的罗网中越陷越深,隐喻式的结尾充满了对女性周而复始的苦难、噩梦的悲悯与绝望。当时代背景逐渐退隐到人生舞台的幕布之后,逐渐虚化以致朦胧模糊,清晰聚焦的是眉眉新生女儿的额头上竟有一弯酷似婆婆司猗纹伤痕的“新月”,生命的密码在母女生命的传递中一再复现,超越了所有的是非甚至死亡而跨入永恒。

司猗纹的命运充满了纠缠不清的是是非非,也充满了坎坷。少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司猗纹的一生最是伤心话语无人诉。她的怯弱与勇敢,她的善与恶,她的辉煌与阴霾,她的惨痛又无奈的人生轨迹让人恨着她,也爱着她。她虽是一朵“恶之花”,但又永葆了一份新鲜不凋的妩媚。铁凝袒露了这个叛逆女性的炼狱之路,全篇充满着她对女性生存和女性人格的人文关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铁凝从早期的《麦秸垛》 《棉花垛》对社会的批判发展到《玫瑰门》对女性自身的批判的转型。这种转型,使其创作有别于传统的男性创作。“以往的男性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中的妇女形象不是忽略不提,就是充满了误解、歪曲、恶意或善意的偏见,而这些偏见又常常影响甚至支配着文学对妇女的描写以及男性批评家对女性人物和妇女作家作品的反应。”⑧传统的女性角色在男性作家笔下形成两个极端——“天使”和“妖魔”。“天使”被男性文化奉为偶像,而“妖魔”则是堕落和毁灭的根源。但不论是“天使”还是“妖魔”都是对女性的歪曲。美国女权主义学者伊莱恩·肖瓦尔特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学实践的厌女症和对妇女的文学虐待或文本骚扰”⑨。铁凝在对历史的反省中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由贤良高尚、无私的“圣母”形象转变为有血有肉,疯狂、苦闷、充满欲望的“夏娃”形象,这真实女人的诞生如“恶之花”冲决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文学视野。在这里,女人第一次走出传统社会的道德界定,第一次表现了不以男性中心世界的意志为转移的女性的主观意志,也第一次袒露了道德无法判定善恶的女性的情欲与血肉之躯。你可以认定司猗纹丑恶,但她活得绝不愚昧;你可以认定司猗纹疯狂,但她活得绝不窝囊。透过表面膨胀到疯狂的邪恶和欲望,司猗纹在骨子里显示了比以往女性要多得多的对生命的觉悟。

《玫瑰门》是女性认识自己的一面透视镜一面女性灵魂的透视镜。小说展示了女性的真实经验正是被男性文化压抑、掩盖和否定的那部分存在。《玫瑰门》正是要找出传统文本中的女性表面故事下掩藏着的无声的故事,使潜藏于模糊背景中的另一区域“浮出历史地表”在空白之处寻找意义,寻找传统女性不在场的存在,倾诉女性的沉默,去发现和再现女性的真实生活,取得女性自己的身份。

注释:

①③铁凝1989年2月22日在《玫瑰门》研讨会上的发言。

②铁凝:《对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④铁凝:《玫瑰门》,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⑤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与文学一起成熟》,《人物》1999年第2期。

⑦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穆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⑧乔纳森·柯勒:《论解构》,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⑨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9页。

猜你喜欢

铁凝玫瑰生命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铁凝三谢张守仁
刺玫瑰
刺玫瑰
一声姥姥
孙犁与黄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