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促进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

2014-08-15

戏剧之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宫调海州港城

成 玲

(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 江苏 连云港 222004)

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21个。建设“港城古城”,为非遗项目提供展销平台,一方面为非遗项目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提升港城的文化知名度打造实体平台,另一方面为促进港城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建造古城,展示港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连云港市历史久远,古迹丰富,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一)古城最好能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建造。在连云港市找古老的街道,这些街道保存着的一些风貌依旧,古气盎然的古民居和古店等,他们连云港文化的沉淀物,对研究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此为中心,建造一座具有连云港独特气质的古城是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最佳选址,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最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开发。

(二)古城中应尽量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用简朴的石头铺设道路,保持水路畅通。建造具有复古特色的石拱桥或木板桥、广场牌坊、民居庭院、槛联匾额、碑刻条石……到处都透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质。

(三)古城可以参照全国各地著名的古城建造,如凤凰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昆山周庄古城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在继承古老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成功的再创造。

二、引入非遗项目,彰显港城特色文化魅力

连云港市非遗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工作一直以来在江苏省都占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今古城建造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在古城内部建造一条具有浓郁的连云港地方特色的“非遗展示街”是宣传和推广非遗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进一步保护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现代文化框架,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连云港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政府支持。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基金。在这样一个全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形势下建造非遗街,将会是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连云港建造非遗街,必然应以连云港本土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以及2011年5月批下来的徐福东渡传说这三个项目为宣传重点。建造时,应该围绕民俗博物馆这一中心位置建造起这三个项目的宣传点,布置展厅。提供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徐福传说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资料介绍。特别是海州五大宫调以及淮海戏这种适合表演的项目,应由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从事这两个项目的“玩友”定期的在此进行现场表演,吸引民间热爱这些项目的老百姓们前来欣赏和参观,扩大“非遗”项目在民间的影响力。若有政府支持,可将其做成与海州五大宫调小曲堂类似的形式,每周逢一、三、五、七日,定时定点在宣传展厅进行演出。

(二)整合开发。除了非盈利性的如海州五大宫调及淮海戏等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可盈利非遗项目可以吸纳。比如家喻户晓的板浦香肠、誉满全国的东海水晶、历史悠久的黑陶工艺、震撼人心的烙画作品等,这些都是比较具有连云港地方特色和本土代表性的作品。这些项目的作品既可以进行展示,也可以销售。若能将非遗街的构想宣传到位,吸引这些非遗项目的经营者们对非遗街的建造进行投资和进驻,势必将会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作品向更多的老百姓进行展示,提升公司和作品的品牌空间;另一方面由此开拓出的市场必然会给其带来可观的收益。

三、开拓旅游市场,为港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连云港这样一个旅游型城市,只有以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两业”协作发展,才能实现双赢。

连云港现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连云港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

近年来,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影响不断扩大,如何有序推进连云港市“非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连云港如今最需要努力的方向。现在已开始建造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化博物馆,这仅为引子,接下来还有建造水晶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的构想等等,如果将其与旅游业联合起来,必将使连云港在全国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言而总之,必须有效地抢救、保护、创新、利用连云港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非遗”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步,才能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共享愿望,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无缝对接,才能使连云港跟更符合“东方桥头堡”的地位,促进连云港又好又快发展。

[1]李京文、李建华.文化力与文化产业[M].方志出版社,2007.

[2]雒树刚.十七大报告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J].2007(4).

[4] http://www.lnwh.gov.cn/detailr/14327.html.江苏连云港创新思路促非遗保护, 2010年4月16日

[5]http://book.hebei.com.cn/system/2011/08/17/011348508_01.shtml.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2011.

猜你喜欢

宫调海州港城
江苏省海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边海放歌唱港城
论宫调系统
《海州绣——十二生肖儿童吉祥玩具》
海州刺綉
我国先秦典籍中的宫调理论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以海为媒 构建新型港城关系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