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民族风俗喜剧《没毛的狗》

2014-08-15

戏剧之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风俗喜剧话剧

崔 朵

(延边大学 吉林 延边 133002)

一、概述民族风俗喜剧《没毛的狗》

民族风俗喜剧《没毛的狗》是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话剧团于20世纪90年代根据朝鲜剧作家李钟勋、金雄杰的朝语风俗喜剧《没毛的狗》改变而成。《没毛的狗》从创作完成到现代经历了我多年的发展,观众人数达到了70多万人次,创造了话剧舞台上一个又一个的盛况。《没毛的狗》凭借去独特的艺术韵味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取得了很多奖项,比如1992年第二届全国话剧节上的国家文化部“文化奖”。1995年受 韩国《每日新闻社》邀请,《没毛的狗》还登上了韩国舞台。《没毛的狗》不仅是延边朝鲜话剧团的的一次经典创作,还是我国民族风俗喜剧和话剧艺术水平的一次重要提升,代表着我国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

二、评民族风俗喜剧《没毛的狗》

(一)独特的故事框架

品《没毛的狗》首先就能发现其独特的艺术框架,可谓“荒诞”。剧中出现了“狗宝”一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牛黄”一般都有了解并且真的可以找到,但是“狗宝”这一新的名词从何而来,是否真的存在引人深思,何况更是在“没毛的狗”的体内。但是,如果对此剧仔细分析,分层离析不难发现其框架却有绝非臆想,并不荒诞,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心态和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精神世界开始向钱看齐,物欲横流,此时歪门邪道的挣钱方式开始出现,比如假酒问题就很突出。但这主要是有钱人坏人的做法,而普通人不会有这种想法,可是他们也摆脱不掉物欲诱惑,因此他们创造了另类的发财神话“君子兰”。《没毛的狗》就是“君子兰”的盛衰一样的神话,但是其没有煞有介事的尖刻和矫揉造作的深沉,而是以现实为基础,以极富热情坦诚的态度将表面看似“荒诞”故事框架应用其中,营造出一种欢快的喜剧欣赏气氛,将人们藏匿于心中不敢流露出来的畸形欲望通过喜剧积极乐观而又善意的表现在了人们面前,引发人们深思。

戏剧主要注重人物的外在,通过服饰与装束的变换,向外表达不同人物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丰富的感情世界。而喜剧则与戏剧不同,喜剧充满幽默和机智的言语、动作和情节,需要宽阔、坦诚的胸怀,其表演追求的是对观众心灵的震撼和把握,强调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共鸣,引发强烈的社会感想。《没毛的狗》的剧作者运用看似“荒诞”的故事框架却表达出改革开放后社会心理层面的变化,他没有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阻碍,直接抓住关键点,不讨论社会表面关于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议论,直截了当的触动观众脑中最敏感的神经。

(二)浓厚的生活气息

《没毛的狗》自创作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观众总人数超过70万人次,无论是在创作之初还是现代社会,这一数字在话剧表演艺术上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并且至今仍然得到观众和艺术家的一致好评。观众对《没毛的狗》的评价是剧中的人物、情节都好像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易于理解,倍感亲切。艺术家对其的评价则是,《没毛的狗》是话剧艺术史上一朵娇艳的奇葩,是高层次的喜剧,体现了艺术家们对其高度的赞扬。由此可以看出,《没毛的狗》满足了底层社会人们的审美品位,体现出热辣辣的生活气息,俗味十足,是真正的大俗之物。但是其也受到高层次艺术家的一致接受,并得到高度赞扬,体现出大雅之气,真正达到大俗致大雅的高度。

《没毛的狗》作为大俗大雅之物,其中透露出强烈的平民意识,这是其能够成功的一大原因,正是由于这种亲切感使看似神圣的话剧走下神坛,深入平民。《没毛的狗》剧中共有7个人物,其中两家人有5个,外加两个媒婆,并且这7个人物都是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为全剧的“俗”定下基调。全剧对这些平民人物的各种行为都表现出理解和同情,体现出对平民,对生活的一种特殊趣味,同时剧中对这些人物的缺点给予善意的嘲笑,也是对贫困农民生活不易的一种无奈和同情。就比如剧中金成九送儿子出去卖“没毛的狗”,剧中对离别的场面进行极力渲染,好像马上就要发财,马上就要发达。现实中这种普通的里面场面在剧中被极力渲染和夸张,再通过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流露出对人物的戏虐和调侃,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幽默可笑,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没毛的狗》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其幽默可笑,在剧中塑造出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话剧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必须通过剧中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以及剧中人物的鲜明人物性格进行呈现,而人物性格则是这三个环节的重点与关键所在。大部分话剧中人物塑造都会受到剧作者意念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部分人物性格相近,及时是在不同的话剧中,只要是相同的剧作者就能发现其中人物的雷同之处。但是《没毛的狗》不同,它成功的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故事主人公金成九身上就流露着自以为是聪明人的人物特征,每当遇到事情,似乎表现的很精明,但是熟不知经常欠考虑,缺乏深思熟虑。成九给观众带来很多笑点,他有幽默感,说话俏皮,具有人情味却又吝啬于自私,他用幽默感作为尴尬时的自卫武器。他将钱放在肥大的裤子里,可笑可信,可孰知现代多少人在出门需要带大量现金时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农民还是城市人都会这样。作为观众,我们取笑成九从肥大的裤子里往外取钱的时候心理难免也产生一丝丝怜悯与同情,因为成九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衣角掀起去肥大的裤子里取钱是为了给女儿买假发套,他是为了弥补自己对女儿的过错,是父爱的结果。过去有人曾将成九比作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事实上完全不同,成九富有人情味,从为女儿买假发套就可以看出。

作为话剧主角,成九这一形象的塑造还远远没有完成。成九总是自以为聪明,但是大部分都明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因此在成九的儿子德洙背着他家的狗回来时,成九又开始“聪明”了,他将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推到了儿子身上,当然自以为的“聪明人”遇到这种事情多数情况下都要这么做,无可厚非的。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没毛的狗》剧中成九挥舞着棍棒追打儿子德洙的情景,才可以看到成九的亲家公因为这件事情非但没有感到羞愧反而去成九开始在暗地里较劲。这样的人物塑造过程,将成九这一自私吝啬却又富有人情味的复杂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活生生的表现在人们面前,耐人寻味。

三、结论

《没毛的狗》的创作是话剧史上的一次历史性事件,其成功不是偶然,其创作者了解喜剧,了解幽默,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主题,抓住观众的心理,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相融合,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没毛的狗》深入生活又发现生活,再展现生活,以其独特的手法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生活的世界,亲近亲热,引人深思。《没毛的狗》是“聪明”的,它抓住了艺术规律,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只有忠实的反应生活,并且尊重客观的艺术规律,作品就将具有长久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

[1]石峰.喜剧:以超越走向自由[D].辽宁大学,2013.

[2]李钟勋,金雄杰,陈雪鸿.没毛的狗[J].剧本,1992(02).

[3]修倜.喜剧性矛盾与六大喜剧理论模式——喜剧性研究的理论基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猜你喜欢

风俗喜剧话剧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喜剧世界
《红楼风俗谭》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跟踪导练(四)4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欢乐喜剧人》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