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高考“微专题”现象及复习策略

2014-08-14魏国洪

地理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微专题建构学生

魏国洪

同一概念下的知识或者同一主题下的知识整理集合形成专题知识,如地理学科中“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图1)。“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按照整合范围大小和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是大专题体系结构中的分支部分,图1中“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专题下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可作为一个微专题。

一、微专题建构

微专题包含教材基础知识,也可将学习经验融入其中,从这种意义上看,微专题是学习活动中对某一方面知识“点”以及对其感悟的小结(表1)。经常对知识进行微专题整理将会使认知主体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调动和运用的灵活度。

表1中建立了两个微专题。首先微专题形成一个小型知识体系,并且有一定的容量。如“热力环流”微专题,其中既有原理内涵知识又有外延知识,像大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近地面的气温高于高空是外延知识;微专题中收集了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像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和高空两个空间;微专题也将动手绘图技能列入体系范畴。其次微专题能够有比较大的自由度进行知识拓展,如“地球公转运动”微专题将地球公转运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兼容,起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

微专题具有容量小、主题集中性强的特点,因此容易建构并为学生掌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专题仍然能够很好地表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认知过程的智力活动。

二、微专题分析

1.地理高考题与微专题

【例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36题(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微专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地形(海拔高低、地形类型、坡向);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微环境(局部下垫面状况,如湖泊、植被状况、裸地等附近地区);纬度(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海陆(沿海、内陆);洋流(暖流、寒流);天气状况(阴晴等天气);太阳活动;人类活动。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宁夏等地区使用)·37题(2):“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微专题·沼泽(或湖泊)补给源:降水(地区大气候和小气候);周边地下水(植被、降水、地形);河流水(水位);高山冰川融水;地表积雪融水(温度带);湖泊小流域范围;补给源稳定性和变化(地下水补给较稳定、季风气候雨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流域植被状况与河湖水位变化幅度关系、地形影响地表水汇聚速度);水源补给过程(径流汇集、降水、河流吞吐、积雪或冰川融化)。

【例3】2012年·上海卷·38题:“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微专题·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低中高纬度、热量带);半球位置(南北东西半球);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沿海内陆、濒临海洋);大洲位置(位于何大洲以及方位);相对位置(周边邻国等);大陆位置(位于何大陆以及方位)。

【例4】2011年·山东卷·29题:“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微专题·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动力(能源)、市场、交通、信息、区域协作;社会因素——劳动力、政策、决策者行为;科技因素——人才、技术;环境因素。

【例5】2010年·北京卷·36题(2):“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微专题·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雨热配合状况);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因地制宜);土地面积(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土壤;水源(地表水、地下水)。

2.用微专题分析地理高考

由地理高考题微专题现象可知,地理问题需要应用地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即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这是解决地理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运用微专题分析问题时不能简单机械、生硬套用。

第一,认真审题,明确微专题知识。如上文所述“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与问题有关的微专题知识是“影响气温的因素”。微专题解题的作用在于开启解题的思路,而不是将有关知识点罗列在问题之下。

第二,知识和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结合。如“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012年·全国大纲卷·36题(1)),本题微专题知识是“农业区位”。学生分析问题最大误区是无视区域环境特征,一概而论。塔里木盆地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有光照、热量、灌溉水源等,而在土壤、地形、降水、水源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也体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结合题干信息及要求,发挥微专题解题实效。如上文所述“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本题微专题知识亦为“农业区位”,然而问题要求是“比较”、“优势”,即乙地区的自然条件“强项”。题干给出澳大利亚地图和有关信息,图中显示位于国土东南部的丙地有河流、平原地形、冲积土壤(深厚、肥沃),而乙地区未有显示。所以在微专题指导下,学生才能有章法地去寻找、发现和利用信息,形成比较完整的解答。

第四,系列考查,微专题联合使用(表2)。对某一地理主题给以系列考查是近年高考试题一大特点,表2中“影响气温的原因”、“天气现象”以及”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专题,又可以统一在较大的“气候专题”之下。

第五,探究性微专题。地理高考特别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第37题(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微专题仍然是“农业区位因素”,但教材对种植业、陆地动物养殖业区位介绍较多,对水域养殖业区位几乎未介绍,方法一样但知识需迁移应用,增大探究难度。“鲈鱼繁殖自然条件”作为一个微专题探讨关键点在水环境:水质、水域面积、水域生态、饵料等。

三、微专题复习策略

大专题细化,重视小专题或微专题建构。微专题能使重难点更加突出,复习目标更为明确具体,避免由于专题体系庞杂、内容泛化,学生似乎知道很多,而一旦落到细微之处便不知其所以然。大专题重心下移至微专题,能检测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程度,便于发现薄弱环节各个击破,使复习有的放矢。

微专题建构过程,凸显思维能力。简单呈现微专题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固然节省时间,但这种操作只交给学生结论性东西,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领悟,复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课,既要关注知识的重新组装,又要重视方法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启发学生复习时尤其在训练中发现知能盲点,及时补充,有意识地不断丰富微专题。表3是“热力环流”微专题的建构活动设计。

微专题拓展,凝聚高考热点。所谓“拓展”就是将微专题以适度的关联性延伸,如“气温”这一微专题,除包括概念化的知识,还可以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农业、环境、自然灾害等内容;显然,气候、环境、农业、自然灾害这些都是高考热点。这里仅就“气温”做拓展性微专题,略见一斑(图2)。

微专题拓展使知识“活化”,激发学生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和意识。endprint

同一概念下的知识或者同一主题下的知识整理集合形成专题知识,如地理学科中“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图1)。“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按照整合范围大小和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是大专题体系结构中的分支部分,图1中“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专题下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可作为一个微专题。

一、微专题建构

微专题包含教材基础知识,也可将学习经验融入其中,从这种意义上看,微专题是学习活动中对某一方面知识“点”以及对其感悟的小结(表1)。经常对知识进行微专题整理将会使认知主体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调动和运用的灵活度。

表1中建立了两个微专题。首先微专题形成一个小型知识体系,并且有一定的容量。如“热力环流”微专题,其中既有原理内涵知识又有外延知识,像大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近地面的气温高于高空是外延知识;微专题中收集了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像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和高空两个空间;微专题也将动手绘图技能列入体系范畴。其次微专题能够有比较大的自由度进行知识拓展,如“地球公转运动”微专题将地球公转运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兼容,起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

微专题具有容量小、主题集中性强的特点,因此容易建构并为学生掌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专题仍然能够很好地表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认知过程的智力活动。

二、微专题分析

1.地理高考题与微专题

【例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36题(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微专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地形(海拔高低、地形类型、坡向);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微环境(局部下垫面状况,如湖泊、植被状况、裸地等附近地区);纬度(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海陆(沿海、内陆);洋流(暖流、寒流);天气状况(阴晴等天气);太阳活动;人类活动。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宁夏等地区使用)·37题(2):“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微专题·沼泽(或湖泊)补给源:降水(地区大气候和小气候);周边地下水(植被、降水、地形);河流水(水位);高山冰川融水;地表积雪融水(温度带);湖泊小流域范围;补给源稳定性和变化(地下水补给较稳定、季风气候雨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流域植被状况与河湖水位变化幅度关系、地形影响地表水汇聚速度);水源补给过程(径流汇集、降水、河流吞吐、积雪或冰川融化)。

【例3】2012年·上海卷·38题:“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微专题·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低中高纬度、热量带);半球位置(南北东西半球);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沿海内陆、濒临海洋);大洲位置(位于何大洲以及方位);相对位置(周边邻国等);大陆位置(位于何大陆以及方位)。

【例4】2011年·山东卷·29题:“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微专题·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动力(能源)、市场、交通、信息、区域协作;社会因素——劳动力、政策、决策者行为;科技因素——人才、技术;环境因素。

【例5】2010年·北京卷·36题(2):“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微专题·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雨热配合状况);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因地制宜);土地面积(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土壤;水源(地表水、地下水)。

2.用微专题分析地理高考

由地理高考题微专题现象可知,地理问题需要应用地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即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这是解决地理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运用微专题分析问题时不能简单机械、生硬套用。

第一,认真审题,明确微专题知识。如上文所述“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与问题有关的微专题知识是“影响气温的因素”。微专题解题的作用在于开启解题的思路,而不是将有关知识点罗列在问题之下。

第二,知识和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结合。如“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012年·全国大纲卷·36题(1)),本题微专题知识是“农业区位”。学生分析问题最大误区是无视区域环境特征,一概而论。塔里木盆地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有光照、热量、灌溉水源等,而在土壤、地形、降水、水源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也体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结合题干信息及要求,发挥微专题解题实效。如上文所述“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本题微专题知识亦为“农业区位”,然而问题要求是“比较”、“优势”,即乙地区的自然条件“强项”。题干给出澳大利亚地图和有关信息,图中显示位于国土东南部的丙地有河流、平原地形、冲积土壤(深厚、肥沃),而乙地区未有显示。所以在微专题指导下,学生才能有章法地去寻找、发现和利用信息,形成比较完整的解答。

第四,系列考查,微专题联合使用(表2)。对某一地理主题给以系列考查是近年高考试题一大特点,表2中“影响气温的原因”、“天气现象”以及”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专题,又可以统一在较大的“气候专题”之下。

第五,探究性微专题。地理高考特别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第37题(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微专题仍然是“农业区位因素”,但教材对种植业、陆地动物养殖业区位介绍较多,对水域养殖业区位几乎未介绍,方法一样但知识需迁移应用,增大探究难度。“鲈鱼繁殖自然条件”作为一个微专题探讨关键点在水环境:水质、水域面积、水域生态、饵料等。

三、微专题复习策略

大专题细化,重视小专题或微专题建构。微专题能使重难点更加突出,复习目标更为明确具体,避免由于专题体系庞杂、内容泛化,学生似乎知道很多,而一旦落到细微之处便不知其所以然。大专题重心下移至微专题,能检测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程度,便于发现薄弱环节各个击破,使复习有的放矢。

微专题建构过程,凸显思维能力。简单呈现微专题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固然节省时间,但这种操作只交给学生结论性东西,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领悟,复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课,既要关注知识的重新组装,又要重视方法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启发学生复习时尤其在训练中发现知能盲点,及时补充,有意识地不断丰富微专题。表3是“热力环流”微专题的建构活动设计。

微专题拓展,凝聚高考热点。所谓“拓展”就是将微专题以适度的关联性延伸,如“气温”这一微专题,除包括概念化的知识,还可以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农业、环境、自然灾害等内容;显然,气候、环境、农业、自然灾害这些都是高考热点。这里仅就“气温”做拓展性微专题,略见一斑(图2)。

微专题拓展使知识“活化”,激发学生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和意识。endprint

同一概念下的知识或者同一主题下的知识整理集合形成专题知识,如地理学科中“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图1)。“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按照整合范围大小和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是大专题体系结构中的分支部分,图1中“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专题下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可作为一个微专题。

一、微专题建构

微专题包含教材基础知识,也可将学习经验融入其中,从这种意义上看,微专题是学习活动中对某一方面知识“点”以及对其感悟的小结(表1)。经常对知识进行微专题整理将会使认知主体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调动和运用的灵活度。

表1中建立了两个微专题。首先微专题形成一个小型知识体系,并且有一定的容量。如“热力环流”微专题,其中既有原理内涵知识又有外延知识,像大气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近地面的气温高于高空是外延知识;微专题中收集了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像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和高空两个空间;微专题也将动手绘图技能列入体系范畴。其次微专题能够有比较大的自由度进行知识拓展,如“地球公转运动”微专题将地球公转运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兼容,起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

微专题具有容量小、主题集中性强的特点,因此容易建构并为学生掌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专题仍然能够很好地表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认知过程的智力活动。

二、微专题分析

1.地理高考题与微专题

【例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36题(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微专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地形(海拔高低、地形类型、坡向);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微环境(局部下垫面状况,如湖泊、植被状况、裸地等附近地区);纬度(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海陆(沿海、内陆);洋流(暖流、寒流);天气状况(阴晴等天气);太阳活动;人类活动。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宁夏等地区使用)·37题(2):“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微专题·沼泽(或湖泊)补给源:降水(地区大气候和小气候);周边地下水(植被、降水、地形);河流水(水位);高山冰川融水;地表积雪融水(温度带);湖泊小流域范围;补给源稳定性和变化(地下水补给较稳定、季风气候雨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流域植被状况与河湖水位变化幅度关系、地形影响地表水汇聚速度);水源补给过程(径流汇集、降水、河流吞吐、积雪或冰川融化)。

【例3】2012年·上海卷·38题:“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微专题·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低中高纬度、热量带);半球位置(南北东西半球);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沿海内陆、濒临海洋);大洲位置(位于何大洲以及方位);相对位置(周边邻国等);大陆位置(位于何大陆以及方位)。

【例4】2011年·山东卷·29题:“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微专题·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动力(能源)、市场、交通、信息、区域协作;社会因素——劳动力、政策、决策者行为;科技因素——人才、技术;环境因素。

【例5】2010年·北京卷·36题(2):“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微专题·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雨热配合状况);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因地制宜);土地面积(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土壤;水源(地表水、地下水)。

2.用微专题分析地理高考

由地理高考题微专题现象可知,地理问题需要应用地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即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这是解决地理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运用微专题分析问题时不能简单机械、生硬套用。

第一,认真审题,明确微专题知识。如上文所述“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与问题有关的微专题知识是“影响气温的因素”。微专题解题的作用在于开启解题的思路,而不是将有关知识点罗列在问题之下。

第二,知识和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结合。如“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012年·全国大纲卷·36题(1)),本题微专题知识是“农业区位”。学生分析问题最大误区是无视区域环境特征,一概而论。塔里木盆地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有光照、热量、灌溉水源等,而在土壤、地形、降水、水源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也体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结合题干信息及要求,发挥微专题解题实效。如上文所述“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本题微专题知识亦为“农业区位”,然而问题要求是“比较”、“优势”,即乙地区的自然条件“强项”。题干给出澳大利亚地图和有关信息,图中显示位于国土东南部的丙地有河流、平原地形、冲积土壤(深厚、肥沃),而乙地区未有显示。所以在微专题指导下,学生才能有章法地去寻找、发现和利用信息,形成比较完整的解答。

第四,系列考查,微专题联合使用(表2)。对某一地理主题给以系列考查是近年高考试题一大特点,表2中“影响气温的原因”、“天气现象”以及”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专题,又可以统一在较大的“气候专题”之下。

第五,探究性微专题。地理高考特别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等地区使用)第37题(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微专题仍然是“农业区位因素”,但教材对种植业、陆地动物养殖业区位介绍较多,对水域养殖业区位几乎未介绍,方法一样但知识需迁移应用,增大探究难度。“鲈鱼繁殖自然条件”作为一个微专题探讨关键点在水环境:水质、水域面积、水域生态、饵料等。

三、微专题复习策略

大专题细化,重视小专题或微专题建构。微专题能使重难点更加突出,复习目标更为明确具体,避免由于专题体系庞杂、内容泛化,学生似乎知道很多,而一旦落到细微之处便不知其所以然。大专题重心下移至微专题,能检测学生知识结构完善程度,便于发现薄弱环节各个击破,使复习有的放矢。

微专题建构过程,凸显思维能力。简单呈现微专题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固然节省时间,但这种操作只交给学生结论性东西,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领悟,复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课,既要关注知识的重新组装,又要重视方法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启发学生复习时尤其在训练中发现知能盲点,及时补充,有意识地不断丰富微专题。表3是“热力环流”微专题的建构活动设计。

微专题拓展,凝聚高考热点。所谓“拓展”就是将微专题以适度的关联性延伸,如“气温”这一微专题,除包括概念化的知识,还可以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农业、环境、自然灾害等内容;显然,气候、环境、农业、自然灾害这些都是高考热点。这里仅就“气温”做拓展性微专题,略见一斑(图2)。

微专题拓展使知识“活化”,激发学生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和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专题建构学生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赶不走的学生
建构游戏玩不够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学生写话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
基于生本教育的教材处理与重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