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展及现状

2014-08-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3期
关键词:二级标准环境空气限值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大连 116023)

近日,随着席卷中国大部的雾霾、灰霾天气的增多,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日益严重,也暴露出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及环境信息公布中存在的问题,表明我国增强环境监测能力和加快其社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首次发布于1982年,在1996年和2000年分别经历两次修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环境污染特征也不断变化,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可入肺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加剧,导致雾霾、灰霾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我国于2012年颁布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原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仍然以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为宗旨,2012年修订有以下四方面原则:一是以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为科学基础制定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为当前最主要目标,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物质财富;二是充分考虑我国由煤烟型逐渐转变为光化学烟雾和煤烟污染等多类型并存的多样复合型、压缩型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三是考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阶段性管理目标,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政策和标准相衔接;四是监测技术、监测设备和技术保障能够实现大规模、长期连续监测[1]。

2 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近年来,一些重要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环境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最新成果,在2005年发布了《空气质量准则———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并同时修订了4种典型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参考值[2]。2004-2010年美国EPA升级了臭氧、颗粒物、铅等基准文件[3];2006年以来,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出现了制修订PM2.5和臭氧8小时标准的潮流[4],具有代表性的修订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普遍都增添了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同时提高了对臭氧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5]。

3 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更

近年来,一些新型重要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出现,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将开始从污染物控制阶段转向环境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阶段,对整个环境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来说,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与2000年第二次修订的标准相比,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三方面的突破:一是调整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相关浓度限值,包括在常规监控项目中增加可入肺颗粒物PM2.5日均、年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h浓度限值,严格化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NO2、铅和苯并[a]芘等的浓度限值;三是调整了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6-7]。

表1 近年国际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最新修订情况

3.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变更

工业是造成目前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方面,加快工业化改革,调整能源结构,从污染的源头对空气污染进行防治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现行有效手段,为加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地争相推广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控制工业园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将一般工业区和特定工业区合并,统一列入二类区,是为了在工业发展不断加快的条件下,有效控制重要污染物的排放,保证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使经济的发展不以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

3.2 监测分析方法变更

随着当前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能力的不断提高,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铅、PM10、PM2.5的监测分析方法快速发展,监测分析方法的采样方法、标准曲线的制定、检出限、测定干扰的影响和消除、空白实验的引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有所加强和规范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空气采样分析体系,使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更加准确可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还新增了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等指导日常监测工作,为更加高效准确的进行环境空气监测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各省市和区域的分析监测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确保了所得数据更加科学、准准。

3.3 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变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目前已经接近或超过部分国家和地区,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别不大,但是二级标准目前而言还相对宽松,有很大的空间加以严格修订。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了可入肺颗粒物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h浓度限值,体现了对当前雾霾频发的积极应对环境保护政策,有利于缓解或消除人们感观与监测分析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常规控制项目PM10年均浓度限值,我国一级标准与欧盟的年均浓度限值持平,较其他国家严格;中国二级标准高出欧盟。日均浓度的限值,中国一级标准略高于欧盟,中国二级标准与美国持平,但高于其他国家。臭氧作为控制项目,在保留之前1h的同时增加了8h 项目,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可以在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报告过程中,更有效提示环境管理部门和公众防护臭氧对健康影响。二氧化氮标准限值中一级标准与二级标准限值相同,消除了原环境空气标准中的分级差异,小时浓度限值从原来的一级标准0.12mg/m3和二、三级标准0.24mg/m3修订为0.2mg/m3。新标准综合考虑了当前国际关于环境空气污染物风险防控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当前环境空气形势,从最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空气保护的角度,参考了WHO提出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标准限值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各标准限值[8],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一次重要实践。

3.4 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变更

为了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我国环保部也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的制定工作。与原来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首先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改为环境 空气质量指数(AQI),与国际标准名称一致[9];其次增加了PM2.5,臭氧O3,CO三项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因子,以更好地表征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我国现有的复合型环境空气污染形势;重新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达方式,与对应级别的空气状况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描述更匹配;四是完善了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将原有日报周期从前一日12:00到当日12:00修改为从0:00到24:00,并规定实时发布PM2.5,SO2,CO,NO2,臭氧小时浓度和臭氧8h浓度。

新增入臭氧8h平均、PM2.5年均和24h平均的参评项目,使新的评价体系囊括更多的污染因子,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其他相关污染因子的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有效性要求,采样时间延长,监测频次增加,提高了数据的有效性、代表性。因此,新的日报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公众感官感受与实际空气质量状况的差异,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和健康提示,更好的满足生态发展的需要[10]。

4 小 结

通过以上一系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与旧标准的对比,重点分析了新标准在功能分区、污染物浓度限值、数据有效性规定等方面的优越性,新增设的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h 浓度限值,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大突破。发达国家和国际代表组织已经开始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我国也已经将这些评价指标列入参考浓度限值之列,同时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修订,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主要污染物控制上,一级标准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二级标准与一级标准相差很大,因此二级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有非常大的严格修订空间。针对目前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或者地区已经基本取消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分级标准,中国继续执行分级标准,逐渐缩小差距或者在技术水平达到的情况下取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制度,成为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完善环境质量标准,使结果与民众感受更接近———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J].环境保护,2011,22:13-15.

[2]ANDREWSE,SAXENAP,MUSARRAA,et al.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atmosphericaerosls from the 1995 SEAVS experiment and review of the closure between chemical and gravimentric measurements[R].Air waste ManagAssoc,2005.

[3]U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particulate matter[R].Washington DC:WHO,2004.

[4]U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lead[R].Washington DC:WHO,2006.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6]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7]杨晓波,杨旭峰,李新.我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分析[J].环保科技,2013,5:16-23.

[8]钱一晨,金晶.典型国家和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9(2):67-73.

[9]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10]龚玲,胡勇.新修订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对比[J].三峡环境与生态,35(3):46-50.

猜你喜欢

二级标准环境空气限值
北京市:2022年PM2.5年均浓度10年来最低
“十三五”期间宁夏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新余市渝水区空气质量情况研究
东北地区典型城市环境空气PM2.5累积速率对比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中美炼钢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
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
恶臭污染源排气及厂界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
蓄电池SOC限值下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