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教育表象的背后

2014-08-12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才观素质教育家长

任红禧

如今提起教育,似乎方方面面都有一肚子苦水,有专家用“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来形容人们的纠结与无奈。谈及这些忧虑情绪所产生的根源,人们纷纷将矛头指向积重难返的应试教育。

其实,应试教育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深层根源有着诸多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断推出各种改革措施,但总体上效果不彰。在考核上跑偏的政绩观,在用人上狭隘的人才观,在育人上错位的素质观,都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专家指出,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当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投射到学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量中小学校忙于“抓分”,疏于“育人”。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撰文指出,现在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只围绕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运转。为了增加复习和训练的时间,国家规定的课程结束得越来越早,教学进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难度越来越大。“以普通高中课程为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15个门类的课程要用两年半的时间进行学习。可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用两年时间,有的学校甚至用一年半的时间就结束课程,留下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这种做法,破坏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正在制造大量学习困难的学生。”

一篇题为《把孩子们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的新华时评提到“教育GDP”这个概念。文章说,一些教育专家指出,中央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一些地方则把“人民满意”简单地等同于单一的升学率指标,于是“经济看GDP,教育看升学率”就成了考核的指挥棒。

有研究者指出:在“教育GDP”的带动下,有中国特色的“考试经济”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庞大至上千亿元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完全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建立的,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而且日益向规模化、资本化方向发展,其利益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给教育改革带来重重阻力。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骨干力量。于是,全力以赴让孩子考上大学,也就被众多家长视为孩子未来寻求就业、成为人才的不二法门。

而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近年来,大学生已不再是二十几年前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现实就反映出这种社会心态。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看来,高校盲目扩招是大学生身价贬值的原因之一,“盲目扩招之后,人家都不相信大专生和本科生,只相信研究生。而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则认为,“盲目扩招”并非教育之弊的病灶,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出了问题——过分强调竞争的机制和片面的人才评价标准,导致只有学历越高、(学校)牌子越亮才能在竞争中更容易取胜的局面出现。

这个观点与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中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的观点不谋而合。郑也夫认为,如果社会以学历的高低、学校的好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那么,人们自然会不惜代价去追逐更高学历。

4月16日,《黑龙江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禁补令”惹不满,部分学生家长求“增负”。学生减负为何阻碍重重》的记者调查:“进入2014年,教育部连续发布改革要求,剑指学生课业负担,黑龙江省各级教育部门坚决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减负新政,在坚决打击在职教师补课、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民营补习机构的同时,又提出禁止中学超时上晚自习,这些做法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然而,连日来,黑龙江省部分中学生家长却情绪激烈地要求恢复学校统一补课和加长晚自习时间。”

记者在文中提到哈尔滨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小袁,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常常吃过早饭就会呕吐。因为压力过大,他总是幻想一些很暴力、很血腥的画面。这让他感到很不安,曾瞒着父母看过心理医生。当记者将这个细节告诉小袁的妈妈时,小袁的妈妈无奈地告诉记者:“等你当了父母就会明白,与其让孩子上高中时不那么累,不如逼着他上个好大学,让他后半辈子有保障。”

显然,这个学生家长的心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家长之所以怕为学生减负,甚至求学校“增负”,也是被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片面的人才观“逼上梁山”,实属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

从目前的情况看,扭转社会上片面的人才观,可谓任重道远。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个观点启示我们,回归本源的教育应该是先育人后育才,通过素质教育铸就人的精神,比单纯灌输知识更为重要。

对于素质教育“推而不进”的现象,教育专家们在梳理原因时大多比较认同这样几点:一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分数至上”的教学目的一直在从中掣肘;二是整个社会,包括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三是各阶段课程设置没有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一些教师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不自觉地将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对立起来。

如果说家长们都无视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不客观,也不尽然,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些家长所关注的素质教育,往往注重外在、忽略内在。也就是说,除了关注孩子正常的功课成绩,在培养孩子的才艺方面也很投入精力和财力,而在孩子的人格、品德、情商、意志等诸多内在品质的培养上却出现缺失。

2013年,因涉嫌轮奸持续成为舆论焦点的“李某某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思考与热议。有媒体评论:“如果琴棋书画等才艺的培养算作素质教育,那么,李某某接受得不少了。仅就他的书法作品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他八岁学书法,师从名家,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但是,又有谁能说李某某就是成功的素质教育呢?令人忧虑的是,很多家长还是乐此不疲地培养着表面化的素质,而对孩子的人生最为重要的品德等方面教育却无动于衷。”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网上一篇题为《父母必须给孩子的十种品质》的博文提出,“感恩、宽容、乐观、自信、诚信、勤劳、礼仪、责任、坚强、主见”,应当是父母给孩子的传家宝。

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卸任后出版了一本《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他在一篇题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的访谈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反观一下素质教育的现实,有多少学校和家庭能深入理解并积极致力于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呢?

猜你喜欢

人才观素质教育家长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家长错了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家长请吃药Ⅱ
浅谈《三国演义》
犯错误找家长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