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重组促发展改革管理提效益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特色发展模式及发展之路

2014-08-12杜平郭阮鹰

中国煤炭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煤化集团公司管理

文/杜平郭阮鹰

合作重组促发展改革管理提效益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特色发展模式及发展之路

文/杜平郭阮鹰

2004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成立。成立伊始,陕煤化集团面临所属国有老企业包袱沉重、产业单一、体制机制不活、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客观现实,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内部资源、提高管控效率等成为当务之急。

陕煤化集团自从2004年成立以来,历经三次战略重组、合作并购、共性产业整合、新项目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融合,逐步形成了煤炭开发、能源化工、钢铁冶炼、燃煤发电、装备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等七个产业板块和科技研发、金融配套、现代服务等三个共享板块协同发展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以经济总量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实现跨越发展,集团2013年挺进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

陕煤化特色发展模式的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十载砥砺拼搏,十载硕果累累。

积极实施三次战略重组,奠定集团三大主业

2003年7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由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矿务局以及陕煤建司、黄陵矿业、省煤炭运销集团、陕西天地地质公司、陕北矿业局、彬长矿区开发建设公司共10个煤炭企业组建陕煤集团,2004年2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省政府直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2006年5月,陕西省政府决定,将陕煤集团的国有净资产和省国资委持有渭化集团、陕化集团、陕焦公司的国有股权合并,组建国有独资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6年6月30日正式揭牌成立。2011年12月,省政府决定将陕钢集团和陕铁投集团划归陕煤化集团管理,集团担起了陕西钢铁业振兴和陕西铁路建设的重担。

经过三次重组,使陕煤化集团公司聚合了全省煤炭、化工、钢铁三个行业的发展优势,提升了整体发展能力和产业发展的支柱核心带动作用;集团公司抓住了当时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陕西能源化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钢铁产业发展机遇,一批大型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铸就了集团公司经济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可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在发展中解决历史问题创造了条件。

注重对外合作,拓展了集团发展领域

新兴的发电企业

安全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煤矿

发展振兴的钢铁产业

陕煤化集团通过与央企、省内国企、民企合作建设新项目,把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和引进管理相结合,拓展了发展领域,引领民营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加快了发展速度。与三峡集团合作建设煤制甲醇制烯烃新型煤化工项目,创造了“三峡”模式;与神华集团、府谷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合作组建了榆林神华公司,充分发挥神华集团的财力和外运通道优势,解决陕煤化集团煤炭运输瓶颈,合作第一年就销售煤炭333万吨,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做到当年投资当年收回。针对神府煤田整装连片,地质稳定的优势,开阔合作视野,把集团公司的开发实力和技术优势与地方政府、省属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相结合,与榆林市及神木县合作建设了柠条塔、红柳林、张家峁等千万吨级的高产高效大型现代化煤矿,与市县区及省属国企合作正在建设的小保当一号、二号、曹家滩三个千万吨煤矿,可生产煤炭1亿吨左右,实现了集团公司煤炭产业战略北移目标。与韩城优秀民企合作焦化项目,顺应了国家“关小上大”政策,提高了项目技术水平,实现了综合利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加速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北元化工的重组,加速进入了新领域,实施了大项目,引导了民营资本的发展,创造了“北元”模式。

有选择地实施并购重组,做优价值链,增强核心竞争力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多元化经营如果不能和业务单元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紧密结合,通常只会破坏经济价值”。可见,业务单元的竞争优势的获取是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必由之路。陕煤化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榆阳、孙家岔、建新、建庄等煤矿,使老矿区矿井接续、经营困难等问题得到了缓解。通过煤化工产业领域的并购重组,使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年产110万吨PVC的生产线和煤干馏制油等一批煤化工新技术;利用化工资源整合,可增加电石产能100万吨/年、型焦96万吨/年、兰炭240万吨/年,为PVC和煤焦油加氢提供原材料保障和丰富了发展路径,延伸了产业链,发展了循环经济,使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成为现实。通过并购重组燃煤发电企业,提前向逐步回暖的下游产业电力行业布局,实现煤电联营,目前电力权益装机已突破1200万千瓦,2013年实现收入76亿元,保障了集团煤炭销售。通过并购重组吉尔吉斯斯坦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成了石油炼化项目,成功走出了国门,开拓了国外市场。

紧抓国家政策实施改革攻坚,减轻老企业包袱

1997年以后,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职工生活极度困难,企业生存遇到严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决策,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煤炭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2004年陕煤化集团成立后,在已完成铜川三里洞煤矿等6个破产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政策性破产工作的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相继申报实施蒲白马村矿等9个破产项目。到2008年底,共完成15个关闭破产项目,核销债务36.4亿元,其中:核销金融债务14.5亿元,核销税务债务4.3亿元,核销其他法人债务17.6亿元。取得中央财政补贴44.6亿元。涉及人员122019人,其中在职职工70535人,离退休人员34009人,抚恤人员16710人,退养家属工765人。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使四局、一司、一厂解决了许多历史包袱,企业债务减轻,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离退休人员、抚恤人员、退养家属工移交社会保障机构和社区管理,使老煤炭企业甩掉了包袱、轻装上阵,竞争力得到了提高。集团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获得了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此外,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移交办的要求,陕煤化集团公司与所属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企业办中小学校移交工作,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商,配合当地政府核定学校人员、清查学校资产,与当地政府签订移交协议,并按时移交了集团公司所属9个企业64所中小学校,共移交在职教职工3970名、离退休教师2430名,划转资产1.22亿元,划转土地1334.416亩。

整合内部共性产业,盘活内部资源,做强多元产业

整合集团内部共性产业,在满足集团内部日益扩大的需求的同时,扩大社会服务,提高对外经营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重,壮大产业规模,全面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使集团公司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从“一体化”向“专业化”、从“专业化”向“产业化”的飞跃。通过对集团内部的建筑施工、装备制造、水泥生产、地质勘探等共性企业整合重组,发挥专业化板块公司管理优势,依托集团公司主业优势,把各单位的辅业打造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通过对集团公司内部的煤炭销售、物资采购、科技研发、后勤服务等共性业务整合,组建为集团各产业共享服务平台,聚集了专业化服务资源优势,提高了集团经营效益,增强了集团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保障了企业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化工厂

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保障集团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整体,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的整体,一个富有效率的整体,投入的其中各项资源所带来的产出一定大于投入资源的总和”。为此,陕煤化集团通过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管控体系,夯实基础管理,初步形成了体制科学、机制灵活、管控有力、管理规范的核心竞争力。首先,通过制定集团管控的纲领性文件《管理纲要》,解决“谁干什么”的问题,规范了管控体系,强化了集团管控。按照“强化总部、做实板块、激活三级”的管理思路、战略控制型模式为主的管控定位,构建了战略决策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生产经营中心三级管理架构,并初步确立了各层级管理定位、管理权限与核心职能,界定了18项重要管理事项的责权划分,明晰了集团各部门职责。其次,通过建立200多项规章制度、460多个流程的制度流程体系,夯实了管控体系的基石,解决了“怎么干”的问题,强化了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推进了集团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顺畅开展。最后,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多层次、全方位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增强软实力,解决了“干得好”的问题。集团公司是省内最早开展对标管理的企业,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了对标指标、对标分析、对标推进、对标改进、评估考核、最佳实践等六大系统组成的对标管理体系,形成有目标、有指标、有标准、有措施、有考核的日常性工作体系,形成了一百五十余项最佳实践的管理创新成果。集团公司以转型升级为题材的最佳实践,在第二十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比中,获得全国管理创新二等奖。全面推广黄陵精细化管理经验,重点围绕安全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黄陵、王村、北元等精细化管理示范单位,荣获2012年陕西省质量奖。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助推集团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陕煤化集团在2012年成立了集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小组,制订了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截至目前,推进了财务核算、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项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报表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7个项目;规范了各煤炭企业数字化矿山建设,指导煤炭生产企业建成了企业级信息化网络系统,健全了38个生产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全面推动集团公司管理水平提升,陕煤化集团被省政府在2014年全省工业会上评为全省两化融合先进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陕煤化集团所属企业多、产业面广、业务单元众多、扩展迅速等都给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在今后的发展中,陕煤化集团仍要以世界一流企业为标杆,加强战略合作,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内部协作,做强各个板块公司,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助推集团挺进世界五百强,成为一流安全环保能源化工企业。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责任编辑:庞永厚)

猜你喜欢

煤化集团公司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DCS控制系统在煤化生产中的应用
年年有“鱼”
平遥煤化集团荣获“晋中市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陕西煤化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