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河口水电站庆大河拦水坝帷幕灌浆试验

2014-08-10施召云叶秋强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1期
关键词:压水孔口帷幕

黄 辉,施召云,叶秋强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四川雅江 627450)

1 概 况

1.1 工程概述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坝址位于鲜水河河口以下约1.8 km河段上,控制流域面积约65 599 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670 m3/s,水库正常蓄水位2 865.0 m,相应库容101.54亿m3,死水位2 785.00 m,调节库容65.6亿m3,水库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电站装机容量30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13.68亿kW·h。

庆大河沟水处理工程挡水坝坝顶高程2 684.00 m,最大坝高约54.40m。坝顶宽10.00 m,坝顶轴线长约148.35 m,上游边坡为 1∶2.5,下游边坡为1∶2.5。拦水坝两岸地层为T3xd新都桥组砂质板岩夹变质砂岩,层面产状N55°W/NE∠70°,岸坡浅表层岩体大部分为弱风化强卸荷带,坝体防渗采用土工膜心墙、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及坝基、坝肩帷幕灌浆体系进行。此工程设计采用单排帷幕对坝体基岩进行防渗处理。

1.2 拦水坝帷幕灌浆目的

根据设计下发的灌浆试验技术要求及相关参数,选择合理的施工程序,良好的施工工艺、合宜的灌浆材料和最优的浆液配合比,确定满足坝基帷幕设计标准的钻孔冲洗、灌浆材料、灌浆孔及灌浆参数(孔距、排距、防渗帷幕厚度等)、施工工艺(包括灌浆压力、注浆率、浆液浓度等)等技术参数和数据,使帷幕灌浆设计和施工更符合实际情况,灌浆孔布置更为合理。

1.3 试验区选择及孔位布置

灌浆试验段布置在右岸坝坡碴场临时道路以下已浇筑盖板上,试验段内沿坝轴线布置1排试验孔,共5个试验孔,其中2个I序孔、1个II序孔、2个III序孔,试验孔间距2 m。其中2个I序孔作为先导孔,利用先导孔钻孔取芯对基岩地质情况进行复勘,先导孔孔深按50m控制,其它灌浆孔按照灌前岩体透水率小于0.1 L/(min·m·m)即可终孔的原则进行。具体见图1。

图1 帷幕灌浆试验区孔位布置图

1.4 帷幕灌浆试验需解决的难题

1)因该拦水坝坝基岩体防渗仅设置为单排帷幕,故各单孔帷幕灌浆孔斜控制要求极高,如孔斜控制不满足要求,施工完成后无法形成连续整体帷幕线,拦水坝蓄水期将会出现“漏点”,严重影响两河口电站主体大坝基坑施工,为此试验过程中必须制定可行的孔斜控制工艺及措施。

2)因帷幕灌浆孔布置在拦水坝盖板混凝土坝轴线位置,岸坡浅表层岩体大部分为弱风化强卸荷带,灌浆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盖板混凝土周边位置坝体漏、冒浆及大耗浆情况,为此试验过程中必须采取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及控制工程投资。

2 帷幕灌浆施工

2.1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与基岩抬动变形观测

在灌浆试验区域的中部位置安设抬动观测装置,在灌浆前安装调试完毕。抬动观测孔采用φ75 mm金刚石钻具回转钻进,钻孔总孔深5.8 m,抬动观测装置如图2所示。抬动变形观测采用千分表测量,在灌浆过程中,抬动值控制在0.1 mm以内,如果发现变形值达到或超过0.1 mm,采取降低灌浆压力、降低注浆率等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破坏盖板混凝土。

图2 抬动观测装置示意图

说明:1.图中单位为cm。2.千分表距灌浆孔的距离由灌浆混凝土影响的范围确定。

2.2 帷幕灌浆方式方法

帷幕灌浆采用“孔内循环、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进行灌浆施工,在孔口段灌浆完成后埋设孔口管,而后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其下各段安设孔口封闭器进行分段灌浆,如此循环钻灌直至结束。

2.3 测放孔位

严格按照孔位布置图布置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0 cm,在所测放孔位处设置明显标记。

2.4 灌浆孔分序

帷幕灌浆分为Ⅰ,Ⅱ,Ⅲ序施工,灌浆孔分序布置见图3。

图3 灌浆孔分序布置图

2.5 灌浆孔钻灌段长划分

1)帷幕灌浆段长划分为:第一段2 m,第二段3 m、以下各段一般为5 m,终孔段段长不大于6 m。在钻灌过程中,可根据被灌岩石的裂隙发育程度、破碎情况、渗透性,结合钻孔过程中岩性变化情况等因素经监理人批准来调整钻灌段长。

2)根据设计技术要求及确定的施工方案,试验单元中2个I序孔按照50 m进行施工,其他灌浆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孔深控制:当灌浆段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小于0.1 L/(min·m·m),该孔段即为该孔终孔段,不再继续进行灌浆施工。

2.6 钻孔

1)钻孔方向。灌浆孔沿铅垂方向进行施工。

2)钻孔孔斜。钻孔孔斜必须严格的控制,所有钻孔都要进行测斜。测斜使用KXP-1型测斜仪,为了控制钻孔孔斜偏差,每段钻孔完成后均应进行孔斜测量,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要符合表1规定:

表1 最大允许偏差值

3)钻孔方法。①帷幕灌浆先导孔(每单元1个Ⅰ序孔)、检查孔采用φ75 mm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回转钻进;②帷幕灌浆孔采用φ75 mm金刚石单管钻具回转钻进成孔。

4)孔口管埋设。孔口管埋设长度为2.5 m,为避免混凝土抬动,孔口管应深入基岩0.5 m。因此,孔口管应在第一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段钻孔结束后,将0.5∶1的纯水泥浆液置于孔内,然后将φ89 mm的孔口管下入到孔底,并导正孔口管。孔口管上端与灌孔孔口平,上接孔口封闭器,孔口封闭器与孔口管采用丝扣连接。

5)钻孔孔斜质量保证措施。①开钻前严格检查钻孔平台的稳定性,钻进过程中对钻孔平台稳定性进行经常性检查,如果作业平台不稳,则必须停止钻孔施工进行加固处理。②钻机与钻孔平台必须进行平面接触并固定牢固,严禁钻机机台底面与钻孔平台呈“间接点”接触状态。③加强钻孔过程中的孔斜测量,每钻孔完成一段后及时进行孔斜测量。及时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偏方案。④根据钻进过程中采取的岩芯、孔内返出岩粉颗粒及返水颜色对地层进行预测和判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遇破碎岩体时减少没回次钻进进尺。⑤增长岩芯管长度。将原长1.5 m的岩芯管加长为3.5 m。⑥当钻进过程中由硬岩体换层进入软岩体时,适当降低泵量,增加转速高速钻进,如果钻速持续不降,适当增加压力,使岩心堵塞后,提取岩芯。

2.7 裂隙冲洗

所有孔段在灌浆或压水前必须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冲洗有效压力为该段灌浆压力的80%,冲洗有效压力大于1 MPa时,采用1 MPa,直至回水变清为止,经冲洗后的孔底沉积厚度不超过20 cm。遇地质情况特别复杂地段,钻孔的冲洗手段应通过现场试验,由监理工程师确定。

2.8 压水试验

1)压水试验方法选择。先导孔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其余各次序孔做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

2)单点法压水试验。帷幕灌浆孔单点法压水试验按DL/T 5148-2001附录A(灌浆工程压水试验)执行。

①压水试验压力值。帷幕灌浆孔单点法压水试验压力值见表2。

表2 帷幕灌浆孔单点法压水试验压力 MPa

②压入流量稳定标准。在稳定的压力下,每3~5 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4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 L/min时,此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套入公式(1)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3)五点法压水试验

检查孔五点法压水试验压力值分别为0.3,0.6,1.0,0.6,0.3 MPa。五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计算:以压水试验三级压力中最大压力(P)及其相应的压入流量(Q)代入套入式(1)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4)简易压水试验

简易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 MPa。压水20 min,每5 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q——透水率,L/(min·m·m);Q——压入流量,L/min;P——作用在试段内的全压力,MPa;L——压水试验段长度,m。

2.9 灌浆

1)灌浆材料。①水泥:采用峨塔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P.O42.5。水泥细度要求为通过80 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不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不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2个月的水泥不使用。②水: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水温不得高于40℃。

2)灌浆主要设备、器具。①主要设备:XY-2钻机,3SNS灌浆泵,高速搅拌机。②器具:孔口封闭器,射浆管,灌浆塞,高压管路及接头,压力表等;灌浆自动记录仪。

2.10 灌浆压力

1)灌浆压力初拟为:第一段0.4 MPa,第二段0.6 MPa,第三段1.0 MPa,再以下各段2.0 MPa,实际灌浆压力可根据地质情况作适当调整。

2)灌浆压力与注入率控制。①当地层吸浆量较小(注入率不大于10 L/min)时,尽快将灌浆压力升到规定值,在规定的灌浆压力下灌注。②当地层吸浆量较大时,将灌浆压力分为几个阶段,逐级升高到规定的压力值,并严格控制升压速度,升压速度与注入率协调,见表3。灌浆开始,如果吸浆量大时,使用最低一级的压力灌注,当注入率减少到一定限度,则将压力升高一级,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在规定压力下,灌至注入率减少到结束标准时,可结束灌浆。

表3 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关系

③当抬动变形值超过规定值时,采取降低灌浆压力或停止灌浆,并按指示进行。

2.11 浆液比级

选用 5∶1,3∶1,2∶1,1∶1,0.8∶1,0.6∶1(0.5∶1)7 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5∶1(重量比级)。

2.12 灌浆结束标准

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 L/min时,再继续灌注60 min即可结束灌浆。

2.13 特殊情况处理

1)冒浆、漏浆

为了较少因冒、漏浆造成灌浆浆液浪费而增大工程投资,在进行压水试验过程中如出现冒、漏水情况,直接采用W/C=0.5的浓浆进行灌注,灌注过程中如出现冒、漏浆而采用嵌缝、表面封堵等方法后效果不佳时,直接进行待凝处理,待凝8 h后扫孔进行复灌。

2)大耗浆量孔段

①灌浆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大耗浆量孔段,先对灌浆区域周边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冒、漏浆情况,如存在,则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处理。

②当进行压水试验时灌浆孔段出现无回水或回水很小情况时,直接采用W/C=0.5的浓浆进行灌注,灌注采用限流方式进行(控制流量在10~15 L/min),当灌注单耗达到200 kg/m时灌浆压力无上升、流量无减小趋势时,采取待凝进行处理,待凝8 h后扫孔进行复灌。

③当灌浆孔段进行一次复灌后灌浆压力和流量仍无变化时,在浆液中加入10%的细砂或加入一定的水玻璃、速凝剂进行处理。

④当进行3次以上复灌后孔内仍无余浆(即每次灌浆完成后浆液均通过大裂隙渗流至大坝防渗灌浆区域,灌浆孔段内无浆液),则可以采取直接在孔口加入粗砂,利用水泥浆液携带对大裂隙进行充填封堵(采用无压力方式),待孔内出现余浆后再扫孔按照灌浆压力进行补强灌浆施工。

2.14 封孔

灌浆孔灌浆结束后,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① 灌浆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② 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对钻孔空余部位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填密实。

2.15 灌浆工程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工程的质量检查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并结合对施工记录、成果资料、取芯岩样等资料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 d后进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方式进行压水试验。该工程质量检验合格标准为0.1 L/(min·m·m)。检查孔检查工作结束后,按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孔灌浆和封孔。

3 结语

灌浆前试验单元灌浆孔各孔段平均透水率为0.348 L/(min·m·m),灌浆完成后通过压水试验检查,拦水坝帷幕灌浆试验单元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平均为0.0255 L/(min·m·m),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的合格标准(不大于0.1 L/(min·m·m)),其中最大孔压水为 0.055 L/(min·m·m),最小为0.014 L/(min·m·m);灌浆完成后岩体透水率减小92.7%,灌浆效果非常明显;采取孔斜控制措施后,试验单元5个孔平均孔底偏距为0.4 m,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确保了灌浆帷幕线的连续整体性。采取冒、漏浆及大耗浆控制措施后,试验灌浆平均单耗为164.4 kg/m,很好地控制了工程投资,杜绝了浆液浪费。由以上数据可知,此工程部位防渗帷幕灌浆在上述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及现场技术控制下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检验标准,灌浆质量优良。通过此部位帷幕灌浆的工艺技术分析,可以积累一定的施工经验,为后期拦水坝帷幕灌浆打好施工技术基础。

[1]杨世伟、李德勇.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8).

[2]黄辉,蒋乐聚.锦屏一级水电站厂房防渗帷幕灌浆施工工艺[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5).

[3]邹刚.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无盖重高压固结灌浆试验[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5).

猜你喜欢

压水孔口帷幕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抽水调相时主压水阀位置信号抖动分析及处理
机组调相压水问题的分析及改造
机组调相压水过程中流程及控制的分析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基于孔口倒圆角变刀补偿技术及仿真验证
刘雯 每次躲在帷幕后向前看
拉开战国历史帷幕的晋水之战
帷幕 情意浓浓超惬意
第一次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