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014-08-08河北省财政厅靳海增吴梦龙马桂生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9期
关键词:轮岗干部队伍财政

河北省财政厅 靳海增 吴梦龙 马桂生

新形势下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财政厅 靳海增 吴梦龙 马桂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就为新时期下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财政部门能否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发展,能否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骨干队伍。因此,我们对新时期加强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当前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找准建设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提出建设财政干部队伍的新思路、新措施,希望本文能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提供有益参考。

河北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并明确了财税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体内容,深刻揭示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和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作用。这些都为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是对财政干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发挥好职能作用,对财政干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已刻不容缓。当前,河北省经济社会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和建设全面小康、富裕殷实、山清水秀的河北的战略目标。河北的压力之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来引领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支撑发展。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精神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在事业发展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注重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运用,把人的能力作为重要价值。这就要求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把财政干部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财政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让每名财政干部都能在推动财政事业发展中愉悦工作、实现价值。必须要把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关系事业发展成败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一、全省财政系统干部队伍现状分析

截至2014年3月31日,河北省财政系统有11个设区市财政局、192个县(市、区)财政局、2078个乡镇财政所,干部职工总数为28 383人。(1)省级财政干部队伍情况。省厅内设处室共24个,参公事业单位10个(含农开办机关、监督管理局),其他事业单位13个,共47个单位,共有正式干部职工580人。从年龄看,35岁以下149人,占总人数25.69%;36~50岁315人,占总人数54.31%;50岁以上116人,占总人数20.00%。从学历看,本科及以上学历509人,占总人数87.76%;大专学历48人,占总人数8.38%;中专及以下学历23人,占总人数3.86%。据统计,省厅机关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正处级领导职位平均年龄为51岁,没有40岁以下的正处级干部,30岁以下一般干部仅占总数的3.5%。(2)市县(区)财政干部队伍情况。全省市县(区)两级财政共有17 346人。从年龄看,35岁以下5593人,占总人数32.24%;36~50岁9276人,占总人数53.48%;50岁以上2477人,占总人数14.28%。从学历看,本科及以上学历8939人,占总人数51.53%;大专学历5703人,占总人数32.88%;中专及以下学历2704人,占总人数15.59%。(3)乡镇财政干部队伍情况。全省乡镇财政机构中含乡镇财政所1971个,占总数的94.85%;街道办事处、园区、农场下设财政机构107个,占总数的5.15%。全省乡镇财政实有12 296人,其中编制内10 457人,编制外1839人,所均6人。从编制内实有人员年龄看,35岁以下3338人,占总人数31.92%;36~50岁5699人,占总人数54.50%;50岁以上1420人,占总人数13.58%。从编制内人员学历看,本科及以上学历3559人,占总人数34.03%;大专学历4452人,占总人数42.58%;中专及以下学历2446人,占总人数23.39%。

二、当前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近年来,全省财政系统在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不容乐观之处,通过对全省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状况分析和基层调研掌握的情况,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财政和省级财政,存在人员数量不足、配备不平衡、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理念更新慢、思想站位不高、进取意识不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干部活力不足等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有的同志政治上尚未完全达到合格,理想信念有点不够坚定,政治鉴别力有点不够强;有的学习不够勤奋,理论比较缺乏,专业知识水平偏低,能力素质不够高,分析形势没有新观点,推动科学发展没有新思路,破解改革难题没有新办法;有的创新意识不够强,改革创新的胆子小,步子较慢,措施也不够有力;有的工作不够扎实,对工作或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或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追名逐利,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利用手中之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有的走向了违纪违法的边缘。此外,存在对财政人才的培养上还不够有力,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还不尽完善,对干部激励引导作用发挥的不好,个别单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面对经济大转型、改革大推进、作风大转变的新形势新任务,无论是财政人才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素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还是财政人才的管理模式都亟须不断提高和改进,亟须通过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加以认真解决。

三、新形势下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政策性强,是一项长期性、不能间断的重要工作,在任何时期、任何历史背景下,都要高度重视,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路径,逐步加以推进。当前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坚持人才引入,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目标,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才队伍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部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要素。财政人才是保持财政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财政改革举措的落实与改革成果的巩固,财政发展的不断推进,都有赖于财政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选调年轻干部进机关工作,要实现选得准,干工作上手快,缩短培养周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就要突破传统的招录方式。坚持多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原则,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选录方案,切实选到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较好地满足财政工作急需人才的需要。近年来,为适应省直管县、绩效预算、扩大派驻监督等财政改革的需要和机构设置情况,解决财政干部人员紧张、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局面,省厅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科学设计方案,采取公开招调的方式,选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会计财政方面专业、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公文写作水平较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好、马上能进入工作角色、能承担重要任务的人才引进机关工作。今后,各级财政部门根据人员结构和编制空缺情况,可继续通过公开招调、公务员招考、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从年龄上、学历上、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补充优化人员结构,不断为财政干部注入新生力量,增强队伍活力。

(二)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能力素质。

以紧贴实际、服务需求为原则,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财政改革的推进、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综合能力和素质强的干部去操作和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做到“改革未动,培训先行”,根据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的需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做好预算改革、国库管理、财政监督、绩效考核等业务培训,引导和鼓励基层广泛开展“财政业务论坛”、“财政改革大讲堂”、“专题学习小组”等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全面深化财政改革,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省厅要坚持抓主管县(市)长和财政局长财政改革与管理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和人文优势,举办高层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围绕干部履职能力,组织新任职、新录用人员的培训;在全省财政系统中组织开展“比理论政策水平、比分析算账水平、比公文写作水平”技能比赛活动,激发广大财政干部“比、学、赶、帮、超”的热情;积极推进网络培训,不断发挥其覆盖面广、学习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达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目的,等等。从2014年年初开始河北省财政厅就确定“双学、双改、双提升”的工作任务,着力提高财政干部能力素质。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还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培训模式,切实增强财政干部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培养出一批“能写、会算、懂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为推进财政改革提供智力支撑。

(三)完善考评体系,着力激发干部生机活力。

以客观公正、激励约束为核心,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牵引作用,科学设定考核指标,采取有效的考核形式,是激发各单位和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先进的现代公共管理理念,这种科学管理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同样也适用于政府机关。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全面引入运用绩效管理,建立目标引导、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整体提升的管理机制,对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政策执行、岗位履职、目标完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内容涵盖财政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既包括基本职责、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特别加扣分项目、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也包括个人“德、勤、廉”方面。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工作目标任务,按照“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由被考核对象自行编写目标指标,从时间、数量、质量3个维度和上级要求、历史数据、同行业先进水平等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反复沟通后,确定单位和个人共同认可的年度目标“契约”,增加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考核更加合理、公平、公正。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改革创新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财政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正能量。

(四)推行轮岗交流,着力培养锻炼财政干部。

以加强班子建设、全面培养干部为重点,大力推行干部轮岗交流。立足于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更好发挥整体效能,坚持通盘考虑,努力配备好每一个班子,用好每一位干部,省厅研究制定了干部轮岗规定,对不同类型的干部分别明确轮岗年限:一般干部在同一处室工作6年以上必须轮岗;处级领导干部任同一职位5年以上必须轮岗,在不同职位但在同一处室工作10年以上必须轮岗。同时,着眼于优化处级领导班子结构,在综合分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针对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综合考虑业务专长、性格特点、性别结构等因素,对班子成员进行调整性轮岗,从整体上提高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眼于全面培养锻炼干部,根据干部工作阅历和培养需要,实行培养性轮岗,有计划地进行多岗位锻炼;着眼于预防腐败和保护干部,针对财政工作中资金和政策管理比较集中的特点,实行岗位性轮岗,对从事资金管理时间较长的干部尽量轮岗安排到非资金管理处室工作;着眼于发挥干部特长,对一些具有特殊专业优势和业务特长的干部,安排到更有利于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优化处室人员结构,较好实现人岗相适。通过轮岗交流锻炼,可以有效避免干部惰性,开阔思路、提高站位、推进工作,同时还能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创新选任机制,着力提高干部使用效能。

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任人唯贤、民主公开为基本方向,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鲶鱼效应”应用到干部管理中,可起到有效激发团队活力、提升战斗力的组织目标。怎样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一种导向,“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多起来”。如何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鼓励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研究制定“以德为先、绩效导向”选人用人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采取绩效初选、能绩评定、民主推荐、党组研究的基本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有效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队伍的生机活力,实现选好少数人、激励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六)开展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向上向善氛围。

F812.2

:A

:2095-3151(2014)69-0042-03

猜你喜欢

轮岗干部队伍财政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