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2014-08-08王登贵张敬东起雪梅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汽车

王登贵,张敬东,起雪梅

(攀枝花学院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王登贵,张敬东,起雪梅

(攀枝花学院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国家为振兴工程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项目。文中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教学体系的结构。通过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模式的措施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 该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工程实践

教育部2009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振兴工程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致使目前汽车服务领域急需大量既具有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传统的实践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汽车服务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为更好培养出新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针对“卓越计划”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培养目标定位

攀枝花学院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结合卓越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在充分的市场调研、重点高校经验交流后,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通过和汽车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营销和贸易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工程素质,受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欢迎,适应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有较强的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汽车产品规划与开发、性能检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汽车营销、技术服务、汽车及零部件设计等汽车工程服务领域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对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而言,培养目标从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2 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对学生工程训练最好的场所,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障,但是近些年全国高校不断扩招使校外实习基地更加紧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点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对于接待在校学生的参观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往往不感兴趣,导致学校在实践教学实施中,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企业的配合,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期校企合作也不稳定[3]。

2.2 实验室建设软硬件不强

以前,一些高校实验室大型精密检测设备和科研仪器不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这几年在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与投入下,高校实验室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教学设备,但是很多高校在购置设备前调研不足,讨论不充分,购买的新设备往往只适用于验证性和操作性,不适合学生开发和设计应用;实验室缺乏构建模拟企业真实生产、运行环境平台的软硬件条件[4],在实际运行中实践环境和水平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模式培养标准相比还有差距;

2.3 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够

“卓越计划”的5项重点任务中,第3项重点任务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5],学校对于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1)近些年高校引进教师要求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就学校教师队伍的状况看,学校的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书生型毕业生,缺乏工程背景,创新意识不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不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能力;(2)多数老教师本身就没有企业的工程实践背景,对企业一线的生产、运行、管理等情况不了解。这致使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指导,与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6-7]。

2.4 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没能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很多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步骤、结果在实验指导书中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是机械地完成验证和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1]。(3)在教学管理与评价方面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健全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缺乏过程监控或没有认真落实和执行,校内实践主要看重的是结果,校外实践缺少过程的监督,学生在没有压力及缺乏监督管理下来培养工程能力,效果不佳。

3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具有“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符合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搭建由课程实验、实践与实习、应用与创新三个模块组成,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计划采用“3+1”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要求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得少于一年[9]。

3.1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设置采用理论课程内的实验和单独设课实验相结合[8]。理论课程内的实验主要包含在一门课程之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单独设课实验是在一门或几门课程基础上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其教学活动以独立的课程形式组织进行,设置专门学分,并独立登记成绩。从实验形式上讲,所有实验可按演示性、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等四种类型开设。

(1)演示性实验由实验教师或学生操作。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了解实验方法和工作原理、剖析现象,验证理论。

(2)基础性实验学生按要求,动手拆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或上机操作、程序设计和数据处理,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3)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一般只给出实验结果或系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或系统参数的确定、选择测试仪器、构建或自行设计、制作实验平台并实际操作运行,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4)综合性实验及实验内容涉及一门或多门课程,须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2 实践与实习

实践包括实践类课程与创新能力扩展项目。实践类课程指必修实践环节,包括:军训、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程项目实训等。创新能力拓展项目是指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的原则自行安排的以一些实践性活动,包括:专题社会调查、当公益活动自愿者、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等,同时,还要求卓越班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兴趣小组”各种实践活动。

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3.3 应用与创新

应用与创新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针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设计。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技竞赛平台以保证学生的实践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的设计环节,一方面要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探索创新的责任。因此毕业设计要坚持以工程设计、研究型课题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地要体现汽车后续服务专业的特征,同时兼顾社会实践实际课题。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技竞赛平台上,学生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组成项目小组,结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汽车科技大赛的题目要求,设计方案,不断挖掘问题,积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4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措施

4.1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优化校企合作机制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渠道,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卓越工程师提供实践平台,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期,加快了学生从学生到技术员的角色转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培养卓越工程师过程中,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加大与当地及全国相关汽车制造公司、汽车运输公司、汽车4S店等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联合开发课程和实践环节,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4.2 加强实验室条件和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1)可利用国家、地方在教育方面的各项经费支持,加大专业实验室投入;(2)充分调研市场,购置具有开发与设计功能强的实验设备,积极想办法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3)加大学校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共享设备资源,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4)争取学校、学院经费投入,实验中心组织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开发、搭建实验平台。(5)建进一步建立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实践、实习、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4.3 加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应该鼓励教师,通过以下途径建设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1)对新进的高校毕业生,在校任助教1年(了解教学情况)后,到企业单位顶岗工作一年,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2)在专业教师引进时,可优先录用参加过工程实践项目,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并在引进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3)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汽车高级营销师等技能培训和鉴定考试来增强实际应用能力。(4)借助学生生产实习机会,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参与指导,实际上与学生共同在接受企业生产训练。(5)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中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校内兼职教师。

4.4 教学模式改革

现有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知识学习、知识实践和知识应用三个层次,分别通过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三个教学环节来实现,如图2所示。三个环节彼此比较独立,而且知识应用环节被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图2 现有的教学模式

为了增强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我们增开了一系列专题教学环节,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渗透、融合,设置一系列专题,以增加课程之间的联系,强化知识的应用。同时将几个相关专题整合为一个实训(工程)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形式,由相应的核心课程和若干专题来支撑。项目以接受任务开始,以完成项目为目标展开学习,以完成项目设计为考核方式,构建一种项目(任务)驱动型的综合培养方案。最后,遴选一些优秀的项目参加各种赛事。这样,在原来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专题教学、项目实训和参赛三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工程经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式

5 结束语

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上述措施改革后,与往届学生相比,在实践与创新能力上有了显著突破,近两年学生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各类奖项9项,获得实用性新型专利6项。总之,期望新的面向卓越计划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更科学,使毕业后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1]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14(6):223-225,230.

[2]刘树伟,郑利民,李刚,等.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133-135.

[3] 张治国,赵志根,郑永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49-151.

[4] 魏国丰,王百成,李伟,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模式下的机械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船海工程,2012(12):141-142.

[5] 王爱侠,张燕,刘钰.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 38-41.

[6] 王耀廷.建设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师资队伍——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126-128.

[7] 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9-10.

[8] 刘宏,曾璐,曾东红.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1(7):358-360.

[9] 陈倩,欧阳骥.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3(3):56-58.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Excellent Engineers

WANG Denggui, ZHANG Jingdong, QI Xuemei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anzhihua University, Panzhihua 617000, China)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roject is a new pattern reform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In this paper, surrounding the cultivating objective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we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e have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by measures of optimizing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e 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s, build engineering experienced teaching staff and reform teaching mode. Actual practi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aching system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project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outstanding engineer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practice

2013-12-03;修改日期:2013-12-26;

攀枝花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JJ1303、JJ1364)。

王登贵(198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交通设备控制方面的教学研究。

G642.0;G642.44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4.04.045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汽车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汽车的“出卖”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卓越之梦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