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能力是群众工作的重头戏

2014-08-08张鸣霍庆涛

当代贵州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群众

张鸣+++霍庆涛

“5个到村到户”

: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阳市提出创“全省最好、全国一流”的目标,乌当区如何为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贡献力量?

李志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我们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不变,“三实三同”的载体不换,以“转作风、抓反腐、办实事、树形象”为总抓手,落实好“四学四问、四查四改、四破四立”20项基本任务。确保2014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2015年实现“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城乡一体化实验区”的发展目标,努力把乌当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花园之城。

: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如何拓宽服务群众路径,把基层做实?

李志鹏:近年来,乌当区相继开展了“三进三服务”、“新型社区·温馨家园”、“三创一强一提升”、“在职党员进社区”和“部门帮乡、支部结对、干部驻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让他们看得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我们真心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所以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针对现在有些干部深入基层少、坐在机关发号施令多,下乡不进村、进村不入户等问题,我们将工作触角延伸到村组,深入到户,结合实际提出了“5个到村到户”这个工作载体,切实解决好服务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实现“学习在一线交流、意见在一线征求、困难在一线解决、关怀在一线体现、积案在一线化解”的工作目标。

:“5个到村到户”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李志鹏:具体来说,就是学习教育到村到户、征求意见到村到户、实事办理到村到户、党内关怀到村到户、积案化解到村到户。通过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难、所困,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村支两委的委员不论是不是党员,都要做到每家每户走访到,有问题的听意见、没问题的打招呼,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善做群众工作和狠抓任务落实的能力,真正以活动推动民生改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群众看到变化,在活动结束后让群众见到实效。

让群众看见实效得实惠

:学习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到党员参与活动全覆盖?

李志鹏: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农村党员多、居住分散、年龄差距大、从业情况多样化的实际,我们采取“四个一”措施,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做到学习教育到村到户。一是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我们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组织农村党员参加道德讲堂,提升广大党员群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公民文明素质;二是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组织村(居)干部集中观看“村官腐败”警示教育片,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汲取经验教训,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三是利用远程教育,刻录一套光盘。将《杨善洲》等8部影片刻录成光盘,以村民组为单位组织农村党员观看,同时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将光盘送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家中观看;四是发送一条信息。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内容编辑整理后,通过短信、微博或微信等平台发送给流动党员,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目前,全区13个乡镇(社区)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组织农村党员开展道德讲堂45次,刻录《杨善洲》等8部影片光盘1000余张,组织95名村(居)干部集中观看“村官腐败”警示教育片13场次,发送应知应会短信2万余条。

:只有真正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才能找准存在的问题。这个方面,乌当区是怎么做的?

李志鹏:我们把开门搞活动贯穿活动始终,每一个环节都要组织群众参与,真心诚意请群众提意见,让群众监督、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听到真话、找准不足、解决问题。为确保征求意见到村到户,我们将乡(镇)、社区领导干部、包村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服务事项统一制作成便民服务卡,印发给所联系村群众,同时利用农闲或夜晚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召开“院坝会”142场,制作服务联系卡6万余张,发放征求意见表1.3万余份,收集到涉及“四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共3395条。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正在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有什么措施保障吗?

李志鹏:我们坚持边学边改、立改立行,采取“三个一”措施,确保实事办理到村到户,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一是联系一户困难群众。通过落实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2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户残疾人贫困户、1户计生三结合户、1户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加强与联系对象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开展一次走访。区直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选择1-2个村民组,采取登门访谈、主动约谈等方式,与群众摆“龙门阵”、“拉家常”,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掌握群众诉求;三是办理一件实事。在走访了解、征求意见期间,主动帮助基层解决1—2件实事,并将实事办理情况在村寨或一定范围进行公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老百姓最期盼的做起

:党员之间互助关怀,有利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李志鹏:是的。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建立党内关怀机制,使党员深切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党员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我们通过采取“1+1”,“N+1”方式进行帮扶配对,区委常委分别联系1名生活困难党员,督促整顿1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全区26名县级区委九届党代表联系26名村(居)老党员,478名科级干部分别联系147名生活困难党员。同时我们还采取党费划拨一点、财政争取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的方式,建立党员关怀基金,共筹集基金10.59万元,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党员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目前已划拨6万余元资助困难党员、离任村干部看病就医。在此基础上,区财政还划拨85万元作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项目扶持资金,鼓励和帮助有意愿创业、有能力创业的党员发展致富项目。仅2013年,我们对各乡镇(社区)申报的75个基础好、效果好、带动好的项目给予了资金和物资扶持。其中,下坝乡岩山村樱桃基地评为贵阳市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2012年,省委组织部还将乌当区作为全省开展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工作试点的9个区县之一。2013年,偏坡乡被中组部列为在全国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的6个乡镇联系点之一。

:贵阳市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的“一号工程”来抓,乌当区是如何落实的?

李志鹏:在乡、村开展活动,除了聚焦“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外,就是要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方面做起。实话说,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合情合理的,很多问题之所以很多年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所以我们要求积案化解要到村到户,通过采取区委常委包案督办、其他副县级干部按照谁分管谁包案、谁熟悉谁包案的原则,对68件矛盾纠纷和重要信访案件进行包案化解,把干部下访作为开门搞活动的重要内容,定期到群工中心开展接访活动,不定期进村入户走访上访群众。截至目前,省交办的6件已全部化解,化解率100%;市交办的32件,已化解26件,化解率81.25%。在此基础上,乡(镇)、社区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站(室),接待来访群众,疏通群众情绪、沟通群众感情、化解群众怨气、解决群众困难,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最先看到干部作风的转变、感受到活动的效果。(责任编辑/霍庆涛)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群众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