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画菊名世的萧之亮

2014-08-08顾朴光顾雪涛

当代贵州 2014年15期
关键词:贵阳菊花贵州省

顾朴光 顾雪涛

菊花是古代文人珍爱的花卉,被列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咏菊名句,如“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秋菊有佳色”(陶潜);“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历代画家亦喜以菊花为画材,徐渭、朱耷、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有画菊的佳作传世。贵州现代画家萧之亮 ,一生爱菊、种菊、画菊、咏菊,对菊花的钟爱堪比东晋诗人陶潜;他一生所作亦以菊花最多、最精,故生前有“萧菊花”的雅号。

萧之亮,原名汝富,别名导群、萧声、萧春等,1910年6月生于贵州遵义县团溪镇。早年就读于黔北联合中学,1926年入上海大陆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不久学校被查封,遂滞留上海,与陈沂合编《夜怒波》等进步刊物。1932年赴北平入国民大学,同年参加北方左翼文化总同盟,任组织部长;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进杭州艺专暑期绘画讲习班学习,次年赴上海,任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部长,在沪期间曾发表剧本、小说、杂文宣传革命。1935年返黔,在多所中学任美术教员,翌年创建“贵阳沙驼剧社”,为社长。1940年剧社被国民党政府解散,萧之亮回到遵义,与避难入黔的江西画家徐惕冰发起成立“萍舸书画社”。建国后萧之亮先后在贵阳师范学校、贵州省教育厅、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科委工作。1981年1月病逝于贵阳。有遗作《萧之亮诗书画选集》出版。

萧之亮是左联老战士,前半生主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书画只是业余爱好,但他自幼喜爱书画,在家乡上私塾时认真临摹过碑帖、画谱,后来又曾入杭州艺专深造,因此书画功底十分扎实。四十年代他曾在遵义、贵阳卖画鬻字,创作了大量作品,艺术日益成熟。七十年代后他赋闲在家,潜心研习书画、篆刻、诗词,终于攀上一生的艺术高峰。萧之亮的书法各体皆备,而以行草最佳,所作浑厚朴茂,平中见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总结自己的书法特点是:“以颜为骨,以苏作态,以米为魂,以隶取势,以篆运腕。”其画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人物、鸟兽、草虫,尤善画菊花,有“萧菊花”之誉。笔墨简洁传神,格调高雅脱俗,讲究以书入画,以诗入画,具有文人画的品格。

萧之亮的画菊之作曾入选1958年在贵阳举办的“贵州省第一届美术作品展”并入编美展画集,以后又有多幅作品入选各种高层次美展并在报刊上发表,受到专家和百姓的好评。萧之亮画菊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原因有二:首先,他十分重视对菊花进行观察和写生,坚持以造化为师,经过长期努力,对不同品种菊花的风姿、意态皆了然于胸,故下笔便不同凡响,不但能得菊花之形,更能得菊花之神。其次,他画菊不是为了陶冶性情,消遣时光,而是把菊花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借以寄托心中的革命理想。他曾在一幅《菊花图》上题道:“不凋西风气犹昂,且爱黄花晚节香。应耻陶然高逸者,人间正道是沧桑。”萧之亮笔下的菊花,是他性格、思想的外化,它们没有丝毫孤芳自赏的情态,而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精神,人们之所以喜欢“萧菊”,原因正在于此。(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陈芳媛)

猜你喜欢

贵阳菊花贵州省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白居易写诗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秋天的菊花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