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门口逛“台湾”

2014-08-08杨彦荣

当代贵州 2014年15期
关键词:血压计台湾展区

杨彦荣

4月30日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上午10点,会展中心入口的警备人员陆续撤离,等待了近一个小时的市民们有序进入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现场参观,“贵普”和“台普”相糅合的讨论声瞬间弥漫整个展厅。

“金币掉下来啦!”刚进入一号展厅,一个6岁的小男孩就兴冲冲地伸手接“掉下来的金币”——“台湾精品馆”外围墙面上的3D裸眼电视里,金黄夺目的钱币正从天而降,这也造成了“台湾精品馆”入口处短暂的“拥堵”。

有“馆中馆”之称的“台湾精品馆”携11项“全球第一”科技产品亮相“台博会”:全球唯一能准确侦测心房颤动的电子血压计、全球最坚硬的笔记本电脑、全球首创可仰卧轮椅……集高、精、尖于一身的精品馆成了市民们竞相参观的“宠儿”。

75岁的贵阳市民李大爷对眼前的血压计很感兴趣,“它可以记录200次心房颤动数据,如有异常会出现警示符号,帮助预防中风。”导览员王秀向李大爷介绍。凑近细看,巴掌大小的血压计上布满了各种指示按钮,中间的小屏幕上显示着正接受测量的李大爷的血压指标。他爽朗的笑声告诉大家,自己的身体状况目前很好。随后,李大爷用生硬的“贵普”话和导览员讲起了价钱。

才开放两个小时,大大小小的展区前就挤满了人群,放眼望去,唯独“欧典果汁饮料”展区显得“与众不同”——与其他展区络绎不绝的客流量相比,这里门可罗雀。当参观人群走过并拿起面前的果汁饮料问价时,几乎都会得到一句“不好意思,我们不零售”的回答。

在贵州人民和台湾商人们热火朝天地“血拼”时,这句话会让人觉得奇怪。不交易,为什么要参加“台博会”呢?

40出头台湾商人田进国一袭黑色西装,悠然地坐在桌前翻看资料。作为台湾欧典食品大陆代表处的市场部副经理,15年的从业经验让田进国越发深沉睿智了,“我觉得‘台博会就是一个平台,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找到贵州市场的代理商,长期合作。”在田进国眼中,“台博会”更是一次机遇,要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而并非卖出几瓶饮料那么简单。

顺着走廊看去,“台湾精品馆”、“智能生活体验馆”、“健康医美形象馆”……涉及了衣食住行的800个摊位冲击着市民们的眼球。热情的贵州人民正惬意地购己所需,积极地响应着黔台合作。而两地长期合作的“中流砥柱”则是另外一群人——采购商。

也许是出于新奇的缘故,大多数参观者每到一个新的展区都会极其兴奋地冲上前去听导览员讲解,思索片刻后当即选择购买或者离开,但罗治敏不是这样。她走在走廊最中间,观看两边的展销品只需左右扭头即可。作为六枝特区新动力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罗治敏正在为公司寻找新货源。

“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罗志敏指着货架上的酵素说,“因为价钱比较贵,如要合作的话,主要是解决售后的问题。”观察良久,罗治敏终于在“大熊有机食品”前停下脚步与台商交谈。

而人群中的吴漫,此时也正细心观察着来自台湾的参展商们。

吴漫不是采购商。湄潭的工业园区里有吴漫的魔芋厂。今天,他希望能在台博会上找到台湾投资者,将自己的魔芋产品推向台湾市场。

经过上午两个小时的沟通、寻找,吴漫确定了两家有意向的企业,“毕竟双方都不熟悉,所以先拿了资料,还要再详细了解。”

黔台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重量等分。“台博会”需要罗治敏一样的商人,也需要吴漫一样的商人。

“4天实在是太短了!”5月3日下午,最后一个收摊的台湾商人黄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当天下午,展厅内的摊位逐个亮出了“商品售罄,感谢热情的贵州人民,下次再会!”的繁体字牌。(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血压计台湾展区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居家测量血压的三个要点
浅述新型电子血压计计量检定
首届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
第七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近20万人次参观 签下28亿元大单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2015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第四届)暨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