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14-08-07彭明侠

散文百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竖式创设情境

彭明侠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中心校

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彭明侠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中心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自主性。

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情境,问题创设的好,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的重要理念。

一次,我听了“有余数除法”一课,深受启发。课堂上,讲课老师利用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探究问题当中,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下面是“有余数除法”这节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早晨老师去面包房买早点,面包房的师傅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面包应怎样装?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着解决呀?

(学生兴趣十足,跃跃欲试)

生1:每5个装一袋(同时教师板书)

生2:每4个装一袋

生3:每3个装一袋

生4:每2个装一袋

生5:每1个装一袋

师:如果面包房的师傅打出了10个面包,你们按这五个方案给分一分。

(生手中有卡片,圆圈代表面包。)

(每个学生都在卡片上分一分,画一画。)

师:想一想,你仔细观察你分的结果,能不能把它们分成两类?

学生想好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内交流。

生6:每1个、每2个、每5个装一袋为一种;每3个、每4个装一袋为一种。

这名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生7:每1个、每3个、每5个装一袋为一种;每2个、每4个装一袋为一种。

生7也说明了自己分的理由。

师:今天我们就按生6的分法,每1个、每2个、每5个装一袋,这种分发没有剩余;每3个、每4个装一袋,这种分法有剩余。

师: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生回答师板书:10÷2=5(袋)

师:见没见过除法竖式,你们想不想知道除法竖式呢?(想)你们把除法竖式想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下面同学们就创造一下除法竖式吧!生8: 10

(每名学生都说了自己创造除法竖式的理由)

生9: 2

师:前两种做法在以后做除法时比较麻烦,我们就采用生10的方法,这种方法方便。再次让生10讲除法竖式的意思。

……反思:

“数学不能脱离生活,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节“有余数除法”一课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知道了学习数学的真正用处,懂得了数学不是单纯的数学而是生活的数学。讲课老师就学生非常熟悉的“买早点”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从这节课我得到了启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诸如现实生活情境,动画情境,动手操作情境,游戏情境等,把学生引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就能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从而产生一种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渠道。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更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转变观念,增强体验,深化认识,发展个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竖式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