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4-08-07许世文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现状措施

摘要:蚕丝业是我国传统重要产业,市场对蚕丝的需求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蚕丝业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西部进行转移,这为广西蚕丝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广西蚕丝业发展历史、发展现状、蚕业养殖、护理及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为以后蚕丝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蚕丝业;现状;养殖护理;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13-2

蚕丝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促进社会整体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加大蚕丝业研究对今后社会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蚕丝是我国古文明产物之一,据考查有4000多年历史,甲骨文中许多带丝旁的字是很好的佐证。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富光泽,透气、透湿性能好,在手工业、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尤其是蚕丝中含18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对人体的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的美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广西蚕丝业发展现状

广西紧抓“东桑西移”整体战略的大好机遇,强力推进蚕丝产业发展,从桑园种植面积、养蚕数量、产茧质量、蚕丝加工能力、缫丝企业等方面均实现快速增长。据中商情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广西蚕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2.8%,真正实现了广西茧丝业向综合强省的转变。

1.1 蚕丝业崛起的基础

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的第一大国, 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东部地区蚕桑业发展占据主导,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东桑西移”发展战略成为新的主题,广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为蚕业起步发展阶段;90年代每年按7%~8%速度递增;2001年至今为蚕业发展高峰期,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这是广西继糖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优势产业,成为推动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2 产业技术人才状况

上世纪21世纪初,广西蚕丝业进入高峰期,但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据调查,2005年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万吨比是105人,而同期全国万吨比为339人,不及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人才短缺比较严重,高层次科技人才更是奇缺,严重影响蚕丝业创新发展,随着广西大学蚕学专业的开设,陆续培养了一部分科技专业人才,“东桑西移”工程能较好的实施,得益于这支科技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升,新科技专业人才后继乏人,特别是近年该专业停招,现有科技人才老龄化明显,人才断层日趋显露,加快广西蚕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蚕丝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3 经营中面临的新问题

广西地区通过大力调整蚕丝产业结构,大幅度进行蚕丝业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形势发展一片大好。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蚕丝业管理中如何发挥机制的最优化,如何提升蚕丝的品种及蚕丝质量,深加工能力相对滞后,蚕丝业市场管理还要等待规范,如何更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亟待进一步解决,以更好促进蚕丝业的健康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优化政府职能,提供政策保障

2.1.1政策保障是行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要对桑蚕业现状进行调查,重新规划布局,制定出台指导性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各级蚕丝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蚕丝管理法规,对蚕丝业实行“有序竞争”,提高蚕种经营、蚕茧收购、企业准入条件等,加大治理流通管理混乱现象,为蚕丝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2.1.2 加大优惠引导,对重点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制度创新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成立蚕农协会,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等共同发展体,增强蚕丝产业发展的合力,建立真正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

2.1.3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蚕业管理行政审批政务中心,透明管理,公开审批过程,加强规范和监督。由农业、科技部门牵头,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宣传、培训、现场参观等有效形式,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经验介绍,针对管理中常见的疾病,编印《常见病防治知识》等技术资料,免费供养殖户使用。

2.2 加强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蚕丝业发展当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要本着“高标准培育、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大力进行桑蚕种的研发,更好实现优种优苗。

2.2.1精心选种育苗桑叶质量和蚕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基础,要以优质为中心,以强健性为基础,高产、易繁殖为目标,实施桑蚕新品种选育研发工作。如加大桑苗品种选育及研究,它能让蚕丝叶丝转化提高、茧层率高、出丝率高、缫折低等,是提高茧丝质量的重要因素。

2.2.2科学喂养成虫蚕条桑叶饲养是用带叶的桑枝条饲养蚕的一种简单易行、省工省力的好方法。由于桑叶在枝条上,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桑叶的新鲜,既可减少给桑次数,也节省采桑叶劳动量。由于条桑在蚕座上堆叠成立体形,空隙多,能保持蚕座的通风干燥,蚕粪、病蚕、弱小蚕就会自动落在蚕座底下,起到隔离作用。还可以省去除沙环节,便于蚕食尽桑叶,以提高桑叶利用率。

2.2.3规范管理由于幼蚕抗病力弱,易感染病菌,护理不好导致大蚕发病,因此幼蚕要以“严”、“精”为中心,达到温度适宜,桑叶质优、蚕座均匀、加强疾病预防,幼蚕无病健康,确保大蚕优质高产。成虫蚕决定蚕茧产量、质量,在饲养时遵循食优质桑叶、尽量饱食原则,做好环境的通风效果、保持蚕座稀疏、始终进行疾病预防、及时阶段总结等工作,保证有效蚕正常成长,确保蚕茧丰收。

2.2.4加强疾病综合防控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蚕农的养蚕技术粗放,防病意识相对薄弱,据统计全省约有10%~15%因病造成欠收。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防病意识,以预防为中心,重点控制蚕沙扩散病的防治,确保蚕的安全,提高蚕茧质量。

3 加大产业科技人才培养

技术发挥要靠人才,结合广西实际,建立科学的人才教育体系,真正培养出专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3.1 进行多种形式培训,整体提升职工素质

通过积极引进与选派技术人才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交流协作,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科技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让这些专业人才能自主入村入户对养殖户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全面提升桑蚕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从而为蚕丝绸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奠定人才基础。

3.2 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对部分大专院校中因某种原因而停办的桑蚕相关专业要尽快恢复,制定新的招收培养计划,结合实际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积极拓宽专业内涵,努力培养本、专科蚕丝绸专业人才,以更好适应本地桑蚕的发展。

3.3 采取有效人才激励机制

相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业人才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如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从而更好的留住人才,为科研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创造有利于蚕丝产业发展的良好科研环境。同时,要加快企业家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技能型队伍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操作技能,从而从整体上全面提升蚕丝业的发展。

4 结语

广西蚕丝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蚕丝产业也要加大改革步伐,加大优质桑蚕种培育、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促进蚕丝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瑞好,林强.“十五”以来广西蚕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蚕业,2012,(04).

[2] 安辉,郝越,史常亮.广西蚕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03).

[3] 陈义安,王晓芬,张友洪,刘彬斌,胡春梅,蒲军,刘俊凤.广西蚕桑产业优势分析——基于单位面积桑园效益[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

作者简介:许世文,那坡县城厢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方向:蚕丝技术。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