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2014-08-05刘向铜曹秋香熊助国

测绘通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测区全站仪测绘

刘向铜,曹秋香,熊助国

(1.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3.中南大学信物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刘向铜1,2,3,曹秋香1,熊助国2

(1.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3.中南大学信物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即建设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时至今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仍然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准备工作,规划测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作为测量学的一个分支,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与普通的测量又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内容除了包括普通的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以外,还包括很多方面,如建设用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测量、规划监督测量、变更测量、测区人文和社会情况统计等。作为一项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实用性测量工作,在测量实施和精度要求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特点

1.测区资料较少,已有工作基础薄弱

新农村建设的所处区域多为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一般的农村多处在城乡的边缘部位或偏远山区,已有的测绘资料较少或根本没有以前的测绘资料,这样就给测绘人员造成困难,在未进入测区以前,没办法对测区的情况和测量的工作量进行了解,同时也没有办法对测量工作进行提前筹划。而有些地区的测绘资料较为陈旧,是十几年以前的,而农村建设很快,导致这些资料的现势性很差,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另外,由于测区偏远分散,很难与国家大地坐标点或城市坐标系统进行联测,使测绘成果无法纳入国家大地坐标系统或城市坐标系统。

2.测区环境复杂,地形繁复多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增多和城乡建设的加快,农村村庄缺乏规划,建筑混乱,村庄内部陈旧,地物复杂,通视条件差,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老街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曲折,且一些农村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控制测量的进行。而且为了反映测区的地形变化,一般要求测量的范围包括农村自然村界以外的50 m,包括了大量的地貌信息,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同时,在各个农村测区,不同的地区都有一些特有的地物和地貌,测量过程中要对这些地物和地貌进行识别和记录,为后期的规划作好准备。

3.测量工作受到政策和人文影响较大,工作中面对的群体固定且特殊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测量主题是农村,农村里面最多的是农民,在进行建设用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测量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农民进行交流。由于农民受到教育、意识、传统等的影响,对自己的建筑用地有较强的保护意识,在不明原因的时候通常会不予配合甚至会拒绝或阻挠测量人员对界址点和界址线进行测量,特别是一些宗族观念较重的偏远农村,对外来的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有较强的排斥。如果政府部门的前期宣传工作和沟通工作没有做好,就很容易导致测量人员无法进行工作。尤其是很多农民都把测量和拆迁联系在一起,更加大了农民对测量人员的心理戒备。

4.新农村建设规划对测量提出的特别要求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不仅要进行一般的测量工作,而且要配合后期的规划,完成后期规划的一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一般需要向开展测量作业的村委会了解该村的人数、住户数量,以及该村的人口流动情况、行政区划范围;了解该村的特色建筑或有价值的建筑,如历史悠久的古宅、祠堂等;了解主要的运输干线,如国道、省道、铁路、运河;了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如政府机构、医疗结构、大型企业工厂和工程等。

5.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作业与普通测量的区别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在图幅的划分上与普通测量不同。普通的地形测量作业区域一般为连续的片状地形或带状地形,这样就可以按照标准图幅进行分幅和作业;而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作业区域为村小组,分幅的时候需要在一张图上显示完整的村小组范围。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与普通测量的控制测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测量要求测区内的控制网要和国家控制点或城市控制网联测,测量的结果是国家坐标或地方坐标;而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由于大部分测区比较分散,因此一般需要对每一个村小组建立独立坐标系,并且尽可能地永久性保留两个以上的独立坐标系统的控制点,以备后期的建设需要。

6.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精度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数字地形图成图精度要求见表1。

表1 数字地形图成图精度要求cm

根据规范要求,当受地形限制导线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不得多于4条边的支导线,支导线长不超过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1/3。每幅图的支导线点数不超过图根总点数的40%。每幅1∶500地形图的图根点一般不少于8点。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 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 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仪器高、站牌高应量记至毫米。但由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作业区域多在实施测量比较困难的农村和旧街坊内部,因此可以适当放宽点位中误差的要求,可布设不得多于6条边的支导线,只要所使用的仪器检校合格,可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每幅图的支导线点数占图根总点数可以不作要求。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 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 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仪器高、站牌高应量记至毫米。同时,综合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的要求,平面控制点建筑物密集区平均间距为100 m,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及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 cm。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成图精度要求见表2。

表2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成图精度要求cm

三、注意事项和应对方案

1.合理使用和搭配先进的仪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仪器在不断地产生,这些仪器不但精度高,而且效率高[2-5],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中应该适当地利用,并且将这些仪器进行搭配,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将RTK与全站仪结合使用,在进行控制测量的时候利用RTK快速测定图根点,减少全站仪测导线的工作量;在测区外围的空旷地带利用RTK测量地形碎部点,同时利用全站仪的灵活的优点,在地物密集遮挡严重的地方布设支导线,测定碎部点。在测量多角房屋轮廓的时候结合全站仪和手持激光测距仪,快速地测定边长,减少全站仪支站测量的时间,快速处理全站仪难以测量的盲区。

2.因地制宜,选择高效合适的作业方法

合适的作业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6-7],在农村建设规划测量中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作业方法,如在布设导线、控制点和图根点的时候,应尽量沿主要道路、街道、河流在整个测区内整体布设,以提高控制点的利用效率和保证测图的精度均匀;如果可能,尽量布设一部分永久控制点。在碎部点的施测中尽可能地利用导线点或图根点,减少仪器架设次数,节省支站时间。对突出悬空部分,弧形、曲线等不规则的建筑物部分宜采用全站仪漫反射测量。对少数隐蔽地区的碎部点,可采用皮尺勘丈法,根据实地几何关系,采用直角折线、距离交会、方向交会、方向线上点、垂线足点、内外分点等方法,得出待求点的坐标数据。在数据记录的时候尽量采用全站仪内存或外接电子手簿进行记录,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记录,以避免错误的发生和提高作业效率。采用功能完善的软件进行内业处理,提高内业成图效率,保证绘制的地形图美观、正确。

3.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成果质量,因此要求从事测量作业的人员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并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积极、耐心、细致的态度进行测量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服务;自觉遵守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民风民俗,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同时,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工作质量,要对测量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培训与交流,因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工作不仅要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还涉及规划管理部门的一些政策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规划管理部门出台的针对实际作业的一些测量的解释性文件。为了避免作业人员依靠自己对规范和相应的解释性文件进行理解操作,对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对测量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培训与交流是必要的[8-9]。

4.标准的作业流程和质量检测手段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工作,测量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测绘背景,会导致测量过程中出现测量人员之间认识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测绘产品质量。这就要求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针对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特点,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而规范外业操作和内业处理[10]。如统一外业草图的规格和必须体现的内容,强制仪器的检校周期和内业软件等;要有严格的质量检查体系,用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杜绝测量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对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成果实行质量二级检查验收和外业巡视检查制度,如与设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建筑功能的区分是否合理、建筑楼层是否遗漏、对应边长度是否合理、外业范围是否合格、计算原则是否准确、绘图边长与实测边长是否一致等,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和弥补。

[1]SCHUBET G,AHLERS A.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eyond: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J].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1(16):19-47.

[2]李忠勇.RTK结合全站仪在规划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2(3):89-92.

[3]蓝善勇.全站仪在渠道测量中的精度分析及其应用探讨[J].测绘通报,2012(4):75-78.

[4]王峰,林鸿,李长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5):47-49.

[5]张兴福,魏德宏,余旭,等.一种有效的GPS RTK高程测量方法[J].测绘通报,2012(1):3-6.

[6]左海玉,郑艳光.基准站任意架设技术的RTK测量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J].测绘通报,2012(Sl):85-89.

[7]杨明光,张想平.多基准站RTK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3(1):65-67.

[8]杨本廷,黄勇.规划验收建筑面积测量的几点体会[J].城市勘测,2010(3):108-112.

[9]秦学秀,顾娟.城市规划测量数据生产与应用一体化研究[J].测绘通报,2012(8):24-27.

[10]李晓亮,董博.网络RTK技术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3(1):91-94.

Discussion about Related Problems on Surveying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

LIU Xiangtong,CAO Qiuxiang,XIONG Zhuguo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本文以规划测量为基础,探讨新农村规划测量的特点,指出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规划者和测量人员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从事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注意事项

P258

B

0494-0911(2014)10-0095-03

2013-08-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003);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DLLJ201415);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3353)

刘向铜(1981―),男,山东枣庄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及空间多维数据的显示、SAR数据处理。

刘向铜,曹秋香,熊助国.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的相关问题探讨[J].测绘通报,2014(10):95-97.

10.13474/j.cnki.11-2246.2014. 0339

猜你喜欢

测区全站仪测绘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全站仪中间法在矿山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以河南镇平县地形测量为例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基于快牙平台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