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文明

2014-08-02余姗姗上海博物馆

检察风云 2014年1期
关键词:爱琴海利亚帝国

文/余姗姗 图/上海博物馆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文明

文/余姗姗 图/上海博物馆

2012年11月20日,在土耳其当地进行了“中国文化年”活动,作为外交友谊同年举办了一场中华文物精品的“华夏瑰宝展”,先是选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内。这些在老皇宫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文物,分别来自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等11家文博机构的文物精品101件,背后所展现的友谊邦交和展现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与灿烂古文明是极其有意义的事。

中国与土耳其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处于亚洲东西两端的文明古国。早在2010年,两国即签署了互办文化年的备忘录。2011年12月,中国文化年首先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开幕。这次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土耳其共和国文化旅游部文化遗产及博物馆总司牵头,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承办的这场来自于土耳其的文物展,却令人惊喜地选在上海进行展出“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由古老的历史和精美文物为我们讲述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文明。

“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布展在上海博物馆一楼的第一展厅展出,展厅装饰风格富有浓郁的土耳其风情,定会让你在参观时有穿越于另一国度的感受。这些风尘仆仆而来的122件展品,来自于土耳其极富盛名的三家博物馆: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土耳其及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另外,上海博物馆为这次的展览规划在时间上也比较宽松,将在2014年2月20日结束展出,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大家都可前去参观,以扩自己的眼界和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展出将分三大板块展示:“古代安纳托利亚和色雷斯”“突厥化、伊斯兰化的安纳托利亚”“奥斯曼帝国”,展开安纳托利亚的历史之卷。

古代安纳托利亚和色雷斯

安纳托利亚半岛从1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居住,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以及铜石并用时代后,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发展出独立的城邦。史前时期,安纳托利亚是东西文明交流的枢纽,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爱琴海的思想与信仰在此迸出火花。

青铜时代早期出现了建有庙宇和行政机构建筑的独立、战略防御性城市。这是一个社会、宗教和技术都经历了重大转变的时期。安纳托利亚人制造出更有威力的武器,并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冶炼技术,从而能够制造更精细的装饰性铜制品。安纳托利亚丰富的矿产和自然资源进一步促进了与毗邻地区的贸易关系,形成了覆盖中东、爱琴海和巴尔干地区的贸易网。在这个时期,安纳托利亚中部出现了许多强大的城邦,包括位于邱鲁姆的阿拉加霍玉克,尼德省的阿杰米霍玉克、达达尼尔的特洛伊、坤亚的卡拉霍玉克、凯塞里的库勒泰佩、埃拉兹的泰佩基克以及努尔讯泰佩。

在青铜时代中期,亚述人的商队在安纳托利亚建立了大范围的非政治性质的贸易殖民地,从而加深了安纳托利亚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商贸往来。青铜时代晚期,安纳托利亚地区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赫梯帝国。作为东地中海三个最强大的国家,位于爱琴海东部的赫梯帝国、爱琴海西部的迈锡尼王国以及南面的埃及呈现出三国鼎立的稳定状态。然而这种平衡在公元前12世纪随着从西方侵入的“爱琴海移民”而土崩瓦解。安纳托利亚地区被色雷斯人占据,进入了长达400年的黑暗时期。

点亮铁器时代混沌的是乌拉尔图王和弗里吉亚王国,以及随后的吕底亚人和波斯人创造的文明。铁器时代是在公元前12世纪初的事,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西面来的“爱琴海移民潮”摧毁了安纳托利亚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赫梯国家迅速灭亡。在赫梯帝国瓦解后安纳托利亚经历了持续近400年的黑暗时代,直到乌拉尔图和弗里吉亚两个王国出现。

而到了新石器时代见证了人类由狩猎-采集到生产,从游牧至定居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定居生活促进了建筑的建造。人类开始种植谷物、驯养动物、制作陶器。定居生活以及多余的产品推动了社会阶级形成和专业化,为村庄和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宗教部门,形成了“庙宇经济”体系。目前在土耳其发现了近400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希腊化与东方化

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大帝在东进途中击败了控制着安纳托利亚的波斯人。他建立的巨大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融合,催生出作为普世文化的希腊化世界文明。

希腊化时代,强势的腓力二世上台后,马其顿王国称为希腊最强大的势力。继承他王位的亚历山大大帝为了实现父亲的战略计划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远征。他打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获得了整个波斯帝国的领土。

东方主义是爱琴海移民迁徙浪潮的结果,安纳托利亚内陆地区和希腊大陆分别遭到色雷斯和多利安人的入侵。这一时期,希腊大陆的城市中开始流行一种抽象的、大量使用圆形的艺术风格。这一阶段也是希腊艺术开始受东方影响的时期,诸如狮子、人面狮身兽、莲花、棕榈树等东方元素为希腊艺术所吸收,并发展出名为“东方主义”的风格。

安纳托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和亚洲草原被纳入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版图。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广袤领土在其死后的数百年间仍然深受希腊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古希腊文明超越国界传播至异国他乡,同时也在当地文化的影响下改变。希腊文化与东方诸文化的碰撞形成了一种普世文化。

罗马帝国

强盛的罗马帝国长期统治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安纳托利亚作为帝国领土的一部分也将文化融入自己的传统中。后来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迁都至拜占庭(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并以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名字命名该城为“君士坦

女子雕像(考古博物馆)丁堡”。

安纳托利亚文明中国历代纪元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夏赫梯帝国夏—商铁器时代商—西周希腊化时期秦—汉罗马帝国时期汉—三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时期晋—唐奥斯曼帝国时期明—清

在奥古斯都的领导下,罗马帝国在重组罗马共和国后于公元前1世纪成立。四通八达的道路加快贸易的发展,罗马文明在建筑和艺术领域取得重大进步。罗马艺术家们复制了大量古代重要的雕塑作品,人物雕像获得重大发展。395年后,长期统治地中海周围的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瓦解,而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东罗马帝国在战败奥斯曼帝国之前长期存在。

迈锡尼与赫梯帝国

迈锡尼是青铜时代晚期与赫梯帝国隔爱琴海相望的一个王国。公元前1400年左右,迈锡尼人的势力范围延伸到克里特岛,并控制了克里特人在东地中海地区和安纳托利亚沿海的商业贸易。迈锡尼人使用的“线形文字B”的文字和他们制造的陶器在安纳托利亚的穆斯戈比(博德鲁姆附近)、特洛伊、玛沙特霍玉克和伊兹密尔的拜拉克里等考古遗址中均有发现。

迈锡尼人以贸易为目的的扩张政策使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特洛伊成为战略要地;为争夺特洛伊城而进行的10年战争后来被荷马写入其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公元前1200年左右,大规模移民从欧洲南下,迈锡尼王国与赫梯帝国遭到了相似的命运,在移民的侵入下土崩瓦解。

赫梯帝国是印欧人的一支——赫梯人建立了安纳托利亚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帝国。赫梯王国形成于公元前1650年,赫梯人为其所征服国家的神修建神庙,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多神教信仰。赫梯国的首都是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北的邱鲁姆省境内。除了楔形文字之外,赫梯人还使用象形文字。

赫梯帝国是青铜时代晚期最强大的势力之一。它在公元前1530年消灭了汉谟拉比建立的巴比伦王国,又在公元前1285年为争夺叙利亚中部的通商渠道和金属资源与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开战。帝国在公元前1200年瓦解之后形成诸多小型城邦。这些城邦后来在铁器时代维持了近500年。

突厥化、伊斯兰化的安纳托利亚

11世纪是安纳托利亚历史上另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中亚塞尔柱家族率领的一支突厥部落联盟侵入西亚,建立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至巴尔喀什湖和伊塞克湖以及塔里木盆地,西至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北抵咸海、里海、高加索、黑海,南抵阿拉伯海。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将首都搬迁至拜占庭,一个他作为第二首都亲手建立的罗马城市,并命名其为君士坦丁堡。尽管罗马人大都不信奉基督教,但由于君士坦丁一世皈依了基督教,他的这座城市也成为基督教城市。至公元3世纪晚期,基督教已经代替古典时期的神明,在这个多元文化和信仰的帝国中成为国教。在文化上高度波斯化的塞尔柱突厥统治下,早已融入基督教元素的安纳托利亚本土文化又逐渐吸纳了突厥人游牧文化痕迹的艺术风格对建筑装饰和手工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突厥人带来的诸如波斯风格的伊万清真寺、带有帐篷痕迹的陵墓建筑和马赛克等艺术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安纳托利亚重现,而是在结合当地的材料与传统技术之后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装饰艺术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化。在塞尔柱艺术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狮子、雄鹰、犀牛、孔雀等动物形象和鹰身女妖、海妖塞壬、人头狮身兽、龙、天使等神话造物,在新的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

奥斯曼帝国

塞尔柱帝国瓦解后安纳托利亚大陆上维持时间最长的塞尔柱政权是鲁姆苏丹国。当这个王国也于公元1300年衰落后,其领土上的奥斯曼侯国逐渐庞大,成为了独立国家。奥斯曼人于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并在1517年和1526年分别征服了埃及和匈牙利,在苏莱曼一世在位末期时成为领土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

托普卡帕皇宫最初的建筑是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后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于1460至1478年间建造的。自那以后到第31位苏丹阿布杜麦吉德掌权时期,这座宫殿不断被改建和扩建。在19世纪中期奥斯曼皇室搬迁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别的皇宫之前,托普卡帕皇宫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皇帝的居所和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心。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十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管理国家的高层官吏自幼在宫廷内接受专业培训。这一体制对奥斯曼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帝国境内规整、统一了艺术风格和装饰主题。奥斯曼帝国的艺术中心起初在旧都布尔萨和埃迪尔尼,15世纪末转移到托普卡帕皇宫。即使在伊斯坦布尔成为首都后,埃迪尔尼宫内的艺术部门依然备受重视,并持续至17世纪末。

故此,作为东西方文化中权力和政权象征的宝贵饰物、宝座、缠头巾上佩挂的宝石和用羽毛装饰的头饰物、带有珠宝的烧瓶、宝剑和墨盒都象征着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繁荣。古兰经、礼拜毯、祈祷布、念珠、圣地指南针、朝圣委托书等宗教物品反映了帝国的宗教信仰。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爱琴海利亚帝国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爱琴海惊现塑料珊瑚湾
花之舞,舞之韵
悦耳的琴声
爱琴海之蓝
“帝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