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升级的战略优势具体化和地方化研究

2014-07-31马玮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升级优势区域

马玮

内容摘要: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转折点,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具体化、地方化优势,是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区域经济升级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具体实践,要结合区域实际,产生向心力,依靠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发展内涵,并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升级 具体化 地方化 优势打造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全球产业链重组化步伐深入到各发展区域,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复兴态势显著增强,新的贸易秩序面临重构。在国内,外贸与投资环境也正发生着改变,制造环节转移,研发、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北上西进态势明显,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对制度和环境的要求不同以往。2013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明显,高速发展的步伐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不足8%,并且此类现象持续了几个季度,说明以数量、规模见长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同时政府也在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坚持依靠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仍要看到,我国的城乡差距明显、城镇一体化进程不够理想、改革红利还未惠及到广大民众,科技创新的潜力远未完全释放出来,整体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我国区域经济升级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兼顾质量与效益、城乡发展和谐共进、产业结构优化,以打造高新技术、富有创新意识、制度与环境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到位、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关键要注重五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建立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要从长远审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既要保持发展的速度,又要坚持进中求稳,将发展的速度、改革力度统一起来,做到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发展。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利用倒逼机制,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推进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模式,走一条既具有经济活力,又能保证生态文明、人民生活环境优裕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拓展内涵发展的优势和意识,形成创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融合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共进的新局面。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历史的眼光谋划城乡整体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实质化”进程;要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统一起来,依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将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要素融合起来,使之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要构建以经济区为基础的合作共进机制,并且充分利用区域中的不同特色,构建辐射型的分工格局;要坚持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发展,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互补的经济模式,坚持以大带小、大小共存的分工格局,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三)更加注重高端发展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的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产业当前处于低端或低附加值的格局比较明显,如何实现跃升,以创新驱动高端产业的发展,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由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集约型、创新型产业转变,并且要尽力拓宽产业触角,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高端企业。此外,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着力摸索出一套以创新拉动产业升级、以特色占领先机的区域经济格局。

(四)更加注重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必须具有全局眼光,必须认识到区域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难以独立于全球化浪潮之外。政府要极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包含生态环境,也包含适合企业发展的政治环境,提升对高新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要形成对外开放的有效机制。政府简政放权,创造宽松优化的经济环境,通过简化政府权力来增加企业发展的活力,以开放促进竞争、添活力,坚持开放是经济发展之永不枯竭的“活泉”。

(五)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不意味着脱离、抛弃现有的经济模式,而是在当前的经济基础之上,循序渐进、优化升级,打造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经济格局,发展、拓宽、深化现有的经济。

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质的提升,但也需要量的支撑,不能将区域经济升级的重任完全放在发展速度这一方面,也不能将二者人为割裂。把握好进与退的关系,一味求进于经济质的提升并无好处,以牺牲环境、浪费能源的发展模式并不可取,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经济所处的阶段,坚持走质量与效益兼顾、环境与发展双赢的道路,就要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必须以新的管理思维,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实现区域经济升级的优势发展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为追求,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善于找到和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找到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正确的指导方向,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中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

(一)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各区域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理文化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强调区域经济中的独特资源或社会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区域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对于构建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逐渐淡化,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立性,着力于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机制,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优化转型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正确方向。

(二)全力增创区域竞争优势endprint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必须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着力形成新优势、提升竞争力。围绕国家战略,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积极从中挖掘潜力和机遇,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着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并将区域的比较优势依附到国家战略中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必然选择,以此为支撑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持续提升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并以高端产业为中心,带动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形成分工专业、协作配套的新优势。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体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利用国家三大战略规划所创造的机遇,加速形成体制机制的新优势,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强度和质量,积极营造政策宽松、发展友好的大环境。

(三)区域经济升级的具体化和地方化建议

区域经济升级打造,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是一腔热情的蛮干,必须认识发展的规律,形成发展的共识、凝聚向心力,走科学实干的道路,坚持以制度保发展、以考核促发展、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实质化进程。

1.形成共识产生的向心力。首先,以开拓创新谋发展,经济发展的触角深入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竞争,如何在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保存竞争力,就必须发展自身的区域经济优势,并且紧紧依靠创新能力,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利用外部的经济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经济,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

其次,靠务实强干求发展,发展在于实践,实践在于找到一条科学、实效的经济模式,政府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力求实绩的行事原则,对不作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原则,让实干之风渗透到政府的各个部门,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最后,靠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求发展,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全面谋划发展道路,并以此为指导,积极进取、百折不挠。

2.依靠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先进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加快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以客观规律指导现实行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要进一步认识把握现实发展的规律,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创新型、高端基地型、服务中心型的企业,以整体升级带动质量优化,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激活内在创新能力并重,重塑发展新优势。

其二,要进一步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互补的经济模式,协调好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的关系,完善产业要素集聚与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管理创新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统筹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的发展关系,探索符合区域客观环境的城乡发展道路。

其三,要认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引导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将其打造为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经济群,形成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立足科学有效考核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对发展进行激励与约束,而考核的标准不能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标,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与环境因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就要做到如下五点:第一是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创新考核手段,不但要考核干部的实际业绩,还要考核取得业绩的动机、方法,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并从长远出发,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第二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要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扩大监管的范围,引导民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并要结合问责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是积极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态,加强制度建设;第四是要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干部任用必须立足于为民服务、信念坚定、务实廉洁的原则;第五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以敢担当、肯务实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争取形成一套完整、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干部考核体系。

4.统筹战略内涵政策创新。国家战略赋予区域经济极大的自主发展权力,要深刻理解政策指向,充分利用政策赋予的先试先行的权限,探索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国家战略存在的发展机遇,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并把握机遇、敢于争先;其二,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必须从整体出发,利用好国家战略潜力,将区域发展的优势细化,制定操作性强、指导性正确的措施;其三,统筹国家战略,各区域的发展都以国家战略为前提,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不能割裂各区域的关系,而是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合理利用各区域的资源,相互协作,对国家战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2.范钦钦.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J].商业时代,2013,12(34)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与打造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3,10(202)

4.沈滢,宋玉祥,郭晓立.区域经济发展扩散研究评述[J].当代经济研究,2013(2)

5.董岩辉.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探析[J].商业时代,2013,8(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升级优势区域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矮的优势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画与话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