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2014-07-31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0041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物流业联网物流

■苏 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 610041)

物联网同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物联网的内涵

所谓的物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促使物品流通的一种网络。这种系统促使了商品的流通,并能够实现异地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物联网伴随着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对物流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识别、跟踪和定位,促使信息沟通达到连贯性和一致性。

(二)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首先,物联网在物流产业的生产环节和运用节约了时间,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减少了生产物流的环节。基于物联网,物流体系中的生产线可以更好的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跟踪和识别,从而提高了检测和跟踪的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其次,物联网运用到物流产业的运输过程可以便于企业对货物进行远程监管,了解货物的状态并进行准确的定位,这项技术主要是运用了RFID 接收转发装置,可视化的跟踪管理,便于在配送的过程中优化调度,提高运输的效率,缩短路程,也体现出了持续发展的理念。

再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仓储环节是十分关键的。将物联网的EPC技术运用到物流产业的仓储管理中,大大的改变了传统物流产业依靠大量人力管理的现状,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并且实现了仓库在存货、货物盘点、货物调度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

最后,物流产业中货物的配送和销售环节都需要强大的物联网系统作为支撑。引用物联网的EPC技术实现了查找货物的便捷性,缩短了挑选时间,提高了配送正确率,并压缩配送和销售的时间,体现出快捷性,满足了当代人们的需求。

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一)物联网信息为物流业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传统的物流产业的融合和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提升,与物流业相关的条码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射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业相关的各个环节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无论是在生产、仓储、运输还是销售过程中,便于物流企业的跟踪管理,真正体现出物流行业的服务性。使物流技术的通用性得到了改变,消除了传统物流业的技术性壁垒。

(二)政策支持为物流业的融合营造开放环境

物流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性产业,在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有效的改变了传统信息技术同物流产业相分离的现状,促使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和监督过程,密切了各个环节的沟通和交流,加快了物流产业发展的进度。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物流产业改革的必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铁路、航空、公路、海运等的交通运输改革政策,并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整合现代化的物流业资源,从而促进产业融合的目标多层次性。

(三)人们需求的日益变化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主要用于满足顾客需要。因此,物流业的产生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顾客需求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的出现也加剧了物流行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物流融合的必然趋势。

(四)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从而依靠自身软件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以物流客户为中心,重视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管理上树立战略性的思想。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主要提供两类服务,即传统物流服务和新型物流服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物流服务所包括的内容为生产、运输、中转、仓储保管、物流配送和物流装卸等,而新型服务物流产业则主要以信息管理为核心,重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等。

(五)物联网背景下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渗入,在物流产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信息的共享作用。物流产业成为由生产、采购、运输、调度、销售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追求的利润价值更高。这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实现了目标与管理的一体化,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无论是在原材料的采购还是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都更加的专业化和一体化。

物流产业融合机制

(一)注重市场重构并逐步推动物流产业化

众所周知,物流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所设计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运输、仓储、信息、交通、金融、保险等综合性服务行业。各部门各有所属,都有自己的管理部门,因此,物流产业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受到了相关行业的制约,产业化的道路很难形成合力。而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够将各部门的信息管理逐渐趋于一个管理平台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各部门和地区的交流,推动物流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一方面给予了物流产业相关的宽松政策,放松了对物流产业的直接干预,进行了统一的市场管理和规划。并在价格机制上采用统一定价的方式,减少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摩擦。

(二)物联网背景下物流产业由低端向高端逐步转化

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促使企业不同业务在同一个平台上的运作发挥出更大协同效应。目前,我国物流产业还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企业的效率较低,其服务的层次也处于低端水平。但是,随着物流网技术的不断渗透,物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终将演变为资本形态,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完全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效益和信息资本的流通,直接进入到物流产业的生产领域,产生协同效益。信息技术与运输、仓储、配送、金融结算等物流生产活动的有机融合,将大大提高服务的货物空间位移,产生新的服务种类。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产业相关部门的合作,更能够提高物流企业与上下游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垂直融合,产生新的商务模式,提高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并逐渐形成一支科技型的物流服务行业。

(三)物流产业主导方式的变革化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受到金融资本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弊端,在融合过程中,要使主导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变为技术上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将资本渗透和产权结构调整,可以使得物流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物流业务市场,拥有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而不同行业企业间融合往往通过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来完成,逐步由传统的行业内纵向并购向行业间横向并购或混合并购演变。所以推动金融资本向技术资本转变的物流产业融合,更能够体现出创新型服务的模式。

物流企业融合的途径

(一)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物流产业融合的助推器和保障,在发展过程中物流企业要重视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现代企业管理都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的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二)业务融合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在探索融合的过程中要调整原有的发展结构,注重企业同业务之间的融合。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前瞻性,善用发展的眼光去开拓和发展新业务。物流业的发展会激活交通、航运、铁路等运输企业的新业务。同时,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仓储企业的形式和功能也应该更加多元化。

(三)产业融合

物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之外,还要加强产业融合,调整产业结构,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物流信心的连贯性提高同其它产业的再次重构。这样促使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专业化,竞争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同产业的融合,促使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和服务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四)市场融合

物联网技术指导下的物流业发展促使了物流企业同产业、业务的密切联系,而物流企业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要进行市场分析,创造需求,寻找新产品和新业务。

物流企业融合的价值评估

首先,物流企业重新融合体现出了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更是物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业务、产业、市场都会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对。融合的过程会形成新的产业,引起国家政策的不断创新,甚至出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所以企业管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无论是物流企业自身,还是与物流业相关的行业都会迎来新的需求。

其次,物流企业同产业等的融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同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了物流企业价值链的融合,从而促进了各行业之间、产品与技术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同产业等的融合促使了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不断创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带动了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的发展。

最后,物流企业同产业等的融合促使了绩效提升的效应。物流企业是服务行业,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实施融合的前提是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认证。其一,对市场供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物流企业实施产业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促使物流企业不断的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挖掘出新的市场,寻求更多的业务合作,带动与物流相关的运输行业、仓储行业、快递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物联网技术的指导下,这些企业能够更好的分享和利用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有助于提高物流服务的生产流程,提高企业效率,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了物流产业绩效。其二,从市场需求方面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物流企业同市场的融合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挖掘市场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并由于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促使融合后的产品和服务的作用更为全面,为物流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结论

物联网背景下的物流产业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产生的原因既包括内部原因又包括外部原因。内外性的激励因素促使物流产业要重视自身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重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通过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提高自身竞争力。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依靠物联网技术进行革新。而物流企业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首先体现在管理思想的创新上,其次体现在物流企业价值链的形成,从供需关系还能够产生较高的绩效作用。但是物流企业的融合过程仍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调整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杜,2001

2.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竞争合作与产业成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红玉.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

5.吴群琪,张圣忠.制定物流产业政策需要澄清的3个问题[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

6.阮国祥,傅克俊.论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途径[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

猜你喜欢

物流业联网物流
“身联网”等五则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抢占物联网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物流业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