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制度情境下企业的差异性竞争行为: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

2014-07-31石春亮皮圣雷胡泓媛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智力资本

石春亮+皮圣雷+胡泓媛

内容摘要:在当前市场分割的特殊制度情境下,我国如何运用智力资本发动创新独特的竞争行为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验证了企业在市场分割不同的影响程度下,在不同市场范围内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对绩效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智力资本对企业不同市场范围内竞争差异性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市场分割的影响下,企业由高度智力资本所主导的差异性竞争行为在全国性的、垄断性的领域更容易发挥作用,而在区域市场层次,智力资本对差异性竞争行为的正向调节作用就只存在于市场分割影响程度低的行业或区域。本文的研究对如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场分割 竞争差异性 智力资本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已经逐步从规模优势转变为创新与速度优势。在这种竞争的需求主导下,企业必须不断挑战自我(超级竞争),发动独特、差异化的竞争行动,才能不断构建竞争优势。企业利用各种创新理念与技术发动有别于业界一般情况的竞争行为,也叫差异性竞争行为(Ndofor等,2011)。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看,企业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自身在技术、运营、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与知识的搜集与分析能力,换言之,需要依靠企业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公认的战略性资源(Alexander和Bontis,2004),智力资本丰厚的企业比智力资本薄弱的企业更能够利用创新获得市场份额(Wolter和Veloso,2008)。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对国际化的竞争环境,逐步开始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但是在积累智力资本,并使用这种资源展开动态竞争时,我国企业明显受到转型期制度情境的干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市场环境的重要制度情境特征之一就是市场分割。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分割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行政分权过大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过分干预区域经济(Yong,2000)。市场分割对企业的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与竞争行为会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并在不同的行政区域范围中产生作用;二是实施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同时面对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包括各区域市场内的区域性企业与同时在不同区域市场的跨国公司和其他我国横向整合企业。受此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跨区域经营的横向整合企业在进行竞争策略决策时就不能够再简单照搬西方的动态竞争理论。

在我国转型期特殊的制度情境下,企业如何运用智力资本发动创新性行为是国内动态竞争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我国企业当前将如何发挥创新主体的社会角色,并有效地将创新性资源配置到最能建立竞争优势的位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企业与竞争对手基于智力资本的资源相似性对竞争行为的影响机理,二是在市场分割的影响下,企业将智力资本运用于哪个市场范围的竞争行动可以获得更好的绩效?

文献综述

(一)市场分割及其对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

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根源于转型期地方政府过度分权,并表现为不同省市区域市场受到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割据与地方保护(百重恩等,2004)。因此在企业看来,我国国内市场更像是若干个市场制度存在差异并互相有障碍和阻隔的“小市场”的集合(Yong,2000)。市场分割不仅干预了企业横向整合过程中对跨区域(省/市)资源的整合能力,还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区域企业的战略导向。这些区域企业并不只是市场规模局限于区域市场,而是其战略导向是依靠区域制度与政策建立竞争优势,仅在一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包括多元化的)业务(蓝海林、皮圣雷,2011)。这些区域企业往往结合市场与非市场的竞争方式在各自区域市场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当有企业进入该区域市场时,它们也会对横向进入企业构成长期和稳定的竞争威胁。因而在实质上,我国横向整合企业将面对一种“两线作战”的竞争格局:一面要与跨国公司展开市场化的竞争,一面还要应对区域企业的非市场化的进攻手段。这种竞争格局导致我国企业在横向整合之后,需要同时在不同的范围上发动竞争行为。为了简化分析,本文简单地将企业的竞争行为按照其所实施的范围划分为区域性竞争行为和全国性竞争行为。区域性竞争行为指那些处于某一个或若干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内的竞争行为,企业发动这些行为往往基于区域性的资源与能力,通过区域性的渠道作用到市场上,同时企业发动这种行为时其区域性的合作者或供应商也可能会参与其中,协同作战。全国性竞争行为则指那些处于全国整体范围内的竞争行为。企业发动这种行为往往基于那些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并通过全国性的渠道作用到市场上。

从局部和短期看,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及其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存在动态性。市场分割环境的动态性源于改革和转型期各级政府制度和政策本来就是变化发展的。不同省市地区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特色不同,现有经济政策与规定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各个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各个省市区域政府推进的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各不一样,主要扶持和重点发展的行业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省市地区市场化建设发展的快慢不一。各个区域制度发展速度不一,最终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同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地方保护的重点内容和程度不一;二是在不同时期全国各个区域的区域制度差异程度不同。

(二)竞争差异性与智力资本

在“两线作战”的格局下,我国企业必须同时采取多种竞争行为,以便同时与多个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展开互动。而同时,由于制度环境本身的高度动态性,企业就更讲求竞争策略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在分析企业同时发动多种竞争行为的时候,学者们通常使用竞争策略组合这一概念描述企业一段时期所有的竞争性行为。竞争策略组合指一个包含组织为了吸引、保持并服务其顾客群的一切行动的集合(“the set of actions pursued by an organization to attract,serve,and keep customers”,Miller and Chen,1996)。在刻画对竞争策略组合的多个特征要素中,竞争差异性(Deviance)是最近几年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竞争差异性指的是企业竞争行为在组合以及实施上与同一时期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差异程度(Ndofor,2011),是竞争行为复杂性(Complexity)在行业维度上的一种推广。西方学者围绕竞争差异性对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作用持两种态度,一方认为竞争差异性有助于企业构建竞争优势(Ndofor,2011),而另一方则认为过分独特的竞争策略难以得到客户和供应商的认同,以至于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沟通成本(DiMaggio和Powell,1983)。但是,学者们并没有从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的资源基础的角度探讨竞争差异性的作用机理。endprint

智力资本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创新的基本资源总括(Alexander和Bontis,2004)。自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提出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的概念以来,学者们对智力资本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OECD,2006)。Stewart(1997)把智力资本简单地界定为“一个有用的知识的集合”。Edvinsson and Malone(1997)进一步丰富这个界定,认为智力资本是“那些能够转化为价值的知识”。学者们虽然就智力资本的界定不统一,但是对智力资本主要构成的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结构资本(structural capital)和客户关系资本(relational capital)。其中人力资本指组织成员个人的能力、知识、技术、经验等的总和;客户关系资本指组织的所有关键关系的总和,包括组织与顾客、供应商、上下游企业及网络成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具体化与权力化的支持性结构,包括用来传达和储存智力资料的基础结构、信息技术系统、专利数据库、商标和版权等,简而言之,结构资本就是指组织成员无法带走的组织内部稳定存在的资本。

学者们通过实证与案例研究发现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企业强化组织学习和提高创新能力(Ding和Li,2010)。Reed et al.(2006)更进一步地提出智力资本基础观(IC-based Theory)的企业战略理论视角,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具有战略性意义,并对企业通过创新或竞争优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我国企业两层次竞争环境与智力资本

(一)我国企业竞争行为与绩效

市场分割说明我国各个省级区域的市场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国国内的市场空间被分割成不同的行政层级与地理区间,形成一个全国性市场与多个省级的区域市场。因此,面对两类不同的竞争对手,横向整合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市场范围内发动竞争行为。这样的竞争方式会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后的市场行为。

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时,区域性企业赖以生存的制度壁垒削弱了,因此跨国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这种全国近乎统一市场的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创新性行为本来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快速占领市场。但是跨国公司相对我国企业更加具备技术创新的优势,因此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性竞争行为会遭遇跨国公司的反击。但是此时如果我国企业发挥区域灵活性,根据不同省份区域市场的具体情况,发动适合当地区域市场的差异性竞争行为,则既能有效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又能有效避免跨国公司的反击。这样的竞争行为还能够有效阻止跨国公司的进入。

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跨国公司会因为我国不同省区显著的制度差异而虚弱其进入我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此时区域性企业更具有竞争威胁。在市场分割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企业在不同的区域市场范围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则可能遭到众多区域企业利用区域政策进行的反击。区域企业甚至可以在地方政府默许的情况下抄袭焦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制造仿制品),使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的企业不再具有创新的先动优势。但是,此时如果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增长,但却有效降低了区域竞争对手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巩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H1a:当市场分割影响程度低的时候,企业区域竞争差异性更有利于获得绩效。

H1b:当市场分割影响程度高的时候,企业全国竞争差异性更有利于获得绩效。

(二)智力资本与竞争行为

技术创新原本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占领市场,获得市场竞争的“先动优势”,而市场规模则反过来是企业敢于高额投资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要动因(Ndofor,2011)。但是,市场分割则严重削减了企业因技术创新而获得的收益,一方面市场分割导致企业任何技术创新及产品必须在特定市场范围内推出,从而给竞争对手充分构建“后动优势”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分割帮助区域企业利用政策构建市场壁垒和优势,使以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力的企业实质上处于被动和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获取和积累用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智力资本,就需要有明确的倾向性与目的性。另外,“两线作战”的竞争格局也使得企业必须考虑资源与能力的比较优势,而非绝对性优势。企业基于自身智力资本发动竞争行为,并不仅仅考虑自身智力资本的大小,而更倾向于在一定市场范围(区域性或全国性)内考量智力资本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对比情况,并基于比较性优势来进行竞争决策。如果企业治理资本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不高,则说明在这一市场范围内,企业基于自身智力资本而发动的差异性竞争行为往往并不奏效。

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时,跨国公司是我国企业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此时我国企业提高区域竞争差异性有利于绩效增长。企业智力资本作为战略性资源在同行业的差异性程度表明我国企业对不同区域市场特殊性的理解程度。资源差异性程度越高,那么企业越有可能适时地发动区域性差异性竞争行为,以阻挡跨国公司的进入。

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区域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此时发动全国范围的竞争行为有助于获得高额收益。企业智力资本作为战略性资源在同行业的差异性程度表明企业对技术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这有助于减低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竞争行为的内部沟通与管理成本。

H2a:当市场分割影响程度低的时候,企业智力资本相似性在区域竞争差异性与绩效间存在调节作用。

H2b:当市场分割影响程度高的时候,企业智力资本相似性在全国竞争差异性与绩效间存在调节作用。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空调、房地产和汽车三个行业搜集样本。因为上市公司的数据公开,其受到政府和公众监督且具有权威性,本文选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了研究在我国实施横向整合的企业,本文从上述三个行业中挑选了26家上海或深圳股票交易市场的上市公司2001-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本文借鉴Miller和Chen(1994)的研究,采取以内容分析为主的数据采集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将企业竞争行为分为八类:投资或并购、联盟或合作、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设新店或者进入新区域市场、调整变动组织架构或营销网络、变动价格、开展公共关系性活动。endprint

为了在充分照顾行业特征的基础上统一八类竞争行为的基本界定,三个行业中八种竞争行为的具体界定汇总整理得表1。三个行业中,除了联盟或合作在各个行业中的界定基本一致以外,其余七种竞争行为在不同的行业中都结合行业特性调整了各类型所包括的内容。

(二)变量

1.因变量。本文借鉴陈明哲等人的研究,选择企业ROA值作为企业绩效的测度。为了克服行业差异,本文将所有因变量都进行了标准化值处理。

2.自变量。竞争策略差异化。根据Ndofor等人(2011)建立竞争策略差异化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文计算竞争策略差异化的方法如(1)式:

(1)

其中pi表示焦点企业采取i类竞争行为所占的比重,而则表示整个行业所有竞争者采取该类竞争行为的平均比重。本文中将竞争行为分为全国性与区域性两大类,因此竞争差异性也相应地分别计算全国性与区域性两个指标。

3.调节变量。一是智力资本差异性。由于在两线作战中,我国企业随时都是同时面对一群竞争对手,因此资源相似性的测度也应该测量焦点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与行业平均水平之间的对比情况,以便支持企业面对一群竞争对手时的竞争行为决策。本文用Tobin's Q值作为企业智力资本代理变量,并计算企业的Tobin's Q值与同行业其他企业Tobin's Q值的均值之差求平方,以得到焦点企业的智力资本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程度。

二是市场分割情境。当前,学者们通过许多经济指标来反映或表现我国市场分割的特征。樊纲(2011)用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市场化指数反映不同区域市场化制度建设的情况。本文采用樊纲(2011)的我国市场化指标数据表明市场分割的本质,及区域间市场制度与市场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是,仅直接使用市场化指数并不能表现企业受到市场分割情境的具体影响。而不同的企业因总部所在地制度环境的原因,会对区域市场制度差异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本文市场分割情境变量MFi的计算方法为:将企业i总部所在省t年的市场化指数mtH与当年其余省市场化指数mti之差的平方求均值:

(2)

如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空调、房地产和汽车三个行业主要上市公司2001-2012年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到各个企业每一年的竞争策略组合复杂性、整合协调性以及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等指标。然后以均值为标杆,被转换为类型变量(低于均值的赋值为1,高于均值的赋值为2)。

4.控制变量。由于竞争行为都与企业的资源和成长积累有莫大关联(Miller & Chen,1994),因此将企业上年利润、成立时间和资源禀赋(slack)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其中资本禀赋由两个主要指标表现:企业规模(size)、企业当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也称流动比率)。为了克服行业差异,本文将所有控制变量都进行了标准化值处理。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

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在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时,企业区域竞争行为的差异性对绩效存在比较显著(p<0.1)的正向作用,而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企业全国竞争行为的差异性对绩效则存在比较显著(p<0.1)的正向作用。因此假设H1a和1b都部分通过。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时,智力资本差异性在区域竞争差异性与绩效之间构成比较显著(p<0.1)的正向作用。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智力资本差异性在全国竞争差异性与绩效之间构成显著(p<0.01)的正向作用。所以H2a部分通过,H2b通过。除此以外,本文还发现,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智力资本差异性在区域竞争差异性与绩效之间构成显著(p<0.01)的负向作用。

结论

创新已成为企业普遍推崇的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而智力资本则是企业发动创新性的、独特性的竞争行动的基础和根源。本文发现,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制度环境,选择适当的范围和空间发动差异性的竞争行为。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的时候,企业在区域市场范围内发动差异性的竞争行为有助于绩效增加,而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的时候,企业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发动差异性竞争行为对绩效有促进作用。另外,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智力资本对企业发动创新性竞争行为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当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低时,智力资本对企业区域性竞争差异性构成正向调节;而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智力资本对企业全国性竞争差异性构成正向调节。同时,本文也发现,在市场分割的影响程度高时,智力资本对企业区域性竞争差异性构成负向调节。这说明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强烈的时候,企业通过创新难以实现“从小到大”的市场拓展路径,而必须走“上层路线”,即借助资本和垄断性领域迅速实现全国化推广。而如果企业试图通过创新先建立区域市场的优势,则既容易受到区域政府的干预,也容易被区域企业抄袭。另外,如果企业必须走先区域市场后全国市场的发展路径,那么企业智力资本的差异性越大,可能困难也越大。

自从经济学家们提出市场分割的概念以后,市场分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就成为管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蓝海林,2013),并进而希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本文的结论正好说明,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作为健全市场化机制的核心目标。这样,我国企业以创新建立优势的战略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Daniel Ze‘ghal and Anis Maaloul. Analysing value added as an indicator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company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10,11(1)endprint

2.Alexander,S,and Bontis,N.Meta-review of know ledge management and IC literature:Citation impact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ranking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4,11(3)

3.A.Young.The Razorp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

4.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5.蓝海林,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8(8)

6.Wolter,C.and F.Veloso.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Structure:Perspective 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e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3)

7.Miller,Chen.Nonconformity in Competitive Repertoires:A Sociological View of Markets[J].Social Forces,1996,74(4)

8.Ndofor,H.A.,D.G. Sirmon and X. He. Firm resources,competitive actions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a mediated model with evidence from the in-vitro diagnostics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1(6)

9.DiMaggio PT,Powell W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

10.Yongliang Ding and Guanzhong Li.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2)

1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度报告[R].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2.OECD.Creating value from intellectual assets[C].Meeting of the OECD Council at Ministerial Level. Paris,2006

13.Edvinsson,L.and Malone,M.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Harper Collins,New York,NY,1997

14.Stewart,T.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sation[M].Nicholas Brealey, London,1997

15.Reed,K.K.,Lubatkin,M.and Srinivasan,N.Proposing and testing an intellectual capital-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4)

16.Miller D,Chen M-J.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cnertia:a study of the US airline indus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1)

17.蓝海林等著.中国企业集团成长与重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2.Alexander,S,and Bontis,N.Meta-review of know ledge management and IC literature:Citation impact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ranking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4,11(3)

3.A.Young.The Razorp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

4.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5.蓝海林,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8(8)

6.Wolter,C.and F.Veloso.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Structure:Perspective 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e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3)

7.Miller,Chen.Nonconformity in Competitive Repertoires:A Sociological View of Markets[J].Social Forces,1996,74(4)

8.Ndofor,H.A.,D.G. Sirmon and X. He. Firm resources,competitive actions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a mediated model with evidence from the in-vitro diagnostics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1(6)

9.DiMaggio PT,Powell W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

10.Yongliang Ding and Guanzhong Li.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2)

1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度报告[R].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2.OECD.Creating value from intellectual assets[C].Meeting of the OECD Council at Ministerial Level. Paris,2006

13.Edvinsson,L.and Malone,M.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Harper Collins,New York,NY,1997

14.Stewart,T.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sation[M].Nicholas Brealey, London,1997

15.Reed,K.K.,Lubatkin,M.and Srinivasan,N.Proposing and testing an intellectual capital-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4)

16.Miller D,Chen M-J.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cnertia:a study of the US airline indus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1)

17.蓝海林等著.中国企业集团成长与重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2.Alexander,S,and Bontis,N.Meta-review of know ledge management and IC literature:Citation impact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ranking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4,11(3)

3.A.Young.The Razorp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

4.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5.蓝海林,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8(8)

6.Wolter,C.and F.Veloso.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Structure:Perspective 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e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3)

7.Miller,Chen.Nonconformity in Competitive Repertoires:A Sociological View of Markets[J].Social Forces,1996,74(4)

8.Ndofor,H.A.,D.G. Sirmon and X. He. Firm resources,competitive actions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a mediated model with evidence from the in-vitro diagnostics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1(6)

9.DiMaggio PT,Powell W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

10.Yongliang Ding and Guanzhong Li.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2)

1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度报告[R].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2.OECD.Creating value from intellectual assets[C].Meeting of the OECD Council at Ministerial Level. Paris,2006

13.Edvinsson,L.and Malone,M.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Harper Collins,New York,NY,1997

14.Stewart,T.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sation[M].Nicholas Brealey, London,1997

15.Reed,K.K.,Lubatkin,M.and Srinivasan,N.Proposing and testing an intellectual capital-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4)

16.Miller D,Chen M-J.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cnertia:a study of the US airline indus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1)

17.蓝海林等著.中国企业集团成长与重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力资本
海西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智力资本意蕴:认知派与行为派的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