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

2014-07-31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恩格斯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20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重挫折。国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质疑与反对风起云涌,法兰西斯·福山断言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学者罗斯·吉延斯将之命名为“市场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称之为“商业共产主义”,英国人卡麦尔认为中国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香港学者张五常称中国现在就是“变相的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哪些核心要素,在这些问题上人们依然存在疑惑。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世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胜利的漫长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受制于不成熟的客观社会条件,以及主观上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他们不能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无法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认识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这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从道德义愤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去设计未来社会的做法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列宁说,“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论证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认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反复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猛烈增长的生产力要求消除资本主义占有的束缚,要求在事实上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即实现社会所有;在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度下,人们之间不再有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因而阶级和阶级差别归于消失,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就不再存在,同时劳动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联为一体,各生产组织之间不再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人们不再通过商品实现彼此的社会联系,社会将直接按照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太成熟到完全成熟的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分为初级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痕迹,实行共产主义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拒绝对未来社会没有做出全面详细的论述,认为要谈共产主义细节而“不堕入空想主义或者不流于空泛辞藻,几乎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是科学精辟的。但也要看到任何伟大思想家的思想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马、恩也认识到了一点,“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讳言,他们的理论“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②。他们所描绘的未来社会的特征是纯粹社会形态下的特征,是经过严谨的逻辑论证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社会主义的“万能药方”,“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③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环境

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区别,于是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继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的起点。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极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是脱胎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或第一阶段“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共产主义是一个世界历史性事业,“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它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④而现实社会主义却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几个国家建立的,因此现实社会主义不能简单套用马、恩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特征,而要坚持马、恩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科学分析所处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环境,结合本国特色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首先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母体中脱胎出来,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基础上诞生的,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处于初级阶段、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属于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正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⑤其次,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资本主义阵营的包围下,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话语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化的浪潮,可以加快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存在“西化分化”的危险。

中国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⑥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恩格斯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以下核心要素。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共产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础。由于是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因此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商品生产消亡后,代替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的,将是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即社会有计划地自觉地组织生产。同时,马克思也肯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经济特征的复杂性,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没有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列宁一再重申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要经历“长久的阵痛”,“过渡时期”将是一个更长的更艰巨的历史时期,人们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如何,急切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不仅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相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过去我们盲目追求共有的程度和规模,越“公”越好,急于求成,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超越了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我国的国情,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搞单一的公有制,初级阶段也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意味着搞私有化,社会主义中国也不能搞私有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公有制经济难以包揽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我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中,还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这个客观历史过程,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而且这一过程既不能跨越,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客观历史过程,”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在坚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针对人们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否属于“资本主义的杂草”的疑问,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⑨生产对分配起着决定作用,“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⑩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向来注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马克思指出:“理论已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与各种“主义”“思潮”论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人阶级运动。列宁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强调:“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是拘泥于僵化的理论中,而是要不断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1884年,恩格斯在《致卡·考茨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1887年,他在《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的信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通过理论创新,实现了理论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小结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28页~62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8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2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邵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夏东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与历程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庄福龄,冯景源,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史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季学明.社会主义在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5]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6]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共产主义恩格斯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抉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人民出版社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