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抒情指引下的语文学习

2014-07-30魏小东

成才之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舒婷艾青余光中

魏小东

浓郁的抒情色彩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与数千年文化注重情感寄托的内涵息息相关,“诗言志”的传统是中国文化发展中优胜劣汰后的必然选择,是生命力最强的文化品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突出了这一特点,“抒情”基调成为这一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抒情主人公的可亲可近。“我”是文本的主体,且不断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我对世界的情感态度,这种唯美的触碰都是主人公人格自觉的追求,毫无功利、明净大胆的“爱”成为文本中主人公的生命全部,恋土的艾青、思乡的余光中、咏残损的手掌抚摸满目疮痍土地的戴望舒、深情爱国的舒婷、爱祖国、恋故土的莱蒙托夫和回望故土并唱响寻根之歌的休斯,无一不是把“爱”视为生命的鲜活形象。对于已经饱含感情且具备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文本无疑有着极强的亲和力,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模仿空间和吸引力,这些抒情性主人公会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里最熟悉的人,甚而达到彼此的统一,这个“人”纯然成为他们的化身,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给学生提供了静观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加清晰了,能够产生自我“审美对象化”的阅读效果。

第二,缠绵深挚的情感规范了学生的美感。呼之欲出的表达、直白大方的呼告、深挚真切的诉求、动人美丽的寄托都是作者灵魂情感体验的见证,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模本,足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模仿,无论是一枚船票上的乡愁、对大地无私的感恩、对苦难母亲的铭刻在心,还是从幼发拉底河到密西西比河的辽阔记忆,都深深镌刻着“爱”的字迹,本来抽象复杂的情感世界恍如流进了一泓清泉,反而变得简单明了了,世间万物都期待着我们“爱”的目光,人类文明正是这些“音符”谱成的乐章,没有世俗的纷扰,更没有污垢的浸染,哪怕连一丝邪恶的风也没有吹起,这才是生活的本真。纯美的世界正如在“母亲”经受苦难之后儿女们投上深情的一瞥那么简单和充满情趣。

第三,理想人格的吸引力是这些文本潜在的力量。艾青的恋土、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抚慰受伤的国土、舒婷的爱国,以及莱蒙托夫和休斯的爱国与寻根都是理想人格的所思所感,他们都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对学生来讲,都有深刻的人格认同价值,还没有完全找准人格定位的学生在经过这些情感洗礼后,无比强烈地对这些光辉人格产生了认同感。人格的形成需要锻炼,饱含感情的文字正是作者经受这种锻炼的史料,对于阅读者来说,有最起码的主动模仿价值,这就好比花很小的代价获得宝藏一般,没有谁愿意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建立在极富吸引力基础上的人格认同感会让主人公形象映射至读者身上,这样的文本会起到神奇的审美效果。

综合以上三点不难看出,这样的文本对中学生必备素养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观察事物的眼光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物理层面上,必须甚至被迫走向审美,而文学审美经验的借鉴意义在这些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诠释,向抒情主人公的心灵靠拢,用成熟且有典型意义的情感充实内心世界,使人格形象的清晰化都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备素养。九年级语文下册在结束这一学段语文学习之际以此开篇,实在是一种适时的责无旁贷的承担。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感领域里健康、正确内容的引导。对学生来说,这种抒情指引下的课文恰如及时降下的甘霖。孔子回望一生而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是人一生真正的开启,因为从此时起,生命和学习之间有了莫名的联系,不断模仿千姿百态的“形象”正是人格自觉的追求,再复杂的世界也会在情感漩涡里被解析成一串清晰的符号,从而变得真真切切,让面对生活的人可以两脚踏在生活实处,不再凄凄惶惶、无所适从。

若不是人格完全觉醒的人怎么会拥有“嘶哑的喉咙”呢?哼哼着遁世消闲曲子的生命不配拥有这样一副好嗓子,生命诚可贵,岂能随便死去,纵然舍弃了,也要分高低贵贱,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好恶已分,妍媸已别,谁不想永垂不朽?所以狂吼“爱”的艾青是令人倾慕的;生命走到哪儿,思乡之情伴随到哪儿,“月是故乡明”、情属故乡最浓,乡愁就寄托在渺小的邮票、船票上,稍微放大一点,坟墓和海峡即是心灵永远铭刻的征服对象,这样的人不典型吗?不高洁吗?用弱小的身躯抚慰遍体鳞伤的祖国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微不足道的救治能唤起多少人的同情?答案是所有爱国者。舒婷只是一个用心爱着自己祖国的女子而已;莱蒙托夫和休斯虽然身在异国,却和艾青、余光中、戴望舒、舒婷一样令人倾心,我们需要真心、动情地对他们顶礼膜拜并模仿学习。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花兰寺学校)

猜你喜欢

舒婷艾青余光中
寻李白(节选)
舒婷《致橡树》(节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艾青来了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舒婷的鼓浪屿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诗人舒婷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