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四字策略激活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才能

2014-07-30金金利

成才之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激活课堂教学策略

金金利

摘 要: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差异,发挥学生主体,巧用“容”“激”“让”“引”四字策略,激活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音乐才能。

关键词:教学策略;激活课堂;课堂资源

音乐课堂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展现师生生命活力、进行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容”: 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火花

初中生在学习中往往较少顾忌,“初生牛犊不怕虎”,思维活跃,特别是音乐学科,教学环境相对轻松,更会使学生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这些举止可能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教师应该有“容人之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迸发出音乐创造的火花。

本人在七年级音乐下册歌曲《长江之歌》教唱过程中,忽然听到从教室角落处冒出几个不和谐的声音,肯定是丁同学在瞎编歌词。丁同学课余善于编歌词,同学们叫他“怪才”,把他唱的歌叫“怪叫”,没想到,他居然将这“特长”发挥在课堂上了。从同学们的哄笑声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在等一场师生大战的“好戏”。课堂氛围凝固了,教室里甚至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四十五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那位同学显然也意识到自已的错误,愕然地等待着我的“宣判”。刹那间,我猛地意识到:不能扑灭他本能的“创作火花”,这正是挖掘同学们创编音乐的平台。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丁同学进行了遵守课堂规则的告诫后,趁机让同学们进行即兴创编的尝试,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让他们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二是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品尝到思维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欣赏七年级音乐下册舒伯特的作品《鳟鱼》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四条颜色不同的鳟鱼,根据事先设计的问题来分别欣赏四个变奏乐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给四个乐段排序)。最后欣赏结尾段,让学生进行鳟鱼故事续演,并尽可能多地表演出不同的结局。根据不同的结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喜剧和悲剧。然后针对喜剧情况设计了问题:同样是这段音乐,但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喜剧,认为鳟鱼活了下来,有的却认为鳟鱼最终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那么同学们为什么会对鳟鱼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原因在哪里?针对这一情况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乐段的速度、力度、情感如何?②根据结尾段的音乐色调,给这条鳟鱼设计颜色?③从鳟鱼的结局中,你收获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设疑,创设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知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维,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三、“让”:可以让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在音乐课堂中涉及作品背景简介等理论的环节时,教师经常会用演讲式、灌输式的方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让学生进入“半休眠”状态,这样实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用、巧用“让”字策略,把课堂“让”给学生,留出时间、空间给学生思考、表演,让他们主动求索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欣赏八年级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中,我改变了演讲式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让给学生,采用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资料,包括作者的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系列梁祝文化等。课堂上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多,价值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查图书、听音乐、写体会,向长辈请教,更有学生特地去上虞祝家庄英台故里实地考察,并收集图片文字等资料。课堂上,各小组纷纷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登台演说。有的找来了梁祝邮票,有的找来了相关的图片、书籍和音像资料。观看着动感的画面,聆听那经典名作,不仅使学生加强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弘扬了非物质文化。这不仅是一节音乐课,也是一节别开生面的地方文化特色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可以运用开放的课程资源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本身是一个大课堂,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运用开放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延伸,打造生活化的音乐课堂,增强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在学唱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我的家乡多么美》时,恰逢是采茶时节,上虞人杰地灵,虞南盛产茶叶,也可谓是茶乡了。而本校的学生来自虞南地区的为数不少,平日里积累了不少有关茶文化的知识。于是,我利用这个资源,把体现家乡美的典型歌曲《采茶舞曲》融入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学唱这首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浙江民歌,培养其爱乡之情。随后,引导学生自主“道茶”; 然后进行茶道表演—— “品茶”,要求动作优雅、高贵,让学生感受茶艺表演的魅力;最后师生共“咏茶”——让学生聆听越剧韵味的《采茶舞曲》,将普通话演唱与方言演唱进行对比,体会方言对歌曲风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吐字咬字加以聆听和模仿,“溪”念qi,“水”念sui……。随后,让学生用上虞方言演唱此歌,体会茶歌的风格变化,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感觉十分新鲜,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是十足的采茶姑娘劳动时喜悦的景象。这节课我巧妙地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 “茶文化”及“方言”融入课堂设计中,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了歌曲流畅而柔美的旋律、浓郁的江南特色,而且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知识的地域性,善于运用开放的课程资源,提供多元文化”的要求。

总之,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创新”能力入手。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巧用“容”“激”“让”“引”四字策略,激活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音乐才能。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中学)

猜你喜欢

激活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激活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转变评价机制, 打造阳光体育生态课堂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