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医学特色开展食安专业课程教改探索

2014-07-28滕钰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滕钰等

摘 要:该文以遵义医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为例,探讨了为突出“医学特色”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151-02

Abstract:This paper,taking food nutrition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to highlight the“med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crete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is put forward,while the effect of this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is also predicted.

Keywords:Food nutrition;Teaching reform;Course construction

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至2009年,全国范围内,已有约90所高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在这些高校中,以农业类院校为主,覆盖海洋水产、轻工、商业、师范类、工业类、医学医药类等院校及综合性大学[2],其中医学医药类院校较少。2012年,遵义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迎来了第一批本科生,授予工学学位,课程涉及食品科学、化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由于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为医学,使得专业培养计划独具特色。不同于轻工院校的以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基础知识为主;也不同于农业大学的以动植物生产、食材药物残留检测、食品工艺、环境科学为主;医学院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须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才能立足。长远来看,医学院校食安专业以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现有的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为基础,将培养目标、形式侧重于与人体健康、与医学关系更密切的内容,培养出具有“医学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为食品质量安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食品营养学在食安专业学习的地位 食品营养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它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实用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通过对该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初步实际应用,未为食品专业人才将来从事教学、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1.2 一般轻工院校食品营养学授课内容 区别于医学院校,一般轻工院校食品专业开设营养学课程更具自己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轻工院校的食品营养学授课重点在于论述食品加工对各种食品营养素的影响。而对营养学的某些基础知识,如食品的消化与吸收、营养与能量平衡以及营养需要和营养失调等知识,仅作简明扼要的介绍。至于各营养素的一般性质、代谢变化等生化知识,则不再讲解。

总的来说,轻工院校食品营养学更侧重于对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营养素所受影响相关知识的讲解。而特殊生命周期人群及特殊环境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防治等内容,并不是重点讲授内容。

1.3 医学院校食品营养学授课内容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边缘科学。近年来,营养学知识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之中,营养疗法也迅速在我国普及。遵义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虽属工学类别,但食品营养学课程开设于医学院校之内,必须紧扣“医学特色”,与工学形成适度交叉。着重讲解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问题等,既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又具有与食品科学关联较强的知识。

2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实施方案

2.1 医学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改主要内容 总体来说,修订原则为:突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医学院校特色。(1)修订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2)随着食品营养的学科发展,不断更新食品营养学教案、讲义、PPT。(3)持续探索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2.2 具体实施方案

2.2.1 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教学内容应以“营养基本原理—食物营养—改善食物营养”为主线[3],并需注重学科进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以此建立一套突出医学院校特色,突出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整体性及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随着人们饮食与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转变,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中饮食是对其影响相对最大的因素。通过“饮食的预防与控制”原则指导,对当下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干预,对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责任更为重大。所以,除传统基础知识外,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现代营养、人体健康、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等内容[4]。突出食品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不仅使授课内容更具有医学特色,还有助于激发学生从事相关食品开发、监督管理的兴趣,为将来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在教学内容中突出食品营养学中新的研究热点,如营养强化食品技术及开发,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因子与对应上市产品及其开发、申报、审批流程,特殊生命周期及特殊环境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营养与慢性病的关系,饮食养生理论、食物性能等,使教学内容更具专业相关性与实用性。同时授课内容注重与生物化学等基础课进行衔接,并注重与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的联系。

2.2.2 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如,在讲授完“保健食品”课程知识后,要求学生对市场在售的某一类保健食品(如减肥、抗氧化、辅助降血糖等27类卫生部规定功能)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并通过评价该保健食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除了教师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外,教学方式更应该有意识地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向学生通过自学、与老师同学进行知识交流的方式转变。如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方式,结合“公共营养”中“食谱编制”内容,制定某一特殊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年人等)的饮食计划,并在课堂上通过PPT展示上述学习成果。

2.2.3 成绩评定 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以单一笔试成绩来定最终成绩。将期终笔试、调查报告、课堂展示3部分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主观性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在课堂展示部分,采取同学互评来确定该部分成绩,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改革预期目标与实施效果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改的目标是拥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及PPT等教学文件。通过课程改革突出医学院校食品安全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完善了适用于医学院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还未开设相应实验课程。食品营养学是一门兼具时代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1.

[2]张久亮,何慧.高等农业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69-70.

[3]张敏,肖新生,夏岩石,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3-37

[4]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轻纺,2010,(01):36-41.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