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代理服务的探讨

2014-07-27张亚敏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申请专利专利申请代理

张亚敏

(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代理服务的探讨

张亚敏

(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1)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代课服务的现状及可行性和如何更好地开展专利代理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高校图书馆;专利代理服务;可行性分析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自2008年颁布实施经过5年多的努力,全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各地方各领域的战略宏观部署基本完成,战略实施工作由夯实基础阶段转入攻坚阶段[1]。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首要,蕴含着巨大的信息技术价值,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在高校,图书馆集结着高校内的纸质和电子资源,是高校的信息文献中心,也是专利文献的重要收藏地[2、3]。然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专利信息服务,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同时提升在高校科研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就成了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专利代理服务就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1 我国专利代理及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我国的国内专利受理年度状况如表1可知,我国的专利申请情况逐年增长幅度较大。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的专利代理机构共有1001家,2011年只有888家,虽然专利代理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仍然赶不上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步伐,可见市场对国内专利代理机构的需求是旺盛的。

表1 国内专利受理年度状况

目前,要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就必须要有一定专利信息相关的数据库资源和人员配置。据统计,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除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外,在其他各大学个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中均无专利相关的数据库资源。河南科技大学数据库资源中包括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免费专利检索系统,欧洲专利、美国专利、日本专利、PCI国际专利。郑州大学的数据库资源中,除了免费的专利局官网外,另外购买了一个专业数据库Innography,此数据库联合了世界上超过90多个国家的各种专利,用于专利检索与分析。据了解,就国内高校而言,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高校成立自己的专利中心,比如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部分院校还是求助在校外的专利代理机构,并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进行申报。

2 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代理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开始首先申请专利保护,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现有的专利代理机构却远远满足不了这种发展的需求[5]。由此看来,发展新的专利代理机构,对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专利产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众所周知,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之一,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能在第一时间申请专利保护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是研究人员不愿意申请专利,而是不了解专利申请的流程和手续,对专利的相关法律、法规都知之甚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专利代理的需求增加。通过2013年度的全国高校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见表3)可以看出,其有效地发明专利量数量可观,并且在图书馆面向院系教师科研人员开展的问卷调查中,80%的人员希望图书馆能够开展专利代理服务,说明专利代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次,图书馆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以科技查新和专利分析业务为依托,拥有多种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专利分析数据库,可以很好地为申请人提供信息查询、专利保护等信息资源。另外,有较好的人员优势。图书馆拥有一批涵盖了工、农、理、医学的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较高的学科馆员,可以参加专利代理服务的资质考试,是开展专利代理服务人力资源的保障。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高校图书馆应以广大师生的需求为主,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并与学科服务相结合,提高专利申请量与授权率,更好地为高校科研服务,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软实力。

表2 2013年度高校获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

3 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专利代理信息服务

3.1 深入院系,了解需求。了解广大师生在专利申请方面的需求,是专利代理工作开展的前提。通过问卷调查或网络调查,一方面向广大师生普及一些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充分了解一线科研人员在专利申请方面所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问卷调查中可以涉及科研人员是否了解符合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个特性才可以申请专利;在专利申请前是否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日本、欧洲等专利数据库了解所申请项目在国内外的专利申请和保护情况等问题。专利代理不仅包括提供申请前的相关咨询工作,还有撰写专利文献及后续的专利实施转化等相关一系列工作,通过深入到化学、材料、医药等与专利申请密切相关的院系进行调研,随时了解科研人员在申请专利时的问题需求,并记录成册,存档备案。

3.2 资源配置。其一,软硬件设施配置。根据一线科研人员的需求,利用现有的办公场所和图书馆馆藏丰富的电子资源,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设专利信息服务主题专栏,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与经济等基础知识、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最新动态、专利申请流程、信息咨询、专利实施及以高校名称为专利权人的的专利库等。通过这些栏目的宣传展示,可以使科研人员准确了解实时动态、相关政策导向,借鉴前人的经验,简便快捷的申请专利,并将专利转化为成果,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二,人员配置。培养一批包括物理、材料、化学、医学等专业的图书馆员在现有查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法律、经济、实务等相关方面的系统学习,并最终通过专利代理服务的资格考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培养,发展一批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科学,涵盖理、工、医、农等学科领域的数量充足、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3.3 切实服务,正确导向。图书馆肩负着为社会及全校师生服务的职责。在专利代理服务中,图书馆还应该在服务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服务让申请者认清现状,理性选择。比如,有些人员为了盲目追求专利的数量,而不顾专利的质量,这样的专利成果无法转化,最终只能成为专利库中的一纸文献。另外,也有些人对专利保护意识薄弱,只要做好专利防御保护,就可以转化客观的价值,但遗憾的是,很多专利常因为申请经费等原因而放弃了专利的有效保护,使得有价值的专利被别的竞争对手采取措施专利包围,钻进了死胡同,导致成果无法转化而失去价值。高校图书馆应在这些服务过程中,配合社会需求及学校的科研政策,有意识的引导申请者能正确对待专利申请[6],从而促进专利成果产出与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4 利用文献检索课与电子资源培训普及专利的相关知识

随着大学生创新大赛的举办,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加入到专利申请的队伍中来。在给广大师生提供专利代理信息服务的同时,还要培养师生对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的能力。图书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课和电子资源培训课程,采用互动式、嵌入式教学模式,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通用的免费的专利数据库检索与分析的方法传授给师生,使广大师生可以有目的的学习和掌握专利的检索与分析方法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申请专利和申请高质量的专利。

综上所述,在国家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切实改进服务模式,依靠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网络和人力资源优势,以服务创新为理念,开展更贴近于创新型发展的服务模式—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提高高校师生专利申请、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及质量,也为高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通报,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EB/OL].[2013-06-03]http://www.sipo.gov.cn/ztzl/ywzt/zlwzn/zlwzn dsj/2013/201306/t20130603_801536.htm l

[2]王姝,魏群义,沈敏.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74-77.

[3]陈恩满.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务员考试信息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6(3):83-84.

[4]章静,郭吉安.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02-104+154.

[5]林小爱,朱宇.专利代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产权,2011(5):48-53.

[6]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4-5-20]http://www.cutech.edu. cn/cn/zscq/2013/12/1388080088511295.htm.

G251

A

1671-0037(2014)11-53-2

张亚敏(1979-),女,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申请专利专利申请代理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Joseph F. Engelberger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便携式热解炉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专利申请三步曲
复仇代理乌龟君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胜似妈妈的代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