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三个途径

2014-07-25李忠平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个性积累作文教学

李忠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积累;兴趣;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36—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呢?

一、加强诵读,注重积累

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独到见解;古人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切身体会;读书人亦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验之谈。可见,从古到今,诵读积累是语文学习不可废弃的法宝,厚积而薄发是写作教学制胜的一剂良方。

首先重视背诵篇目的积累。学语文,本是举一反三;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从小学到中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篇目,必须督促学生强化记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而且要达到熟练、准确默写的程度。

其次重视“文本”的积累。凡是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出现的“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一定要督促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积累人们日常生活中鲜活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表述,从生活这个大舞台中汲取营养。

最后重视语文课堂的诵读教学,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在教学时要将着眼点放在好词佳句的斟酌上,放在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刻画等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地方,聚焦到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上,使学生在琅琅的诵读中,走进作者的心灵,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玩味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进而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衷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

一要培养学生乐于动笔,勤于思考的良好写作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降低起点,放低要求,引导学生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写特定时刻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记录一天的生活轨迹,也可以抒发一种情感,也可以谈谈对一件事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一本书的感受等等。凡是有生活就有写日记的素材,贵在坚持。

二要将经典名著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文学百花园中汲取多种营养。教学时一方面要特别重视课本中“名著导读”,让学生既要对作者链接、写作背景、作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进行阅读,在阅读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另一方面,教者要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介绍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去阅读,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中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规定。

三要重视作文批改,要轻改重批,评语要有针对性。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用错的标点、不通的句子,可以鼓励学生自改,或同桌互改,教师少改或不改。教师重视总评和批语,总评要有针对性,抓住要害,一语道破真谛,多用鼓励性语言,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小到一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一句精彩语句出色描写;大到通篇文章结构布局的巧妙设计,取材立意高远深刻。贵在鼓励学生,激发写作欲望。

三、贴近生活,展示个性

一是写作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每次作文练习时,教者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命制好写作话题或者写作范围,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动态、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实际,又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和选材余地,必要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在教学时要亲切而平和地进行师生聊天和对话,进行情感交流,打开学生记忆深处的闸门,启迪学生联想,砥砺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写出别具特色的作文。引导学生写出心中想说的话,想表的情,为作文素材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真实的场景。

三是展现个性,鼓励想象。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以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编辑:刘於诚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积累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