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汾阳出土唐代墓志校理

2014-07-21周阿根叶太青

关键词:校勘汾阳标点

周阿根+叶太青

摘要: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汾阳市出土的50方唐代墓志进行了系统校理,发现其中存在着文字误释、标点误施、注释疏误等不足之处,希望研究有助于汾阳唐代墓志的利用,以期对墓志等古代文献的校勘和整理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汾阳;唐代墓志;校勘;标点;注释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5405

收稿日期:2013-12-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07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141)、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09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阿根(1970-)男,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和辞书学。

①墓志名为作者所加,一律采用“墓主姓名+墓志”的格式,此前学界多采用墓志首题。

Collation of unearthed epitaphs of Tang Dynasty in the city of Fenyang

ZHOU A-gen,YE Tai-q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orth Anhui Culture,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41, China)

Abstract: The epitap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ducts of funer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which contain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By carefully collating the 50 unearthed Epitaphs discovered in the city of Fenyang, this paper finds such mistakes in the recording words of the epitaphs as mistaking words, punctuation and annotation, etc.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may be of help to the use of the epitaphs f Tang Dynasty in the city of Fenyang and of reference to the collating and arrangem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Key words:Fenyang; epitaphs of Tang dynasty; collation; punctuation; annotation

汾阳为三晋名邑,自古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渊博。汾阳出土文物众多,仅汾阳市博物馆搜集的历代墓志就达二百余方,其中唐代墓志达130余方,王仲璋先生选取其中50方唐代墓志,进行了全面释读、标点和注释,编成《汾阳市博物馆藏墓志选编》,这些唐代墓志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诚如张庆捷先生所言“观一地之文化,材料最丰富、最能有序流传着,莫过于碑碣墓志”[1]。墓志文献的校理涉及诸多学科理论知识,每一方墓志的整理往往需要将历史学、文化学、文字学、训诂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种种疏误[2]。王仲璋先生从事文物文化工作30余年,对汾阳文化情有独钟,此次对汾阳出土50方唐代墓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包括识读、标点、注释,并详细描述了每方墓志的形制、款式、质地、出土时地、馆藏地点等信息,为汾阳地方历史和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系统研读了这50方唐代墓志,受益匪浅,但发现其文献校理方面,偶有疏漏,兹不揣谫陋,略呈管见,以求教于王先生及诸位方家,希望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汾阳唐代墓志的利用价值,同时希望我们的研究对墓志等古文献的校勘和整理有借鉴作用。

一、文字误释例

1.《任子墓志》① :“嗟夫,赤鸟落景,白菟沉魄,和璧沦辉,随珠瘗彩。粤以贞观十五年正月廿日遘疾终于本第,春秋五十有五。”(第5页)

“赤鸟”,当作“赤乌”,代指太阳。从文例来看,“赤乌落景”和“白菟沉魄”相对成文。“白菟”,即白兔,月亮的代称,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复审原拓,鸟实作,当为鸟的俗字,“乌”在墓志文献整理过程中,每每被误释为鸟,对此笔者多有论及[3-4]。“赤乌”一词,历代墓志多有用例,《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刘懿墓志》:“自豢龙启冑,赤乌降祥,磐石相连,犬牙交错,长原远叶,繁衍不穷,斧衣朱绂,蝉联弈世。”本书中乌被误释为鸟的仍有多例,均当据改。《穆循墓志》:“岂渭金浆失验,玉体无征:随逝水之东迁,逐飞鸟而西迈,以开元四年二月二日卒于里第,春秋八十有一。”(第37页)“飞鸟”当为“飞乌”,指太阳。《宋崇超墓志》:“君文武绝伦,忠贞贯古,弓开七札之用,箭落九鸟之能,允应旁求,才成三捷(周按:原录文作三掶,非是),弱冠高第,累任清资,特敕授京兆府匡道府折冲,赐紫金鱼袋。”(第71页)“箭落九鸟”当为“箭落九乌”,暗用了“羿射九乌”的典故。《靳屺墓志》:“遂留幼女,乃召太原王洪谏,纳彩问名,以为合卺,缉纂家业,绍绪妻族,享奠式陈,永为宗祀。衰慕号叫,罄竭家诸,乃筮青鸟礼营安厝。”(第101页)“青鸟当为青乌”,青乌子为古代勘舆家,墓志多用简称。

2.《任举墓志》:“冥冥九绝,漫漫长夜。弃我白屋,黄泉是舍。一窆绝颜,千龄永谢。”(第19页)

“绝颜”不词,复审原拓,实作“红颜”。“红颜”指红色的脸堂,这里用红润的脸堂代指墓主任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古代红颜并无性别区分,后代红颜专指美女,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对此,笔者有专文论述,可参[5]。endprint

3.《任玄播墓志》:“父彦威,隋朝乡长,襟带人物,管辖州官,望之俨然,即之温也!”(第25页)

复审原拓,“州官”之“官”原拓实作“閭”,“州闾”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郑玄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襟带人物”和“管辖州闾”相对成文。“州闾”一词,历代墓志习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张玉憐墓志》:“笄年既及,为文贞侯所娉。事舅奉姑,勤孝有闻。承郎接妹,婉顺见美。故以流誉于乡党,传芳于州闾矣。”《五代墓志汇考·李章妻金氏墓志》:“夫人乃岌之仲女也。呜呼!兰芬丽质,桂馥芳容。贞效恭姜,令誉早闻于乡党;颜逾曹谢,德崇己振于州闾。”

4.《任玄播墓志》:“垂拱二年正月十二日终于家第,春秋七十有九,即以其年二月二日從葬于兹氏城东二里平原,礼也。”(第25页)

“從葬”之從,原拓作,为徙的俗写,“從葬”实为“徙葬”之讹,墓志整理过程中从、徙每每发生讹混[6-7]。“徙葬”犹“迁葬”,此不赘论。《汉语大词典》未收“迁葬”一词,当补收。另本书《李庭剑墓志》:“夫人苏氏,长垂信义忠孝之美,侍舅姑,节行无亏,训子三从被矣。”(第75页)“训子三从”当为“训子三徙”,这里是暗用了孟母三迁的典故。墓志中经常用“三徙”来喻指母训,《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卢兰墓志》:“思其亲也,则寒木生庭;孝其姑也,则江流入室。七德是备,足以事夫;三徙既成,尤能训子。”《五代墓志汇考·张继业墓志》:“先妣姜氏,以柔顺之德,播雍睦之风,肥家九叶于六亲,训子不忘于三徙,累封天水郡夫人。”

5.《宋感墓志》:“以天授二年,岁位大梁,月临折木,夹钟司景,与夫人任氏合葬州西南三里平畴,礼也。”(第29页)

“折木”不词,俗写“扌”“木”相混不别,此乃墓志俗字常例,不赘论。“折木”当录作“析木”,为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汉书·律历志下》:“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终于斗十一度。”墓志中“岁位大梁”和“月临析木”成文,“大梁”和“析木”同义对举,均为星次名。“析木”一词历代墓志习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元昭墓志》:“春秋有六十,正光三年歲次析木之津二月癸亥朔廿二日甲申酉時薨於其第。”《隋代墓志铭汇考》○○二《高潭墓志》:“以隋开皇二年,岁在析木之津,二月廿二日丙申,窆于冀州渤海郡蓨县南之西卅里。”

6.《田仙墓志》:“及乎亲殁,毁形灭性,泣血绝浆。方之高柴,同乎顾悌,扬名后世,遗烈子孙,遏庭之训以播于庭闱,君子之风备专于乡邑。岂期积善不祐,遘疾弥留,药石无征,奄归遥夜。”(第61页)

“遏庭之训”一语费解。复审原拓,“遏”实作“過”,二者形近而讹。“過庭”为典故词,《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父训。“过庭之训”乃墓志常语,《唐代墓志汇编》贞观一五七《辛衡卿墓志》:“君风神爽俊,仪望闲雅,灵府之内,独王虚舟;襟袖之间,自标奇韵。家有赐书,门传旧业,要道之方,冥符至性;过庭之训,远照生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麟德○○八《梁延怀墓志》:“公乡闾称为教首,宗族号曰慈仁,昆季是谐,孝恭膝下。子受过庭之训,光显尊亲,孝养无亏,报恩未极,灾风混起,良木斯摧。”“过庭之训”常省作“过庭”,《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宋虎墓志》:“君禀训过庭,志尚清韶,少砺名节,长播声美,内懃孝弟,闺门敬让,外施笃信,义结交友。”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7.《高胤墓志》:“夫人宋氏,令淑有闻,礼仪无忒,以哀以痛,深有戚容,尽哭无时,悲不可极。”(第65页)

“尽哭”不词,复审原拓,“尽哭”实作“昼哭”,繁体“盡”和“晝”形近而讹。“昼哭”一词为墓志习语,形容生者极度悲伤之心境,《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太妃墓志》:“既而良人不幸,藐诸在室,昼哭夜歌,礼无违者。”(473页)《隋代墓志铭汇考》一七三《封使君夫人崔氏墓誌》:“庶与子偕老,腾兹茂实,遭命不谐,良人中逝。昼哭避嫌之礼,得白天然;断织慈教之心,率由本质。”《唐代墓志汇编》文明○○八《王岐墓志》:“夫人京兆孙氏,随州录事之女。箴规合度,琬琰成姿,卜邻有□于三迁,作嫔用该于四德。从来昼哭,切龙剑之孤沉;今日和鸣,随凤箫而共去。”《五代墓志汇考·史匡翰墓志》:“半枯旋叹于未亡,一恸俄闻于昼哭。风飘宝匣,翻成别鹤之悲;尘暗妆台,永结孤鸾之恨。”

8.《李庭剑墓志》:“泣血三朝,绝浆七日,号天叩地,攀恋无依,遂用龟兆之占,克从筮箸之吉。以廿五日去城五里,于太安乡建立茔域合袝,礼也。”(第75页)

《说文解字·竹部》:“箸,飯攲也,从竹者聲。”“箸”是古代的筷子,《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筮箸”一词费解,复审原拓,“筮箸”实作“筮蓍”,俗书“”“艹”相混不别。“筮”用蓍草占卜休咎或卜问疑难之事。《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王弼注:“筮者,决疑之物也。”“蓍”草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古代常用它的茎占卜。“筮蓍”在墓志中可倒乙作“蓍筮”,《唐代墓志汇编》会昌○四九《冉氏墓志》:“有女一人,适于上谷侯泰,寻居孀寡,誓在柏舟。以蓍筮未吉,时载勿通,虽松域苟同,而坟垄有异。”

9.《殷秀成墓志》:“君讳秀诚,汝南郡人也,元承黄帝之苗裔,殷王之后也。昔因从窅,聊寄于兹,以时系年,其将久矣,乃为西河人焉。”(第77页)

“从窅”不词,复审原拓,“窅”实作 ,墓志俗写“穴”“宀”相混不别,此不赘论。“”为“宦”的俗字,“从宦”犹言做官。“从宦”一词,唐代墓志习见,《唐代墓志汇编》龙朔○三六《董氏墓志》:“夫人董氏,舒州望江人也。惟父与叔,纡青拖紫,有陈之代,从宦渡江,并誉重南金,声高东箭。”《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七五《李复墓志》:“公秀而文,温而厉,在家而孝友着,从宦而冰霜洁,解褐补长葛尉。”传世文献亦多有用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从宦于青土。”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endprint

10.《李朝墓志》:“夫人扶风马氏,柔明宛丽,淑顺宜家,道婦无污,孝闻郡邑。事夫尽如宾之敬,训子有择邻之贤。”(第95页)

“道婦无污”一语费解。复审原拓,实作“道妇无亏”,原拓“道妇”二字当乙正。“妇道无亏”为墓志习语,常用来赞美妇女的品行高尚。《唐代墓志汇编》咸通○七○《王氏墓志》:“闺门有则,妇道无亏。柔顺以睦,洁白自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元○六五《荆肆墓志》:“妇道无亏,母训有则。时称贤淑,不亦可乎。平居无何,欻尔遘疾。司命夺算,奄从逝水。”《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乾符○○二《范氏墓志》:“北海盛族,庆贻懿德,妇道无亏,母仪不忒。”“妇道无亏”在唐代墓志中,也可以写作“妇道无替”、“妇道无缺”、“妇道无违”等,均用来赞美妇女的品行。

11.《李朝墓志》:“恐星霜递迁,陵谷无准,琢之贞石,用播征猷。”(第95页)

“征猷”不词。复审原拓,实作“徽猷”,“徽”“徵”形近而讹。“徽猷”指好的名声、业绩。“徽”古有美义,《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陆德明释文:“徽,王云美,馬云善也。”《文选·陆机〈拟行行重行行〉》:“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张铣注:“徽,美也,言思君美德及音信也。”“徽猷”一词,历代墓志习见,此不赘论。赞美人的品行,墓志中以“猷”为语素的词除“徽猷”外,通常有“芳猷”、“鸿猷”、“皇猷”、“嘉猷”、“佳猷”、“令猷”、“清猷”、“壮猷”等。

12.《靳屺墓志》:“噫,夫其[生]也苦浮,其死也苦休,动静沦移,古来常矣!”(第101页)

“夫其[生]也苦浮,其死也苦休”一句费解。复审原拓,“苦”实作“若”,二者形近而讹。古代文献整理过程中,苦若往往相讹,这一点前辈学者王念孙、郭在贻等多有论述。“夫其生也苦浮,其死也苦休”一句化用了庄子的话,《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唐代墓志汇编》载初○○四《徐澄墓志》:“天道悠悠,人生若浮,遽悲过隙,空叹藏舟。一归厚夜,万古长秋,寒扃月惨,荒垄云愁。”

二、标点误施例

13.《任骘墓志》:“公幼冲奇嶷,冠立雄强,属九五龙飞策。名幕府,荡凶寇,剪奸讹,立元勋,叙芳列,蒙授朝请大夫.拟乐平丞,旌其效也。”(第21页)

此段文字标点有误。“策”当属下,“策名”谓科试及第,南北朝以来墓志多有用例。《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齐·韩裔墓志》:“自策名公府,执笏王朝,出镇入守,留连羁勒。”《隋代墓志铭汇考》二○一《杨宏墓志》:“释褐周宋王府参军,策名盛府,参政英蕃,趋奉贤王,殊蒙礼遇。”《唐代墓志汇编》永徽○○五《段氏墓志》:“君既策名英府,陪随藩邸,蓆卷桑梓,因即家焉。今为洛阳人也。”《五代墓志汇考·孟弘敏及妻李氏合葬墓志》:“声名益誉于侪流,远迩咸钦于问望,乃策名霸府,筮仕王庭。”《汉语大词典》“策名”条首例举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梦》:“钟辐,虔州南康人也,始建山斋为习业之所,因手植一松于庭际,俄梦朱衣吏白云:'松围三尺,子当及第。'辐恶之。尔来三十余年,辐方策名,使人验之,松围果三尺矣。”例证晚出,可补南北朝墓志例。

14.《王龙墓志》:“遐考遂古卜洛惟永,叶县双凫蹈王,成而遂往江南,独步匡晋朝而俾乂,国谍详矣,可录而言。”(第39页)

此段文字无法读通,多处标点有误,应该作如下校点:“遐考遂古,卜洛惟永。叶县双凫,蹈王成而遂往;江南独步,匡晋朝而俾乂,国谍详矣,可箓而言。”其中“叶县双凫”和“江南独步”均为用典。“叶县双凫”暗用了东汉王乔的典故,《后汉书·方术列上·王乔》:“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江南独步”暗用了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典故。王粲,字仲宣,唐李翰《蒙求》:“张凭理窟,裴頠谈薮。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15.《靳屺墓志》:“府君抱松筠芝操,禀山岳奇气,乡闬有名,里仁为美,享龄七十六去,咸通十三年七月廿九日终于私第。夫人陇西李氏,茂姿天降,兰蕙齐芳,窈窕令仪,邕容□丽,享年五十七去,咸通七年九月廿三日而终矣。”(101页)

文中的两个“去”字均应该属下。“去”在中古近代汉语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作为介词,引介时间、地点。“去”作为介词引介时间,南北朝以来墓志习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于夫人墓志》:“龄登九十,耋疹未蠲,医不救命,去二月廿七日薨于洛阳金墉之宫。”《唐代墓志汇编》永徽○八五《刘掩墓志》:“夫人则魏司空祥之后也。素履贞顺,雅符容德,福扃祸袭,先落桂枝,去永徽三年六月二十日终于第。”《五代墓志汇考·封准墓志》:“公讳准,先公第三子,前摄降州长史。幼攻文笔,长寻武畧。礼让温和,乡闾进美。”传世文献中也有用例,南朝梁任昉《奏弹刘整》:“娘去二月九日夜,失车栏、夹杖、龙牵,疑是整婢采音所偷。”[8]《汉语大词典》“去”字条义项14释作“介词。在。”首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去那左廊下,一个妇女,摇摇摆摆,从府堂里出来。”甚晚,另《汉语大词典》介词“去”两例所引成份均为地点名词,略显不足。

三、注释疏误例

16.《杨秀墓志》:“君讳秀,字文才,汾州隰城人也。其先出自洪农,芳猷以著,因官得封,遂适此焉。”注释 ③猷(yóu):计谋。(第7页)

该条注释不确。诚然猷有计谋的意思,但揆之墓志原文未为安。“猷”当为名声、品行之义,墓志中赞美人的品行常用“猷”为语素来构成复音词,如“徽猷”、“鸿猷”、“皇猷”、“嘉猷”、“佳猷”、“令猷”、“清猷”、“壮猷”等。《汉语大词典》“芳猷”条释作“犹美德”,亦不确。

17.《高胤墓志》:“曾祖讳辅,祖讳承礼,父胤,并养道丘园,自闲情性,勤于耕凿。奉彼晨昏,仁者相传,至于今日。”注释②耕鑿:务农兼务木工。(第65页)endprint

此条注释有误。将“耕凿”解释为“务农兼务木工”,有望文生训之嫌疑。“耕凿”本义耕田凿井,后来引申指农耕之事,典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常用“耕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传世文献多有用例,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沈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唐吴筠《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唐太宗《临层台赋》:“肆黎元于耕凿,一文轨于车书。”

18.《慕容义墓志》:“嗣子知璿,少亡,次子璿芝等,志切蓼莪之诗,情恸罔极之德。仁孝不匮,宅兆开茔。”注释16蓼莪(lù é)之诗:蓼莪皆草名,《诗经·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衰衰父母,生我劬劳。”(第59页)

此条注释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注音有误,《诗经·周颂·良耜》:“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毛传:“蓼,水草也。”“蓼”作为植物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红蓼、刺蓼等,其读音当为lio。其次,注释引用《诗经》引文有误,当为“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9.《刘赞墓志》:“以其年四月廿七日,持翣哀歌,戚仪前引,护輀车于州城西南隅西河县万户乡万户原之侧,忽虑桑田变海,深谷为陵,刻石叙文,存乎不朽。”注释27輀(chuán)车:送灵之车。(第97页)

“輀”在隋唐五代墓志当中大多数写作轜,由于汉字俗写的类化作用,往往又俗写作,后来进一步简化作輀。輀的意思载运棺柩的车,解释为送灵之车,不确。另輀的正确读音应该是ěr,輀没有chuán的读音。

四、其他

20.《郭彝墓志》:“痛伤行路,悲悼人伦,获瑞鸟以坟茔,蒙佳城而窆柩。”(第11页)

复审原拓,“坟茔”实作“茔坟”,当乙正。

21.《殷秀成墓志》:“承上之荫,具备凶仪,称家有无,恳营葬事,以其年当月廿十三葬在汾州城西南五里万户乡之原,礼也。”(第77页)

“廿十三”这种数字表示法有误,十是衍文,当写作“廿三”。因为“廿”本来就是二十的意思,再加上十,就是画蛇添足,类似的数字还有“卅”、“卌”等。

22.《任鍊墓志》:“唐故汾州押衙兼都巡厢使云麾将军□□中监西河任府君墓志铭并序”(第99页)

文中的“□□”为两个缺字符,这两个字磨泐不清,作者用□来表示,不失为谨慎之举。墓志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同时由于运输与储藏的不慎,出现磨泐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部分磨泐的字通过反复揣摩或者根据墓志程式化的语言,是可以识读的。文中缺字符是表示墓志的职官的,同时通过仔细揣摩字形,这两个字符和下文组成“试殿中监”,唐官制规定担任某一官职,但无正式任命,称为“试”。

参考文献:

[1]王仲璋.汾阳市博物馆藏墓志选编·序[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2.

[2]周阿根.墓志文献校理疏误例说[J].学术界,2012(4):95-102.

[3]周阿根.《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J].语言科学,2009,8(5):554-560.

[4]周阿根.《辽代石刻文续编》校点琐议[J].语言科学,2013,12(2):219-224.

[5]周阿根,徐地仁.“朱颜”不等于“美女”[J].汉字文化,2002(3):43-44.

[6]周阿根.五代墓志俗字考辨[J].学术界,2010(9):140-146.

[7]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4):123-125.

[8]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84.

[9]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10]毛远明.汉魏南北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

[11]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7.

[12]王仲璋.汾阳市博物馆藏墓志选编[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1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4]周阿根.五代墓志汇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2.

[15]周阿根.五代墓志校点举误[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2):32-34.

[16]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吴晓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勘汾阳标点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小小标点真厉害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明末清初汾阳朱之俊诸园考
赵壹《非草書》校勘研究
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
有趣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