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研究

2014-07-21朱建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共品安徽省规模

周 亮,朱建文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研究

周 亮,朱建文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美好乡村建设是涉及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的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部署,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则是建设美好新农村的首要内容.安徽省作为农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对安徽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研究可以视为改革前的第一步.本文力图站在美好乡村建设的高度,运用DEA分析方法,分析安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良好,部分地区的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存在着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需加大财政供给规模,提高技术效率.

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美好乡村建设;DEA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得到加强.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我国的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美好乡村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安徽省被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由此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将是我们进行改革的前期研究范畴.对农村公共品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热衷的一个领域,国内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文献众多.张俊(2011)梳理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前古典时期学者的著作中出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想的萌芽,到古典时期亚当·斯密时期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形成,再到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转换,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给出了现代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思想来源,并认为建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激励相容的经济制度是走出公共品供给低效的前提[1].林万龙(2002)等认为制度外的供给体制造成农村供给存在数量上的不足,供给效率不理想,供给与需求不对等的困境,破解办法要建立“需求导向”供给体制,还应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力度[2].孔祥智(2006),刘力等(2006)研究认为公共产品投资主要应由政府投入[3,4].周利平等人(2012)从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角度研究,提出要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5].曾福生,匡远配,周亮(2007)等建立一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质量,认为需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质量评级体系以及居民的需求表达机制[6].不少学者从效率评级的实证角度对公共品供给进行研究.如张鸣鸣(2010)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效率评价,采用的是DEA方法的时间单元检验,并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总量呈现结构性不足,供给技术效率不稳定,规模效率无效率需要扩大供给规模,整合资金等措施[7].龚锋(2008)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运用DEA方法评估了2005年我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公共安全服务的供给效率,他认为大城市公共安全投入存在冗余,小城市则要加大投入力度[8].简玉峰、刘长生(2009)对湖南省不同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与人民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呈现同方向的关系,与县级地方政府所管辖范围及其支出结构存在反方向的关系[9].朱玉春,唐娟莉、刘春梅等(2010)通过DEA分析方法对全国28个省的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进行分析认为,2005年至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的规模效率呈现梯度变化特征,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普遍严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分配不均[10].还有一些学者运用DEA分析方法对县乡层面对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研究,如李燕凌、欧阳万福(2011)构造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水平,在县级层面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一些个体特征变量对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影响[11].以上文献研究的范围,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对安徽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研究文献比较缺失,而对安徽省县级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研究文献更是少见.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安徽省作为农村经济改革试点,研究安徽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利用安徽省县级面板数据对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进行DEA实证分析,力图运用数据说话,站在美好乡村建设的高度为安徽省县级农村经济改革提出拙见.

1 研究方法及模型介绍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用于测评一组具有同类型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生产或非生产部门决策单元的绩效和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评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效率.由Charnes、Cooper等在1978年提出的应用于前沿面估算的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即CCR模型)[12],现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效率分析当中.DEA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因而可以规避参数方法的多种限制.DEA方法是测度同类型决策单元相对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用DEA方法测评安徽省各个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是非常合适的.在本文中,考虑到CCR模型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传导机制的复杂性,所以本文采用的是用规模报酬可变的BBC模型,DEA测评效率分为“投入导向”(input orientation)和“产出导向”(output orientation).根据Lovell(1993)的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也正朝着需求导向转变,采用“投入导向”模式较为合适,所以最终本文是用“投入导向”的BBC模型来研究安徽省各个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问题.

假设有m种投入,s种产出,n个测评单位,我们构造BBC模型:

其中,θ表示被决策单元DMUj0的效率值,λj0为相对于DMUj0重新构造一个有效DMU组合中第j个决策单元的组合比例.

(2)当θ=1,S-≠0或S+≠0时,则称DMUj0为弱DEA有效;

(3)当θ<1时,则称DMUj0为非DEA有效;

2 实证分析

表1 所选安徽省30个DMU(县)一览表

2.1 指标体系、数据

不同的指标体系讲会有不同的评价效果,所以选取指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考虑到样本的大小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选取安徽省各个市2010年GDP最高和最低的县的数据组成30个DMU,其中淮北市、淮南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只有一个县的数据,见表1.输入指标主要采用的是安徽省各县的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以及交通运输等6项财政支出.而采用各个县中乡村从业人员数、通汽车村、有效灌溉面积和各县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等4项指标为输出指标,见表2.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安徽省各个县2007年至2011年5年全省GDP最高和最低的30个县的数据,总共选用了1500个数据.由于2011年巢湖市重新被划分,将原本巢湖市的各个县归属到不同的市中,把巢湖市归为合肥市的一个县级市,在2012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把巢湖市的数据规划在合肥市的所属县级市中.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把2011年中巢湖市的数据按原来县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

表2 DMU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2.2 DEA-BBC模型运算及分析

根据上述DEA模型计算出了安徽省2007年-2011年5年各个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0个县的效率值,见表3.

表3 2007-2009年安徽省30个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纯技术效率PTE)评价

由表3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水平一般.2007年至2011年这5个年度内,在考察的30个县中有15个县的效率值小于1的,可以看出这15个县乡公共产品供给为相对无效的.长丰县、肥东县、濉溪县、涡阳县、利辛县、砀山县、萧县、怀远县、固镇县、界首市、颍上县、霍邱县、旌德县、石台县以及黟县等15个县是相对有效的.全椒县和歙县在2007-2011年间DEA值徘徊在0.9~1之间,全椒县在2007年、2008年纯技术效率接近1,而在随后几年都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的水平,其发展趋势是比较良好的;歙县2007至2011年间只有2011年的供给效率小于1,可以看出歙县的地方政府对公共品供给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但总体形势较为良好.金寨县在2007年到2009年间,三年PET都是有效的,DEA值为1,在2010年和2011年降到了0.86左右,这两年来政府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明显降低,投入和产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政府应该要加大力度,重新分配资源,力图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桐城市(县级市)在2011年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降到了0.888,2007至2010年四年都是有效的,总体的公共品供给效率良好,但政府还得要合理的分配农村公共品资源的投入.从表3还能看到当涂县和铜陵县从2007年开始逐年递减,到了2011年又开始回转,这两个县的公共品供给效率相对较低,虽然在2011年开始有所好转,但回转程度不高,财政支农支出的分配比例可能还不是很合理,应该增加财政支出分配的合理性.繁昌县和宁国市DEA值在2007到2011年5年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一直处在比较低下的阶段而我们知道繁昌县和宁国市是比较富裕的县,从表3看出这两个县的供给效率低下可能的原因是这两个地区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中而忽略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政府应该调整其建设战略,亟待解决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表4 2011年各参数整理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长丰县、肥东县、濉溪县、涡阳县、利辛县、砀山县、萧县、怀远县、固镇县、界首市、颍上县、全椒县、霍邱县、无为县、东至县、岳西县以及黟县这些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得分都为1,是DEA有效的,这些地区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状况比较好,有些县是非DEA有效的,但是却是纯技术(PTE)有效,但规模效益却是递增的,如含山县和旌德县,这两个县的纯技术效率得分和规模效率得分都不高,可以看出可能是因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成为了这些县的障碍,这两个县的非DEA有效是由于其自身的生产规模低下造成的,这些县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规模过小,还没有达到最优效的供给规模,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各种要素的投入规模,通过增加供给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力度增大供给规模来实现最有效的供给规模;有些县是非DEA有效,也是纯技术效率(PTE)无效,但其规模效率得分要高于技术效率得分,而且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如凤台县、天长市、当涂县、繁昌县、南陵县、宁国市、铜陵县和桐城市,这些县非DEA有效主要是由于其生产技术不高以及生产规模低下导致的,因而,需要提高这些地区的生产技术并且需要考虑增加财政支出力度,扩大各个县的公共品供给规模;有些县既不是DEA有效的,又不是纯技术(PTE)有效,而且规模是递减的,如金寨县和歙县,这些地区公共品的供给是很不合理的,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较差,如果不能改善自身的供给方式的现状,那么在增加公共品的投入,效率也不会增加.

表5 安徽省30个县2007年-2011年的规模效率值

表5是所选的安徽省30个县2007年至2011年5年的规模效率值,综合表3和表5来看,这5年间全椒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逐渐的达到了DEA最优值,说明全椒县对公共品的投入是合理的,歙县在这5年中只有2011年是非DEA有效非规模有效的,处在规模递减阶段,可能是因为注重城市建设而忽略了农村建设,也可能是资源及技术投入的不科学性、盲目性而造成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源的浪费,所以应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当涂县除了2007年达到了DEA有效以及规模有效之外,后面四年都是非DEA有效且规模递增的,说明增加公共品的供给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会有所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得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合理的投入公共品的供给.

表6 DEA运算结果(2011年效率系数、松弛变量S)

由表4,我们可以2011年由纯技术效率导致的非DEA有效的单元有10个,这10个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地方,现根据表6,我们可以对公共品投入指标以及产出指标进行改进,使非DEA有效单元达到DEA有效.

从投入角度看,本文选取的这6个指标各个县存在不同的投入冗余,南陵县和歙县总体是DEA有效的(弱有效),但是均在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导致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需加以重视,应合理分配资源,因而在这几个指标的投入中这两个县如果能适当减少投入,会使得公共品的投入更加的有效.其他8个非DEA有效的县可以根据表6的数据对冗余投入进行改进,应更加注重投入规模以及政策方面的改进,如凤台县,在公共安全方面投入存在2561万元的冗余、在教育方面存在6297万元的投入冗余以及在社会保障和就业中存在11105万元的投入冗余.从各个指标中可以看出,各个县在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冗余相对较低,表明该指标的利用效率较高,农村对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品的供给是比较重视的.

从产出角度看,有些产出存在产出不足,如通汽车村的数量、乡村从业人数以及农业有效灌溉面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对于农村公共品产出不足主要指的是供给的决策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改进供给技术层面的决策方式.在供给制度上找到改进的方式,使实际产出效率最优对应的产出效率之间差距趋于零.

4 结语

本文对安徽省30个县级地区2007~2011年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进行了评价.从多个角度评级了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又着重对2011年安徽省各县的规模效率和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进行了分析.从安徽省总体看,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一般,部分地区存在冗余或不足的现象,需要从制度上,供给技术层面上,从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美好乡村建设层面上进行改进.

(1)制度上层面上,安徽省应制定一个更加合理的政治制度和财政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供给.

(2)供给技术层面上,安徽省各县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供给机制,做到对农村生产性公共品,经济性公共品全面供给.

(3)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层面上,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应做出重点改革、重点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决策.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方,近年来高速的发展使得社会广泛关注安徽省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本文对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但本文也有一定不足之处,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而且只是限于安徽省30个县级地区,今后将考虑更全面的数据和更广的地域进行比较研究.

〔1〕张俊.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演进: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J].贵州社会科学,2011(1).

〔2〕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业经济,2002(7).

〔3〕孔祥智,李圣军,马九杰,等.农村公共产品现状及农户支付意愿研究[J].中州学刊,2006(7).

〔4〕刘力,谭向勇.粮食主产区县乡政府及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5〕周利平,苏红,付莲莲.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9).

〔6〕曾福生,匡远配,周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7(9).

〔7〕张鸣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效率评价[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8〕龚锋.地方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效率评估[J].管理世界(月刊),2008(4).

〔9〕简玉峰,刘长生,等.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12).

〔10〕朱玉春,唐娟莉,刘春梅,等.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评价[J].软科学,2010(3).

〔11〕李燕凌,欧阳万福.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10).

〔1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J].科学通报,2000(9).

C913.7;F812.4

A

1673-260X(2014)03-0072-07

猜你喜欢

公共品安徽省规模
成长相册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公共品私人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