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WOT框架下的北亚热带人工草地鼠害防控响应浅析

2014-07-18蔡明牟兰黄必志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鼠害防控

蔡明 牟兰 黄必志

摘 要:

基于SWOT模型,从防控优势、防控劣势、防控机会、防控威胁四个方面浅析了北亚热带人工草地极具代表性的昆明小哨草场的鼠害防控条件。结果表明,防控优势是农牧民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效防控鼠害经验;防控劣势是鼠害危害程度大,不易被发现;防控机会是防控方法增多,应该借鉴引用;防控威胁是草场退化滋养了鼠害的发生,资金和研发力度不够。提出了建立健全北亚热带区草地鼠害监控系统,将鼠害控制在萌芽阶段,使鼠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北亚热带区人工草地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SWOT;鼠害;防控;北亚热带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50-03

北亚热带区气候条件良好,水分和热量充足,造就了丰富的草地生物多样性,为人工草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草地害鼠适应性和繁殖力强,其觅食、打洞等行为打破了土-草-畜-鼠的生态平衡,导致土壤肥力流失,生物量和盖度逐年下降,草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威胁着草地安全[1~3]。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草地鼠害呈持续扩大态势,几乎威胁到全国各大牧场安全,对草地的破坏率高达30%~80%。2011年鼠害发生面积达4 000×104 hm2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7]。表明,草地鼠害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已经构成重大危害,成为草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关于北亚热带区草地鼠害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云南亚热带区人工草地防控条件,旨在明确北亚热带区害鼠的危害和防控方法,以维持草地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为进一步研究本区鼠害提供依据。

1 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分析地区的概况

分析地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小哨草场,E102°58′、N25°13′,海拔1 960 m,属北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气候。年均温13.4℃,最冷月均温6℃,年降水量900 mm,年蒸发量1 988 mm,年日照数2 617.4 h。土壤为石灰岩母质的山地砖红壤,pH值为5左右,呈酸性反应。

此区人工混播草地建植于1982年,植被调查记载的植物种类共有十多种,优势种为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 Whittet)和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亚优势种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草场经多年演替成为以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为主的人工草地类型,总盖度为95%,裸地为5%,群落盖度较好。

1.2 分析方法

采用SWOT方法分析鼠害防控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外部威胁(Threats),以使鼠害防控方法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2 北亚热带人工草地鼠害情况

经过实地访问和观察发现,小哨草场及其附近常见害鼠种类如表1所示。

啃食优良牧草优良牧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草地鼠类喜采食。

破坏优良牧草草地鼠类的挖洞习性对牧草的根系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牧草健康生长。

滋养杂草优良牧草被采食,数量逐渐减少,而适口性差的毒杂草得以保存、滋生和蔓延。

土壤肥力下降优良牧草被采食后,草地植被覆盖度降低,再加上近些年大旱,加速了土壤水分蒸发,肥力流失。

3 北亚热带人工草地鼠害防控条件

3.1 内部防控优势

当地农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鼠害防治方法和经验,为本区鼠害防治提供了便利的群众基础。此外,北亚热带人工草地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样性,鼠类的天敌动物(蛇、鼬、狐和飞禽等)种类和数量较多。

3.2 内部防控劣势

鼠害监测防控预警系统尚未建立健全。鼠害发生具有延迟性,初时不易被发现,当牧草出现明显败亡征状时,才会引起农牧民的重视,此时牧草损失已经形成。此外,鼠害易引发疫病,当地卫生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3 外部防控机会

近年来,随着草地鼠害严重性程度的增加,各地防控鼠害方法增多,可以根据本区鼠害具体情况借鉴利用。物理防控法[9],即器械灭鼠,对家畜比较安全;化学防控法[10,11],即药物毒杀,

效率比较高;生物防控法,即利用天敌对害鼠进行捕杀,安全可靠;生态防控法[12,13],防止草地退化,破坏老鼠的生存环境。

3.4 外部防控威胁

草场退化滋养了鼠害的发生,资金和研发力度不够。最近几年我国北亚热带区,尤其是云南气候比较异常,持续干旱加剧了草原退化,给鼠类提供了滋长的环境,加大了防控难度。另外,资金和研发力度不够,科研滞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

4 对策与建议

4.1 北亚热带区地域辽阔,自然生态多样性强,草地群落的构成亦极其复杂,草地鼠害调查和分析还有待继续深入。

4.2 建立健全鼠害防控预警系统,利用3S技术加强草地地理区划,对草地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监控,把鼠害发生遏制在萌芽阶段,以减少牧草损失[14,17]。

4.3 提高农牧民的鼠害防控技能及科研单位的鼠害研究力度,改变传统草地放牧模式,划区轮牧、休牧,达到草畜平衡,优化草地环境,使之不适合害鼠的大量栖息和繁衍[18]。

4.4 草地鼠害防治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既要达到减少害鼠的目的,又要维护好草地生态,保护好家畜健康安全。应该大力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控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19~22],实现南方人工草地农业系统的健康发展。endprint

参 考 文 献:

[1] 刘荣堂,黄淑娟,李海霞.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J].草原与草坪, 2000(4):15-19.

[2] 周建伟,花立民,左松涛,等.高原鼢鼠栖息地的选择[J].草业科学, 2013(4):647-653.

[3] 陈梦蝶,黄晓东,侯秀敏,等.青海省草原鼠害区域草地生物量及盖度动态监测研究[J].草业科学报, 2013, 22(4):247-256.

[4] 张荣祖,张洁.啮齿动物对草原的影响及调查方法的初步探讨[J].动物学杂志, 1963, 5(2):58.

[5] 张荣祖.青藏高原哺乳动物地理分布特征及区系演变[J].地理学报, 1985, 40(3):225-231.

[6] 沈孝宙.西藏哺乳动物区系特征及其形成历史[J].动物学报, 1963, 15(1):139-148.

[7] 王权业,樊乃昌.高原鼢鼠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探讨[J].兽类学报, 1987, 7(4):283-290.

[8] 张卫国,江小蕾,王树茂,等.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9):1882-1887.

[9] 唐忠民,杨晓军.人工弓箭捕捉法防治高原鼢鼠的利弊及应对措施分析[J].草业与畜牧, 2011, 18(2):39-40.

[10]张同作,连新明,张玉梅,等.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治理——集中方法防治高原鼢鼠的效果检验[J].草业科学, 2007, 24(2):50-52.

[11]张德勇.高原鼢鼠的危害与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 2011(7):42-43.

[12]钟文勤,樊乃昌.我国草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J].生物学报, 2002, 37(7):1-4.

[13]张知彬,王祖望.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258-259.

[14]施大钊,貟旭疆.改进草原鼠虫害预警系统的管理[J].草地学报, 2005, 13(1):71-74.

[15]倪亦非.新疆草地鼠害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疆畜牧业, 2010(S1):7-8.

[16]何咏琪,黄晓东,侯秀敏,等.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研究[J].草业学报, 2013, 22(3):33-40.

[17]王玮,冯琦胜,于惠,等.3S技术在草地鼠虫害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10, 27(3):31-39.

[18]尹俊,马兴跃.云南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7:68-76.

[19]邓址.啮齿动物的生态与防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142-153.

[20]马勇,王逢桂,金善科,等.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17-32.

[21]董维惠,侯喜贤,杨爱莲.草原鼠类生态学及其防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72-282.

[22]卢浩泉,马勇,赵桂芝.害鼠的分类预测与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75-81.endprint

参 考 文 献:

[1] 刘荣堂,黄淑娟,李海霞.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J].草原与草坪, 2000(4):15-19.

[2] 周建伟,花立民,左松涛,等.高原鼢鼠栖息地的选择[J].草业科学, 2013(4):647-653.

[3] 陈梦蝶,黄晓东,侯秀敏,等.青海省草原鼠害区域草地生物量及盖度动态监测研究[J].草业科学报, 2013, 22(4):247-256.

[4] 张荣祖,张洁.啮齿动物对草原的影响及调查方法的初步探讨[J].动物学杂志, 1963, 5(2):58.

[5] 张荣祖.青藏高原哺乳动物地理分布特征及区系演变[J].地理学报, 1985, 40(3):225-231.

[6] 沈孝宙.西藏哺乳动物区系特征及其形成历史[J].动物学报, 1963, 15(1):139-148.

[7] 王权业,樊乃昌.高原鼢鼠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探讨[J].兽类学报, 1987, 7(4):283-290.

[8] 张卫国,江小蕾,王树茂,等.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9):1882-1887.

[9] 唐忠民,杨晓军.人工弓箭捕捉法防治高原鼢鼠的利弊及应对措施分析[J].草业与畜牧, 2011, 18(2):39-40.

[10]张同作,连新明,张玉梅,等.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治理——集中方法防治高原鼢鼠的效果检验[J].草业科学, 2007, 24(2):50-52.

[11]张德勇.高原鼢鼠的危害与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 2011(7):42-43.

[12]钟文勤,樊乃昌.我国草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J].生物学报, 2002, 37(7):1-4.

[13]张知彬,王祖望.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258-259.

[14]施大钊,貟旭疆.改进草原鼠虫害预警系统的管理[J].草地学报, 2005, 13(1):71-74.

[15]倪亦非.新疆草地鼠害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疆畜牧业, 2010(S1):7-8.

[16]何咏琪,黄晓东,侯秀敏,等.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研究[J].草业学报, 2013, 22(3):33-40.

[17]王玮,冯琦胜,于惠,等.3S技术在草地鼠虫害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10, 27(3):31-39.

[18]尹俊,马兴跃.云南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7:68-76.

[19]邓址.啮齿动物的生态与防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142-153.

[20]马勇,王逢桂,金善科,等.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17-32.

[21]董维惠,侯喜贤,杨爱莲.草原鼠类生态学及其防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72-282.

[22]卢浩泉,马勇,赵桂芝.害鼠的分类预测与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75-81.endprint

参 考 文 献:

[1] 刘荣堂,黄淑娟,李海霞.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J].草原与草坪, 2000(4):15-19.

[2] 周建伟,花立民,左松涛,等.高原鼢鼠栖息地的选择[J].草业科学, 2013(4):647-653.

[3] 陈梦蝶,黄晓东,侯秀敏,等.青海省草原鼠害区域草地生物量及盖度动态监测研究[J].草业科学报, 2013, 22(4):247-256.

[4] 张荣祖,张洁.啮齿动物对草原的影响及调查方法的初步探讨[J].动物学杂志, 1963, 5(2):58.

[5] 张荣祖.青藏高原哺乳动物地理分布特征及区系演变[J].地理学报, 1985, 40(3):225-231.

[6] 沈孝宙.西藏哺乳动物区系特征及其形成历史[J].动物学报, 1963, 15(1):139-148.

[7] 王权业,樊乃昌.高原鼢鼠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探讨[J].兽类学报, 1987, 7(4):283-290.

[8] 张卫国,江小蕾,王树茂,等.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9):1882-1887.

[9] 唐忠民,杨晓军.人工弓箭捕捉法防治高原鼢鼠的利弊及应对措施分析[J].草业与畜牧, 2011, 18(2):39-40.

[10]张同作,连新明,张玉梅,等.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治理——集中方法防治高原鼢鼠的效果检验[J].草业科学, 2007, 24(2):50-52.

[11]张德勇.高原鼢鼠的危害与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 2011(7):42-43.

[12]钟文勤,樊乃昌.我国草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J].生物学报, 2002, 37(7):1-4.

[13]张知彬,王祖望.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258-259.

[14]施大钊,貟旭疆.改进草原鼠虫害预警系统的管理[J].草地学报, 2005, 13(1):71-74.

[15]倪亦非.新疆草地鼠害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疆畜牧业, 2010(S1):7-8.

[16]何咏琪,黄晓东,侯秀敏,等.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研究[J].草业学报, 2013, 22(3):33-40.

[17]王玮,冯琦胜,于惠,等.3S技术在草地鼠虫害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10, 27(3):31-39.

[18]尹俊,马兴跃.云南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7:68-76.

[19]邓址.啮齿动物的生态与防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142-153.

[20]马勇,王逢桂,金善科,等.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17-32.

[21]董维惠,侯喜贤,杨爱莲.草原鼠类生态学及其防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72-282.

[22]卢浩泉,马勇,赵桂芝.害鼠的分类预测与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75-81.endprint

猜你喜欢

鼠害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